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磨耗率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109318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1 00: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磨耗率检测装置,包括收集框和驱动电机,收集框一侧的中部固定设有垫块,驱动电机固定在垫块的顶端,收集框内腔两侧的中部均固定设有立柱,两个立柱的中部设置有旋转轴,旋转轴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立柱旋转插接,且旋转轴的一端贯穿立柱与驱动电机输出轴的端部固定连接,旋转轴的外表面固定设有打磨筒,打磨筒的顶部设置有放置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在两个限位筒的内部分别放置相同尺寸的两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通过同一个打磨筒对两个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底端进行磨耗,可以通过限位筒表面的刻度线对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磨耗率进行计算,方便使用数据来对比两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磨耗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磨耗率检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检测装置,具体为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磨耗率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是分子量150万以上的无支链的线性聚乙烯,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是一种线型结构的具有优异综合性能的热塑性工程塑料。目前,现有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磨耗率检测一般都是在那实验室中进行,这样客户在购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时候,不方便当场就直观的分辨出两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磨耗率,这样就会影响客户的购买体验。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磨耗率检测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本技术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磨耗率检测装置,包括收集框和驱动电机,所述收集框一侧的中部固定设有垫块,所述驱动电机固定在垫块的顶端,所述收集框内腔两侧的中部均固定设有立柱,两个所述立柱的中部设置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立柱旋转插接,且所述旋转轴的一端贯穿立柱与驱动电机输出轴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旋转轴的外表面固定设有打磨筒,所述打磨筒的顶部设置有放置机构,所述放置机构包括两个限位筒和一个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立柱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顶部的两端均开设有限位孔,两个所述限位筒的底端分别固定在两个限位孔的顶端,所述放置机构的顶端设置有挤压机构,所述挤压机构包括一个第一U形固定架、一个第二U形固定架、两个连杆、两个套筒和两个弹簧,所述第一U形固定架置于两个立柱的顶端,所述第二U形固定架固定在第一U形固定架的顶端,两个所述连杆的底端分别滑动插接在两个限位筒的内部,所述连杆的顶端贯穿第一U形固定架并延伸至第二U形固定架的内部,两个所述套筒分别套设在两个连杆的外表面,且两个所述套筒的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与第一U形固定架的顶端和第二U形固定架内腔的底端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弹簧分别位于两个套筒的内部,且两个所述弹簧位于连杆的顶端与第二U形固定架内腔的底端之间,所述收集框的另一侧设置有电机开关,所述驱动电机通过电机开关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限位筒采用透明亚克力板制成,且所述限位筒的外表面自上而下刻画有刻度线。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U形固定架的两端均螺纹插接有手拧螺栓,两个所述手拧螺栓的端部分别贯穿第一U形固定架的两端并螺纹插接至两个立柱的表面。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杆的顶端和底端分别固定设有第一圆盘和第二圆盘,所述第一圆盘滑动连接在套筒的内部,所述第二圆盘滑动连接在限位筒的内部。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板的两侧均固定设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也采用透明亚克力板制成。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收集框的底端固定设有防滑垫,所述防滑垫采用硅胶制成。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磨耗率检测装置,通过设有两个限位筒,可以在两个限位筒的内部分别放置相同尺寸的两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接着通过同一个打磨筒的旋转,对两个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底端进行磨耗,这时就可以通过限位筒对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磨耗情况进行观察,另外还可以通过限位筒表面的刻度线对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磨耗率进行计算,方便使用数据来对比两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磨耗率,并且该装置可以让顾客直观对比观察出两个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磨耗率差别,结构简单,检测结果一目了然。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磨耗率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磨耗率检测装置的打磨筒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磨耗率检测装置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磨耗率检测装置的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收集框;2、驱动电机;3、垫块;4、立柱;5、旋转轴;6、打磨筒;7、限位筒;701、刻度线;8、固定板;9、限位孔;10、第一U形固定架;1001、手拧螺栓;11、第二U形固定架;12、连杆;13、套筒;14、弹簧;15、防护罩。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技术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磨耗率检测装置,包括收集框1和驱动电机2,收集框1一侧的中部固定设有垫块3,驱动电机2固定在垫块3的顶端,收集框1内腔两侧的中部均固定设有立柱4,两个立柱4的中部设置有旋转轴5,旋转轴5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立柱4旋转插接,且旋转轴5的一端贯穿立柱4与驱动电机2输出轴的端部固定连接,旋转轴5的外表面固定设有打磨筒6,打磨筒6的顶部设置有放置机构,放置机构包括两个限位筒7和一个固定板8,固定板8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立柱4固定连接,固定板8顶部的两端均开设有限位孔9,两个限位筒7的底端分别固定在两个限位孔9的顶端,放置机构的顶端设置有挤压机构,挤压机构包括一个第一U形固定架10、一个第二U形固定架11、两个连杆12、两个套筒13和两个弹簧14,第一U形固定架10置于两个立柱4的顶端,第二U形固定架11固定在第一U形固定架10的顶端,两个连杆12的底端分别滑动插接在两个限位筒7的内部,连杆12的顶端贯穿第一U形固定架10并延伸至第二U形固定架11的内部,两个套筒13分别套设在两个连杆12的外表面,且两个套筒13的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与第一U形固定架10的顶端和第二U形固定架11内腔的底端固定连接,两个弹簧14分别位于两个套筒13的内部,且两个弹簧14位于连杆12的顶端与第二U形固定架11内腔的底端之间,收集框1的另一侧设置有电机开关,驱动电机2通过电机开关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其中,限位筒7采用透明亚克力板制成,且限位筒7的外表面自上而下刻画有刻度线701,透明亚克力板制成的限位筒7可以便于操作人员对限位筒7的内部进行观察,同时设置刻度线701可以便于操作人员观察和记录限位筒7内部物料的磨耗情况。其中,第一U形固定架10的两端均螺纹插接有手拧螺栓1001,两个手拧螺栓1001的端部分别贯穿第一U形固定架10的两端并螺纹插接至两个立柱4的表面,利用手拧螺栓1001对第一U形固定架10和打磨筒6进行固定连接可以便于对第一U形固定架10进行安装和拆卸,同时便于将物料放置到限位筒7的内部。其中,连杆12的顶端和底端分别固定设有第一圆盘和第二圆盘,第一圆盘滑动连接在套筒13的内部,第二圆盘滑动连接在限位筒7的内部,通过设置有第一圆盘和第二圆盘可以对连杆12进行有效的限位,可以保证连杆12始终处于竖直状态,进而可以保证连杆12与第一U形固定架10之间具有较小的摩擦力。其中,固定板8的两侧均固定设有防护罩15,防护罩15也采用透明亚克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磨耗率检测装置,包括收集框(1)和驱动电机(2),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框(1)一侧的中部固定设有垫块(3),所述驱动电机(2)固定在垫块(3)的顶端,所述收集框(1)内腔两侧的中部均固定设有立柱(4),两个所述立柱(4)的中部设置有旋转轴(5),所述旋转轴(5)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立柱(4)旋转插接,且所述旋转轴(5)的一端贯穿立柱(4)与驱动电机(2)输出轴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旋转轴(5)的外表面固定设有打磨筒(6),所述打磨筒(6)的顶部设置有放置机构,所述放置机构包括两个限位筒(7)和一个固定板(8),所述固定板(8)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立柱(4)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8)顶部的两端均开设有限位孔(9),两个所述限位筒(7)的底端分别固定在两个限位孔(9)的顶端,所述放置机构的顶端设置有挤压机构,所述挤压机构包括一个第一U形固定架(10)、一个第二U形固定架(11)、两个连杆(12)、两个套筒(13)和两个弹簧(14),所述第一U形固定架(10)置于两个立柱(4)的顶端,所述第二U形固定架(11)固定在第一U形固定架(10)的顶端,两个所述连杆(12)的底端分别滑动插接在两个限位筒(7)的内部,所述连杆(12)的顶端贯穿第一U形固定架(10)并延伸至第二U形固定架(11)的内部,两个所述套筒(13)分别套设在两个连杆(12)的外表面,且两个所述套筒(13)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与第一U形固定架(10)的顶端和第二U形固定架(11)内腔的底端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弹簧(14)分别位于两个套筒(13)的内部,且两个所述弹簧(14)位于连杆(12)的顶端与第二U形固定架(11)内腔的底端之间,所述收集框(1)的另一侧设置有电机开关,所述驱动电机(2)通过电机开关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磨耗率检测装置,包括收集框(1)和驱动电机(2),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框(1)一侧的中部固定设有垫块(3),所述驱动电机(2)固定在垫块(3)的顶端,所述收集框(1)内腔两侧的中部均固定设有立柱(4),两个所述立柱(4)的中部设置有旋转轴(5),所述旋转轴(5)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立柱(4)旋转插接,且所述旋转轴(5)的一端贯穿立柱(4)与驱动电机(2)输出轴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旋转轴(5)的外表面固定设有打磨筒(6),所述打磨筒(6)的顶部设置有放置机构,所述放置机构包括两个限位筒(7)和一个固定板(8),所述固定板(8)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立柱(4)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8)顶部的两端均开设有限位孔(9),两个所述限位筒(7)的底端分别固定在两个限位孔(9)的顶端,所述放置机构的顶端设置有挤压机构,所述挤压机构包括一个第一U形固定架(10)、一个第二U形固定架(11)、两个连杆(12)、两个套筒(13)和两个弹簧(14),所述第一U形固定架(10)置于两个立柱(4)的顶端,所述第二U形固定架(11)固定在第一U形固定架(10)的顶端,两个所述连杆(12)的底端分别滑动插接在两个限位筒(7)的内部,所述连杆(12)的顶端贯穿第一U形固定架(10)并延伸至第二U形固定架(11)的内部,两个所述套筒(13)分别套设在两个连杆(12)的外表面,且两个所述套筒(13)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与第一U形固定架(10)的顶端和第二U形固定架(11)内腔的底端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洪林
申请(专利权)人:中科天华新材料天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