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燃烧器控制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07552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1 00: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燃烧器控制器。该技术方案由盒盖和盒体相互扣合构成封闭空间,二者接缝处垫置胶圈并采用密封胶密封;在此基础上,在线缆与盒体的贯穿位置通过接线座加以密封,接线座上开设环形槽,当盒盖与盒体扣合时,盒盖及盒体上的框体部分楔入至接线座上的环形槽中,并顶压在内端的硅胶圈处,从而实现了穿线位置的密封作用。在此基础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将出线端头改进为可插拔更换的结构,采用两段管体容纳电学插接件,通过插孔与插头的卡接以及内螺纹套在第一管体表面的丝接作用,使两段管体得到充分的对合紧固,从而实现了密封作用。应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赋予燃烧器控制器一定的防水功能,从而拓展了控制器可应用的工况范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燃烧器控制器
本技术涉及燃烧器控制器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燃烧器控制器。
技术介绍
燃烧器是使燃料和空气以一定方式喷出混合燃烧的装置统称。燃烧器按类型和应用领域分工业燃烧器、燃烧机、民用燃烧器、特种燃烧器几种。多用不锈钢或金属钛等耐腐蚀,耐高温的材料制成。燃烧器的作用是通过火焰燃烧使试样原子化。被雾化的试液进入燃烧器,在火焰温度和火焰气氛作用下,经过干燥、熔融、蒸发、离解等过程,产生大量的基态原子,以及部分激发态原子、离子和分子。一个设计良好的燃烧器应具有原子化效率高、噪声小、火焰稳定的性能,以保证有较高的吸收灵敏度和测定精密度。在燃烧器的运行过程中,控制器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功能主要包括预吹风、自动点火、燃烧状态监控、点火失效保护、熄火保护、燃气压力高低限保护、空气压力不足保护、断电保护、预防燃气泄漏事故等,由此可见,控制器对燃烧器的工作状态、运行安全起到系统性的控制、保护作用。现有技术中燃烧器控制器一般处于干燥环境中运行,然而,部分工况条件下可能需要将控制器安装于水雾或水滴环境中,此时常规控制器往往难以正常工作,而采用无线通信的模式又难以保证响应时效及运行稳定性,因此,对燃烧器控制器的防水性改良,成为了一种切实有效的技术手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针对现有技术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新型燃烧器控制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燃烧器的常规控制器不具有防水功能的技术问题。本技术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是,如何在不影响壳体防水性的前提下,实现接线的自由更换。为实现以上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燃烧器控制器,包括盒体,台阶部,胶圈,盒盖,下外框体,下内框体,接线座,环形槽,硅胶圈,出线端头,入线端头,其中,在盒体的上端口边缘具有台阶部,在所述台阶部上绕接有胶圈,盒盖扣合在盒体的上端口处,胶圈垫置于盒盖与盒体的上端口之间;在盒体的末端具有相互平行的下外框体和下内框体,在盒盖末端具有相互平行的上外框体和上内框体,在接线座的侧壁上开设有两个环形槽,在环形槽中套接有硅胶圈,上外框体与下外框体分别从上下两端楔入其中一个环形槽中、并顶压在硅胶圈外周,上内框体与下内框体分别从上下两端楔入另一个环形槽中、并顶压在硅胶圈外周;接线座有2个,2个接线座分别位于盒体的两端,在其中一个接线座上焊接有出线端头,在另一个接线座上焊接有入线端头。作为优选,还包括隔板,所述隔板固定连接在盒体内部,隔板将盒体内部分隔为一大体积空间和一小体积空间,其中,出线端头所在的接线座位于所述小体积空间的侧端。作为优选,还包括槽体,所述槽体有2个,槽体竖直的固定连接在盒体的内壁上,槽体位于所述小体积空间中。作为优选,所述出线端头为可更换式出线端头,所述可更换式出线端头包括第一管体,孔道,插孔,第二管体,凸出管,插头,硅胶环,内螺纹套,其中,第一管体焊接在接线座的外端,在第一管体侧外壁上具有外螺纹,在第一管体中具有孔道,在第一管体的外端具有插孔,在第二管体的内端分别具有凸出管和插头,在凸出管的外周套接有硅胶环,凸出管插入至孔道中,硅胶环垫置于孔道的外端口处,插头卡接在插孔中,内螺纹套包绕在第二管体外周,内螺纹套与第一管体丝接固定,内螺纹套的内端顶压在第二管体的外端。作为优选,第一管体、孔道、第二管体、凸出管、硅胶环、内螺纹套六者轴线相互重合。在以上技术方案中,盒体与盒盖相互扣合,形成封闭空间,在二者扣合的接缝处,垫置胶圈(或胶条),从而起到密封作用,同时,在扣合前还需在接缝处涂覆防水密封胶,以保证密封效果;台阶部便于使胶圈套接于其上;当盒盖扣合在盒体上时,上外框体与下外框体共同楔入至接线座上的环形槽中、并顶压在硅胶圈外周,从而对接线座与盒体间的缝隙、接线座与盒盖之间的缝隙起到封闭作用;下内框体的作用与下外框体同理,下内框体起到另一重密封作用;出线端头用于输出线缆;入线端头用于接入电源及线缆。在优选技术方案中,可增设隔板,将盒体内部空间分隔为两部分,可用于将内部线路板进行分隔排布;还可在其中增设槽体,用于线路板在盒体内的插接固定。此外,可将出线端头设计为可更换式出线端头:其中,第一管体用于同接线座焊接固定,焊缝保持密封;第一管体内的孔道可用于容纳必要的电学插座,由于孔道后端延伸至盒体内,因此位于孔道中的电学插座可通过线缆接入至盒体中与线路板进行连接;插孔用于同插头卡接固定,从而将第一管体与第二管体间的对合作用加以紧固;第二管体用于设置凸出管和插头;凸出管用于承载电学插头,所述电学插头用于与孔道中的电学插座插接,以实现内外线缆的电性连接,当电学插头与孔道中的电学插座插接时,凸出管相应插接在孔道中,硅胶环垫置在二者之间起到密封作用;内螺纹套的内端顶压在第二管体外端,同时内螺纹套前部与第一管体外表的外螺纹丝接固定,从而使第二管体与第一管体之间的对合作用得到进一步紧固。基于这种结构,可使内外线缆实现插接式的更换,同时保持充分的密封性。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燃烧器控制器。该技术方案针对控制器的外部结构进行了密封性改进,从而实现了控制器的防水功能。具体来看,本技术由盒盖和盒体相互扣合构成封闭空间,二者接缝处垫置胶圈并采用密封胶密封;在此基础上,在线缆与盒体的贯穿位置通过接线座加以密封,接线座上开设环形槽,当盒盖与盒体扣合时,盒盖及盒体上的框体部分楔入至接线座上的环形槽中,并顶压在内端的硅胶圈处,从而实现了穿线位置的密封作用。在此基础上,本技术可将出线端头改进为可插拔更换的结构,采用两段管体容纳电学插接件,通过插孔与插头的卡接以及内螺纹套在第一管体表面的丝接作用,使两段管体得到充分的对合紧固,从而实现了密封作用。应用本技术,可赋予燃烧器控制器一定的防水功能,从而拓展了控制器可应用的工况范围。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整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盒体末端的局部放大图;图3是本技术中,可更换式出线端头的一幅立体结构图;图4是本技术中,可更换式出线端头的另一幅立体结构图;图中:1、盒体2、台阶部3、胶圈4、盒盖5、下外框体6、下内框体7、接线座8、环形槽9、硅胶圈10、出线端头11、入线端头12、隔板13、槽体14、第一管体15、孔道16、插孔17、第二管体18、凸出管19、插头20、硅胶环21、内螺纹套。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为了避免过多不必要的细节,在以下实施例中对属于公知的结构或功能将不进行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中所使用的近似性语言可用于定量表述,表明在不改变基本功能的情况下可允许数量有一定的变动。除有定义外,以下实施例中所用的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技术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普遍理解的相同含义。实施例1一种新型燃烧器控制器,如图1~4所示,包括盒体1,台阶部2,胶圈3,盒盖4,下外框体5,下内框体6,接线座7,环形槽8,硅胶圈9,出线端头10,入线端头11,其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燃烧器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盒体(1),台阶部(2),胶圈(3),盒盖(4),下外框体(5),下内框体(6),接线座(7),环形槽(8),硅胶圈(9),出线端头(10),入线端头(11),其中,在盒体(1)的上端口边缘具有台阶部(2),在所述台阶部(2)上绕接有胶圈(3),盒盖(4)扣合在盒体(1)的上端口处,胶圈(3)垫置于盒盖(4)与盒体(1)的上端口之间;在盒体(1)的末端具有相互平行的下外框体(5)和下内框体(6),在盒盖(4)末端具有相互平行的上外框体和上内框体,在接线座(7)的侧壁上开设有两个环形槽(8),在环形槽(8)中套接有硅胶圈(9),上外框体与下外框体(5)分别从上下两端楔入其中一个环形槽(8)中、并顶压在硅胶圈(9)外周,上内框体与下内框体(6)分别从上下两端楔入另一个环形槽(8)中、并顶压在硅胶圈(9)外周;接线座(7)有2个,2个接线座(7)分别位于盒体(1)的两端,在其中一个接线座(7)上焊接有出线端头(10),在另一个接线座(7)上焊接有入线端头(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燃烧器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盒体(1),台阶部(2),胶圈(3),盒盖(4),下外框体(5),下内框体(6),接线座(7),环形槽(8),硅胶圈(9),出线端头(10),入线端头(11),其中,在盒体(1)的上端口边缘具有台阶部(2),在所述台阶部(2)上绕接有胶圈(3),盒盖(4)扣合在盒体(1)的上端口处,胶圈(3)垫置于盒盖(4)与盒体(1)的上端口之间;在盒体(1)的末端具有相互平行的下外框体(5)和下内框体(6),在盒盖(4)末端具有相互平行的上外框体和上内框体,在接线座(7)的侧壁上开设有两个环形槽(8),在环形槽(8)中套接有硅胶圈(9),上外框体与下外框体(5)分别从上下两端楔入其中一个环形槽(8)中、并顶压在硅胶圈(9)外周,上内框体与下内框体(6)分别从上下两端楔入另一个环形槽(8)中、并顶压在硅胶圈(9)外周;接线座(7)有2个,2个接线座(7)分别位于盒体(1)的两端,在其中一个接线座(7)上焊接有出线端头(10),在另一个接线座(7)上焊接有入线端头(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燃烧器控制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隔板(12),所述隔板(12)固定连接在盒体(1)内部,隔板(12)将盒体(1)内部分隔为一大体积空间和一小体积空间,其中,出线端头(10)所在的接线座(7)位于所述小体积空间的侧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滕亮王峰
申请(专利权)人:淄博联星窑业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