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联机室内机及多联机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107668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1 00:03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多联机室内机及多联机系统,属于空调技术领域。上述多联系统包括室外机、内外连接管、分歧管和多个多联机室内机,室外机通过内外连接管及分歧管与多个多联机室内机连接。其中,包括室内机本体、冷媒输送管、第一电子膨胀阀、第二电子膨胀阀和压力传感器,冷媒输送管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用于与分歧管连接,第二端与室内机本体连接;第一电子膨胀阀和压力传感器均设置在冷媒输送管上,第二电子膨胀阀设置在室内机本体内。上述设计得到多联机系统,其在不同的工作模式下,启用不同的膨胀阀。从而能够根据不同内机冷媒压力的反馈来实施例调节对应膨胀阀的开度,从而使得冷媒的分配更加均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联机室内机及多联机系统
本技术涉及空调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多联机室内机及多联机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针对多联内机在安装时冷媒输送管加长时,目前都有对应的控制方式,来弥补冷媒输送管增长引起的压力损失,但是对于安装冷媒输送管长度不均造成内机压力不同而引起的分流不均,只能依靠内机电子膨胀阀来调节。但是,内机电子膨胀阀开度有限制,单靠内机电子膨胀阀往往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联机室内机及多联机系统,其能够改善不同内机的冷媒分流不均的问题。一种多联机室内机,包括室内机本体、冷媒输送管、第一电子膨胀阀、第二电子膨胀阀和压力传感器,所述冷媒输送管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用于与分歧管连接,所述第二端与所述室内机本体连接;所述第一电子膨胀阀和所述压力传感器均设置在所述冷媒输送管上,所述第二电子膨胀阀设置在所述室内机本体内。多联机采用上述多联机室内机后,制冷模式下第一膨胀阀起节流作用,制热模式下第二膨胀阀起节流作用,从而使得不同模式下的冷媒分配都比较均匀。进一步,所述第一电子膨胀阀靠近所述冷媒输送管的第一端设置。制冷模式下,冷媒从冷媒输送管第一端流向第二端。将第一膨胀阀设置在靠近第一端的位置,其能够在源头上通过开度的调节来调节流量。由于每个多联室内机的冷媒输送管的长度有所不同,因此,其管路的压力损失也有一定的差异;如果将第一膨胀阀设置在靠近第二端的位置,其导致制冷模式下均流效果有所下降。进一步,所述压力传感器靠近所述冷媒输送管的第二端设置。制热模式下,冷媒从冷媒输送管第二端流向第一端。将第一膨胀阀设置在靠近第二端的位置,其能够在源头上通过开度的调节来调节流量。由于每个多联室内机的冷媒输送管的长度有所不同,因此,其管路的压力损失也有一定的差异;如果将第一膨胀阀设置在靠近第二端的位置,其导致制热模式下均流效果有所下降。进一步,所述第一电子膨胀阀的最大流量=第二电子膨胀阀最大流量*(0.8-1.2)。上述设计能够使得在不影响常规制冷制热的情况下尽量节约资源。如果第一电子膨胀阀流量太大,其难免造成资源的浪费成本的提高;如果其流量太小,其可能影响常规的制冷制热。一种多联机系统,包括室外机、分歧管及所述的多联机室内机,所述分歧管包括干管和多个支管,所述室外机与干管连接,所述支管分别与多个所述多联机室内机连接。上述多联机室内机其采用了上述多联机室内机后,根据每个多联机室内机冷媒输送管的压力来对应调整第一膨胀阀和第二膨胀阀的开度,其能够使得冷媒在不同室内机之间的分配更加均匀。进一步,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多个所述支管上的第一电子膨胀阀、第二电子膨胀阀和压力传感器通信连接;所述控制器能够获得多个所述压力传感器的信号,并得出压力均值,所述控制器还能够根据每个所述支管上的压力值与压力均值的大小关系来调节对应支管上第一电子膨胀阀或/和第二电子膨胀阀的开度。上述设计使得冷媒的调节更加自动化,并且均流效果得到了进一步提高。进一步,多个所述支管上的第一电子膨胀阀到所述干管与所述支管连接处之间的管长相等。上述设计使得不同支管上第一电子膨胀阀同一开度对应同样的流量和压力损失,从而有利于提高均流效果。进一步,多个所述支管上压力传感器与第二电子膨胀阀之间的管长相等。上述设计使得不同支路上的压力传感器测得的压力更加准确。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包括:通过上述设计得到的多联机室内机及多联机系统,制冷模式下第一膨胀阀起节流作用,制热模式下第二膨胀阀起节流作用;即在不同的工作模式下,启用不同的膨胀阀。从而能够根据不同内机冷媒压力的反馈来实施例调节对应膨胀阀的开度,从而使得冷媒的分配更加均匀。附图说明图1为制冷模式下多联机系统冷媒的流向原理图;图2为制热模式下多联机系统冷媒的流向原理图。图标:1-室内机本体;2-冷媒输送管;3-第一电子膨胀阀;4-第二电子膨胀阀;5-分歧管;6-内外连接管。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请参考图1和图2,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联机系统,其包括室外机、内外连接管6、分歧管5和多个多联机室内机,室外机通过内外连接管6及分歧管5与多个多联机室内机连接。其中,多联机室内机包括冷媒输送管2和室内机本体1;分歧管5包括干管和多个支管,干管与内外连接管6连接,多个支管分别与多个冷媒输送管2连接。上述多联机室内机其还包括第一电子膨胀阀3、第二电子膨胀阀4和压力传感器;其中,第一电子膨胀阀3设置在冷媒输送管2上,第二电子膨胀阀4设置在室内机本体1内。为了便有描述,将冷媒输送管2的两端命名为第一端和第二端,其中,第一端与分歧管5的支管连接,第二端与室内机本体1连接。本实施例中,每个冷媒输送管2上的第一电子膨胀阀3均靠近冷媒输送管2的第一端设置,压力传感器靠近第二端设置。并且,第一电子膨胀阀3的最大流量为第二电子膨胀阀4的1.2倍(在其它实施例中,可以0.8倍或1倍)。进一步地,多联机系统其还包括控制器,控制器分别与多个支管上的第一电子膨胀阀3、第二电子膨胀阀4和压力传感器通信连接。压力传感器能够将其检测信号实时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接收到信号给对信号进行处理,并根据处理结果对第一电子膨胀阀3和第二电子膨胀阀4进行控制。当多联机系统处于制冷模式下时,冷媒输送管2上的第一电子膨胀阀3起节流作用;压力传感器分别检测不同室内机的冷媒压力(B1、B2、B3,以3台内机为例),并计算出平均值B0。各内机压力B(1、2、3)与B0对比,(第一电子膨胀阀3A11,A21、A31初始开度500步);若B1>B0,第一电子膨胀阀3A11开度降低2步(1步/秒),若B1=B0,第一电子膨胀阀3A11开度不变,若B1<B0,第一电子膨胀阀3A11开度增加2步(1步/秒),若B2>B0,第一电子膨胀阀3A21开度降低2步(1步/秒),若B2=B0,第一电子膨胀阀3A21开度不变,若B2<B0,第一电子膨胀阀3A21开度增加2步(1步/秒),若B3>B0,第一电子膨胀阀3A31开度降低2步(1步/秒),若B3=B0,第一电子膨胀阀3A31开度不变,若B3<B0,第一电子膨胀阀3A31开度增加2步(1步/秒)。调整后,稳定运行3min,对比各内机压力B(1、2、3)与B0,再次第一调整电子膨胀阀A11、A21、A31开度,直到B1=B2=B3停止第一电子膨胀阀3A11、A21、A31开度控制。制热模式:(电子膨胀阀A0起节流作用,电子膨胀阀A11、A21、A31开度全开),压力传感器检测不同内机出冷媒压力(B1、B2、B3,以3台内机为例),计算出平均值B0。各内机压力B(1、2、3)与B0对比,(电子膨胀阀A12,A22、A32初始开度300步);若B1>B0,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联机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室内机本体、冷媒输送管、第一电子膨胀阀、第二电子膨胀阀和压力传感器,所述冷媒输送管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用于与分歧管连接,所述第二端与所述室内机本体连接;所述第一电子膨胀阀和所述压力传感器均设置在所述冷媒输送管上,所述第二电子膨胀阀设置在所述室内机本体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联机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室内机本体、冷媒输送管、第一电子膨胀阀、第二电子膨胀阀和压力传感器,所述冷媒输送管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用于与分歧管连接,所述第二端与所述室内机本体连接;所述第一电子膨胀阀和所述压力传感器均设置在所述冷媒输送管上,所述第二电子膨胀阀设置在所述室内机本体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联机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子膨胀阀靠近所述冷媒输送管的第一端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联机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传感器靠近所述冷媒输送管的第二端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联机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子膨胀阀的最大流量=第二电子膨胀阀最大流量*(0.8-1.2)。


5.一种多联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室外机、分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礼晋李存永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