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周浸试验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09368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1 00: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周浸试验箱,属于金属腐蚀领域。它包括试样升降装置和环境控制装置;所述环境控制装置由上半部分的干燥箱(1)和下半部分的溶液箱(2)组成,且干燥箱(1)和溶液箱(2)之间设置有隔断门(3);所述试样升降装置包括提升推杆(4),所述提升推杆(4)安装在干燥箱(1)顶部,所述提升推杆(4)的杆体上还设置有上盖门(5)。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周浸试验箱能使试样进行交替浸入和取出的自动、连续完整循环的周浸试验,适用于在实验室模拟加速大气腐蚀和应力腐蚀实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周浸试验箱
本技术涉及一种周浸试验箱,属于金属腐蚀领域。
技术介绍
随着金属和合金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其在特定环境下腐蚀性能的检测越来越重要。通过周浸试验来评估金属及涂层的耐蚀性,对很多材料而言,提供了一种比连续浸没更苛刻的腐蚀试验条件。现有的环境试验箱虽然分为大气箱和溶液箱,但大气箱和溶液箱在同一个空间中,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加速腐蚀的实验室条件的实施。专利公开号为CN205003059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海洋金属材料周浸应力腐蚀试验箱,包括:伺服电机(1)、试件挂架(2)、腐蚀溶液槽(3)、补液槽(4)、冷凝器(5)、加热器(6)、电气控制柜(7)、仪表测控装置(8)、传感器(9)、补液阀门(10)、溶液限位器(11)、试验箱体(12)、试验件(13)、溶液(14)、支柱(15)、多孔板(16)、旋转绳(17)和滑轮(18),其中,所述支柱(15)支撑试样挂架(2),且所述伺服电机(1)带动旋转绳(17)正向或反向转动,所述旋转绳(17)松开或者缠绕,并带动所述试验件(13)浸泡于腐蚀溶液槽(3)中或提升到腐蚀溶液槽(3)上部的空气中。上述专利虽然能够达成周浸实验的目的但是无法准确控制实验环境,同时空气部分与溶液部分处于一个箱体内,无法保证单独的干燥环境,大大影响了试验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背景问题中提出的问题,提供一种周浸试验箱,它能使试样进行交替浸入和取出的自动、连续完整循环,适用于在实验室模拟加速大气腐蚀和应力腐蚀实验。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周浸试验箱,包括试样升降装置和环境控制装置;所述环境控制装置由上半部分的干燥箱和下半部分的溶液箱组成,且干燥箱和溶液箱之间设置有隔断门;所述试样升降装置包括提升推杆,所述提升推杆安装在干燥箱顶部,所述提升推杆的杆体上还设置有上盖门。所述干燥箱一侧设置有干燥箱加热系统;所述干燥箱加热系统采用右出风,左回风的循环风道,整体呈“Z”形,右侧尾端设置风扇,左侧头端设置回风口。所述溶液箱一侧设置有制冷压缩机,另一侧设置有加热循环系统。所述加热循环系统采用右出风,左回风的循环风道,整体呈“Z”形,右侧尾端设置风扇,左侧头端设置回风口。所述提升推杆是电动推杆,所述提升推杆尾端设置有试品挂件架。所述干燥箱内设置有干燥箱温度传感器和干燥箱湿度传感器;所述溶液箱内设置有溶液温度传感器。所述隔断门上设置有电动开闭门。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通过温、湿度传感器、制冷循环和加热循环相结合,可以准确控制试验环境的温度。2.本技术通过提升推杆和试样架的组合,可以准确控制溶液浸泡时间及样品干燥时间。3.本技术干燥箱和溶液箱中间用隔断门及电动开闭门分开,可独立控制两部分箱体温度。4.本技术可复制性强,适合实验室大规模推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周浸试验箱内部结构示意图,其中:1、干燥箱;2、溶液箱;3、隔断门;4、提升推杆;5、上盖门;6、干燥箱加热系统;7、制冷压缩机;8、加热循环系统;9、干燥箱温度传感器;10、干燥箱湿度传感器;11、溶液温度传感器;12、电动开闭门;13、试品挂件架。图2为本技术一种周浸试验箱的整体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加以说明:如图1~2所示,一种周浸试验箱,包括试样升降装置和环境控制装置;所述环境控制装置由上半部分的干燥箱1和下半部分的溶液箱2组成,且干燥箱1和溶液箱2之间设置有隔断门3;所述试样升降装置包括提升推杆4,所述提升推杆4安装在干燥箱1顶部,所述提升推杆4的杆体上还设置有上盖门5。所述干燥箱1一侧设置有干燥箱加热系统6;所述干燥箱加热系统6采用右出风,左回风的循环风道,整体呈“Z”形,右侧尾端设置风扇,左侧头端设置回风口。所述溶液箱2一侧设置有制冷压缩机7,另一侧设置有加热循环系统8。所述加热循环系统8采用右出风,左回风的循环风道,整体呈“Z”形,右侧尾端设置风扇,左侧头端设置回风口。所述提升推杆4是电动推杆,所述提升推杆4尾端设置有试品挂件架13。所述干燥箱1内设置有干燥箱温度传感器9和干燥箱湿度传感器10;所述溶液箱2内设置有溶液温度传感器11。所述隔断门3上设置有电动开闭门12。在本实施例中,干燥箱1的干燥箱加热系统6以及溶液箱的加热循环系统8均可以采用内置不锈钢加热管,同时风道设计采用右出风,左回风的循环风道,采用耐高温风扇马达以达到对流垂直扩散循环,避免任何死角,使得区域温度分布均匀。在本实施例中,试品挂件架13可以采用316L不锈钢制作,并根据需要悬挂样品。在本实施例中,干燥箱1和溶液箱2的箱体内胆材料均采用不锈钢制作,以提高工作腔体的耐腐蚀性。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在周浸试验箱箱壁上可以在对应位置安装大面积钢化中空玻璃透窗,以方便观察实验实时状况。在本实施例中,溶液箱2中盛放溶液的容器可采用316L不锈钢制作,并内外喷涂四氟涂层制作。在本实施例中,干燥箱1内的干燥箱温度传感器9可以采用A级高精度PT100铂电阻温度传感器以便达到较高的温控精度。在本实施例中,溶液箱2内的溶液温度传感器11可以采用A级高精度PT100铂电阻温度传感器,测试溶液温度,同时温度传感器外采用PTF4全封闭包裹,以防和溶液反应。在本实施例中,上述提升推杆4、干燥箱加热系统6、制冷压缩机7、加热循环系统8、干燥箱温度传感器9、干燥箱湿度传感器10、溶液温度传感器11和电动开闭门12均通过导线连接到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可以是PLC编程控制系统,并通过PLC编程控制,按照实验要求进行周期性工作干燥和浸泡。在本实施例中,本技术一种周浸试验箱的工作方法如下:步骤一:根据试验要求试件需要周期性的在干燥箱和溶液箱分别干燥和浸泡,在周期试验前先分别通过PLC编程控制设定干燥箱1和溶液箱2内溶液的工作温度,并分别开启干燥箱加热系统6和加热循环系统8,控制系统分别根据干燥箱温度传感器以及溶液温度传感器给出的电信号进行控制;步骤二:等到箱体温度达到工作要求温度时,分别设定干燥时间(如50min),浸润时间(如20min),同时设定循环次数,开启运行按键,试样便按照设定工作时间做周期性干燥,浸泡试验;干燥(如50min)时间到,干燥箱1和溶液箱2之间隔断门3打开,然后位于干燥箱1顶部的提升推杆4把样品试件通过隔断门3上的样品通道下降到溶液箱2的溶液里,同时用推杆杆体上的上门盖5将隔断门3上的样品通道盖住,又使上下两个箱体隔断;浸泡时间(如20min)到,提升推杆4把样品试件提升到干燥箱干燥,中间隔断门3上的电动开闭门12便自动关闭,使得上下两个箱体再次隔断;上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周浸试验箱,其特征在于:包括试样升降装置和环境控制装置;/n所述环境控制装置由上半部分的干燥箱(1)和下半部分的溶液箱(2)组成,且干燥箱(1)和溶液箱(2)之间设置有隔断门(3);/n所述试样升降装置包括提升推杆(4),所述提升推杆(4)安装在干燥箱(1)顶部,所述提升推杆(4)的杆体上还设置有上盖门(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周浸试验箱,其特征在于:包括试样升降装置和环境控制装置;
所述环境控制装置由上半部分的干燥箱(1)和下半部分的溶液箱(2)组成,且干燥箱(1)和溶液箱(2)之间设置有隔断门(3);
所述试样升降装置包括提升推杆(4),所述提升推杆(4)安装在干燥箱(1)顶部,所述提升推杆(4)的杆体上还设置有上盖门(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周浸试验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箱(1)的一侧设置有干燥箱加热系统(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周浸试验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箱加热系统(6)采用右出风,左回风的循环风道,整体呈“Z”形,右侧尾端设置风扇,左侧头端设置回风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周浸试验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溶液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秀梅陈君张发伦甘美露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