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恒温宝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07863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1 00: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恒温宝,包括壳体、发热体、导热盘及电路控制板;所述导热盘设于壳体顶部,二者配合形成容纳腔;所述发热体设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发热体与导热盘的底面相接触,且与所述电路控制板电连接;所述容纳腔内设有与电路控制板电连接的触发件,以及贯穿所述发热体及导热盘的按钮组件,所述按钮组件的顶部突出于所述导热盘的上表面,所述按钮组件受压触发所述触发件,以使发热体加热;其中,所述按钮组件的顶部内侧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电路控制板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恒温宝加热和保温的温度准确性高,且对比于单纯通过程序来控制加热和保温的温度能耗更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恒温宝
本技术涉及加热保温
,尤其涉及一种恒温宝。
技术介绍
恒温宝是指用于加热容器内的液体并对液体进行保温的装置。现有的恒温宝一般包括壳体、发热体、导热盘、以及与发热体连接的控制器。加热时,装有液体的容器放置在导热盘上,发热体对导热盘进行加热,发热盘将热量传导到容器内的液体,以对液体进行加温。此外,控制器通过程序控制发热体的工作时间,以实现对液体进行恒温。然而,单纯地通过程序来控制加热和保温的温度,难以实现准确控温,且容易浪费能耗。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恒温宝,其加热温度准确,且可以减少能耗。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恒温宝,包括壳体、发热体、导热盘及电路控制板;所述导热盘设于壳体顶部,二者配合形成容纳腔;所述发热体设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发热体与导热盘的底面相接触,且与所述电路控制板电连接;所述容纳腔内设有与电路控制板电连接的触发件,以及贯穿所述发热体及导热盘的按钮组件,所述按钮组件的顶部突出于所述导热盘的上表面,所述按钮组件受压触发所述触发件,以使发热体加热;其中,所述按钮组件的顶部内侧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电路控制板连接。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按钮组件包括按钮本体,以及设于所述按钮本体顶部的导热帽;所述温度传感器设于所述按钮本体的内腔且其与所述导热帽相接触。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触发件为光耦,所述光耦顶部设有凹槽,所述按钮本体设有向下延伸的挡片,所述挡片与所述凹槽相适配,所述挡片在按钮组件受压时伸入光耦的凹槽内。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按钮组件外套设有导水件,所述导水件设于所述容纳腔内且通过壳体与外部连通。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导水件包括基座,以及形成于基座上的挡水外套环、挡水内套环及引流管,所述挡水外套环及挡水内套环设于基座上方,所述引流管设于基座下方,所述挡水内套环内设有与所述按钮本体相适配的安装通孔,所述挡水外套环套与挡水内套环之间形成环形水槽,所述环形水槽与引流管连通。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发热体的底部中央设有与所述基座相适配的容纳槽,所述基座上设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与发热体固定连接。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按钮本体包括连接端、触发端,以及设于连接端与触发端之间的环形凸台,所述连接端与导热帽连接,所述触发端设有所述挡片,所述环形凸台设于挡水外套环内,所述按钮组件还包括套设于按钮本体外的弹簧,所述环形凸台底部设有环形定位槽,所述弹簧张抵于环形定位槽及环形水槽之间。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触发端设有横向设置的U形定位销,所述U形定位销的一侧穿过所述触发端,其在按钮组件未受压时与基座接触,所述U形定位销的另一侧在按钮组件受压时与所述光耦的顶面接触。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壳体包括底座和上壳,所述上壳设于底座上方,所述上壳与底座配合形成与所述电路控制板相适配的安装腔。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底座的底部设有与所述引流管相适配的固定槽,以及与所述引流管连通的导流通孔。实施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恒温宝,通过在壳体和导热盘配合形成的容纳腔内设置发热体,且设置触发件及按钮组件,该触发件及发热体与电路控制板电连接,按钮组件的顶部突出于导热盘的上表面,当待加热的容器放置在导热盘上时,按钮组件受压触发所述触发件使发热体对导热盘及导热盘上的容器进行加热,达到加热的目的;另外,该按钮组件的顶部内侧设置有与电路控制板连接的温度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压在按钮组件顶部的容器所达到的加热和保温温度,加热温度更准确,且对比于单纯通过程序来控制加热和保温的温度有助于减少能耗。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恒温宝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一;图2是本技术一种恒温宝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二;图3是图1的壳体与触发件及按钮组件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4是按钮组件与温度传感器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的按钮组件与温度传感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6是按钮组件与触发件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导水件与按钮组件、触发件及电路控制板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7的导水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8的导水件的俯视图;图10是图2的底座与按钮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恒温宝的一实施例,包括壳体1、发热体2、导热盘3及电路控制板4;所述导热盘3设于壳体1顶部,二者配合形成容纳腔;所述发热体2设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发热体2与导热盘3的底面相接触,且与所述电路控制板4电连接;结合图3,所述容纳腔内设有与电路控制板4电连接的触发件5,以及贯穿所述发热体2及导热盘3的按钮组件6,所述按钮组件6的顶部突出于所述导热盘3的上表面,所述按钮组件6受压触发所述触发件5,以使发热体2加热;结合图4和图5,其中,所述按钮组件6的顶部内侧设有温度传感器7,所述温度传感器7与电路控制板4连接。本实施例通过在壳体1和导热盘3配合形成的容纳腔内设置发热体2,且设置触发件5及按钮组件6,该触发件5及发热体2与电路控制板4电连接,按钮组件6的顶部突出于导热盘3的上表面,当待加热的容器放置在导热盘3上时,按钮组件6受压触发所述触发件5使发热体2对导热盘3及导热盘3上的容器进行加热,达到加热的目的;另外,该按钮组件6的顶部内侧设置有与电路控制板4连接的温度传感器7,可以实时监测压在按钮组件6顶部的容器所达到的加热和保温温度,加热温度更准确,且对比于单纯通过程序来控制加热和保温的温度有助于减少能耗。具体地,本实施例所述壳体1包括底座11和上壳12,所述上壳12设于底座11上方,所述上壳12与底座11配合形成与所述电路控制板4相适配的安装腔,该安装腔与容纳腔之间设有导线槽。所述按钮组件6包括按钮本体61、导热帽62和套设于按钮本体61上的弹簧63,所述按钮本体61包括连接端611、触发端612,以及设于连接端611与触发端612之间的环形凸台613。所述导热帽62为导热性能良好的材料制成,如铜。所述连接端611与导热帽62连接。为使温度传感器7能更精准地实时监测容器加热温度,本实施例优选将温度传感器7设于按钮本体61的内腔,并使温度传感器7与导热帽62相接触,以实现容器—导热帽62—温度传感器7直接传热,避免空气等其他传热介质的影响,温度传感器7感应到的实时温度更接近与容器本身被加热的实时温度。本实施例所述触发件5优选为光耦5,该光耦5与底座11固定。所述发热体2优选为PTC发热体。结合图6,本实施例按钮本体61的触发端612设有挡片614,该向下延伸,所述光耦5设有与所述挡片614相适配的凹槽51,所述挡片614在按钮组件6受压时伸入所述凹槽51内,使发热体2的电路导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恒温宝,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发热体、导热盘及电路控制板;/n所述导热盘设于壳体顶部,二者配合形成容纳腔;/n所述发热体设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发热体与导热盘的底面相接触,且与所述电路控制板电连接;/n所述容纳腔内设有与电路控制板电连接的触发件,以及贯穿所述发热体及导热盘的按钮组件,所述按钮组件的顶部突出于所述导热盘的上表面,所述按钮组件受压触发所述触发件,以使发热体加热;/n其中,所述按钮组件的顶部内侧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电路控制板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恒温宝,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发热体、导热盘及电路控制板;
所述导热盘设于壳体顶部,二者配合形成容纳腔;
所述发热体设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发热体与导热盘的底面相接触,且与所述电路控制板电连接;
所述容纳腔内设有与电路控制板电连接的触发件,以及贯穿所述发热体及导热盘的按钮组件,所述按钮组件的顶部突出于所述导热盘的上表面,所述按钮组件受压触发所述触发件,以使发热体加热;
其中,所述按钮组件的顶部内侧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电路控制板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恒温宝,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钮组件包括按钮本体,以及设于所述按钮本体顶部的导热帽;
所述温度传感器设于所述按钮本体的内腔且其与所述导热帽相接触。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恒温宝,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件为光耦,所述光耦顶部设有凹槽,所述按钮本体设有向下延伸的挡片,所述挡片与所述凹槽相适配,所述挡片在按钮组件受压时伸入光耦的凹槽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恒温宝,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钮组件外套设有导水件,所述导水件设于所述容纳腔内且通过壳体与外部连通。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恒温宝,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水件包括基座,以及形成于基座上的挡水外套环、挡水内套环及引流管,所述挡水外套环及挡水内套环设于基座上方,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厚兵袁杰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顺德名友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