一种智能寻车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10989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1 00: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智能寻车系统,包括车辆端设备和手持端设备,车辆端设备集成在车辆中;其中,手持端设备包括手持端第一通信模块、手持端第二通信模块以及与手持端第一通信模块和手持端第二通信模块通信的手持端主控模块;车辆端设备包括车辆端第一通信模块、车辆端第二通信模块以及与车辆端第一通信模块和车辆端第二通信模块通信的车辆端主控模块,手持端第一通信模块与车辆端第一通信模块匹配,手持端第二通信模块与车辆端第二通信模块匹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车辆端设备接到手持端的唤醒信号后,可将车辆数据发送至手持端设备,以供手持端设备根据接收的车辆数据,定位车辆的位置,使运维人员得知车辆的大致位置,即可有效的帮助寻找失联车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寻车系统
本技术涉及车辆管理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智能寻车系统。
技术介绍
在共享出行行业,车辆运维成本很高,其中单车失联更是大大增加了运维难度,如何快速寻找失联车也一直是共享出行行业的一大痛点,在已有的技术方案中,寻找失联车系统会一定程度的提升车锁功耗,从而引起失联率提高,本系统极低的功耗可以弥补这点不足,可以在控制功耗的基础上实现快速寻车。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寻车系统,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不能方便有效的寻找失联车辆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智能寻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辆端设备和手持端设备,所述车辆端设备集成在车辆中;其中,所述手持端设备包括手持端第一通信模块、手持端第二通信模块以及与所述手持端第一通信模块和所述手持端第二通信模块通信的手持端主控模块;所述车辆端设备包括车辆端第一通信模块、车辆端第二通信模块以及与所述车辆端第一通信模块和所述车辆端第二通信模块通信的车辆端主控模块,所述手持端第一通信模块与所述车辆端第一通信模块匹配,所述手持端第二通信模块与所述车辆端第二通信模块匹配。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手持端设备还包括按键,所述手持端第一通信模块通过所述按键与和所述手持端主控模块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手持端设备还包括显示灯,所述显示灯与所述手持端主控模块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灯包括至少三个灯条,所述灯条与所述手持端主控模块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车辆端设备还包括蜂鸣器,所述蜂鸣器与所述车辆端主控模块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车辆端还包括提示灯,所述提示灯与所述车辆端主控模块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手持端设备还包括电源,所述电源与所述手持端设备可拆卸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手持端设备还包括信号放大器,所述信号放大器与所述手持端第一通信模块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手持端设备还包括显示屏,所述显示屏与所述手持端主控模块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手持端第一通信模块为处于发送模式的433MHz无线射频模块,所述车辆端第一通信模块为处于接收模式的433MHz无线射频模块。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车辆端第二通信模块为处于发送模式的无线通讯模块;所述手持端第二通信模块为处于接收模式的无线通讯模块。如上所述,本技术提供一种智能寻车系统,包括车辆端设备和手持端设备,所述车辆端设备集成在车辆中;其中,所述手持端设备包括手持端第一通信模块、手持端第二通信模块以及与所述手持端第一通信模块和所述手持端第二通信模块通信的手持端主控模块;所述车辆端设备包括车辆端第一通信模块、车辆端第二通信模块以及与所述车辆端第一通信模块和所述车辆端第二通信模块通信的车辆端主控模块,所述手持端第一通信模块与所述车辆端第一通信模块匹配,所述手持端第二通信模块与所述车辆端第二通信模块匹配。运维人员通过手持端设备找车时,当手持端第一通信模块监测到车辆端第一通信模块发送的信号时,发送信号至车辆端主控模块,车辆端主控模块发起与手持端设备的连接,车辆端设备通过车辆端第二通信模块和手持端第二通信模块与手持端设备建立通信连接,从而将车辆数据发送至所述手持端设备,以供手持端设备根据接收的车辆数据,定位车辆的位置,进而使得运维人员通过手持端设备得知车辆的大致位置,有效的帮助寻找失联的车辆。附图说明图1显示为本技术的智能寻车系统在一具体实施例中的组成示意图。图2显示为本技术的智能寻车系统在一具体实施例中的应用示意图。元件标号说明1智能寻车系统11车辆端设备111车辆端第一通信模块112车辆端第二通信模块113车辆端主控模块12手持端设备121手持端第一通信模块122手持端第二通信模块123手持端主控模块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请参阅图1,显示为本技术的智能寻车系统在一具体实施例中的组成示意图。所述智能寻车系统1包括车辆端设备11和手持端设备12,所述车辆端设备11集成在车辆中;所述车辆例如为共享车辆。该手持端设备12可为独立的设备,例如包括企业为寻车专门开发的手持设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表等便携式的智能数据处理设备。其中,手持端设备12的操作系统可包括但不限于Android操作系统、IOS操作系统、Symbian(塞班)操作系统、BlackBerry(黑莓)操作系统、WindowsPhone8操作系统等等,本技术实施例不做限定。其中,手持端设备12包括手持端第一通信模块121、手持端第二通信模块122和手持端主控模块123,手持端第一通信模块121、手持端第二通信模块122与手持端主控模块123连接,既可以是电连接,也可以是通信连接。同样地,车辆端设备11包括手持端第二通信模块122、车辆端第二通信模块112和车辆端主控模块113,手持端第二通信模块122、车辆端第二通信模块112与车辆端主控模块113连接。其中,所述手持端第一通信模块121与所述手持端第二通信模块122匹配,所述手持端第二通信模块122与所述车辆端第二通信模块112匹配,即,手持端第一通信模块121与手持端第二通信模块122具有相同的通信协议,当二者能监测到彼此的信号时,便可以建立通信连接。同样,手持端第二通信模块122与所述车辆端第二通信模块112也具有相同的通信协议,当二者能监测到彼此的信号时,便可以建立通信连接。此外,在本实施例中,手持端主控模块123和车辆端主控模块113均为微控制器。其中,所述手持端第一通信模块121、手持端第二通信模块122、车辆端第一通信模块111以及车辆端第二通信模块112均为无线通讯模块,所述手持端第一通信模块121、手持端第二通信模块122、车辆端第一通信模块111以及车辆端第二通信模块112可分别为以下中的一种:433Mhz无线射频模块、远距离(LongRange,LoRa)模块、射频控制模块(WOR)、超窄带Sigfox模块以及蓝牙Bluetooth5.0模块。其中,433Mhz无线射频模块使用433MHz无线频段,和WIFI、ZigBee相对而言,433MHz的最突出的优势就是无线信号穿透性强,传输距离更远。缺点是数据传输速率只有只有9600bps,比WIFI、ZigBee的数据传输速率小得多,所以433MHz技术一般只适用于数据传输量较小的应用场所。比如;无线遥控遥测、工业数据采集、门禁系统等领域。433MH无线技术支持星形网络的拓扑结构,能够通过多基站的方式实现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寻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辆端设备和手持端设备,所述车辆端设备集成在车辆中;/n其中,所述手持端设备包括手持端第一通信模块、手持端第二通信模块以及与所述手持端第一通信模块和所述手持端第二通信模块通信的手持端主控模块;所述车辆端设备包括车辆端第一通信模块、车辆端第二通信模块以及与所述车辆端第一通信模块和所述车辆端第二通信模块通信的车辆端主控模块,所述手持端第一通信模块与所述车辆端第一通信模块匹配,所述手持端第二通信模块与所述车辆端第二通信模块匹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寻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辆端设备和手持端设备,所述车辆端设备集成在车辆中;
其中,所述手持端设备包括手持端第一通信模块、手持端第二通信模块以及与所述手持端第一通信模块和所述手持端第二通信模块通信的手持端主控模块;所述车辆端设备包括车辆端第一通信模块、车辆端第二通信模块以及与所述车辆端第一通信模块和所述车辆端第二通信模块通信的车辆端主控模块,所述手持端第一通信模块与所述车辆端第一通信模块匹配,所述手持端第二通信模块与所述车辆端第二通信模块匹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寻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端设备还包括按键,所述手持端第一通信模块通过所述按键与和所述手持端主控模块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寻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端设备还包括显示灯,所述显示灯与所述手持端主控模块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寻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灯包括至少三个灯条,所述灯条与所述手持端主控模块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寻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磊张新宇李永强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钧正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