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灯透气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07363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1 00: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汽车灯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汽车灯透气结构,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只靠通气孔去实现自动降温和消除雾气,不仅效果差,而且长时间使灯具处于高温高湿的环境下会大大影响灯具使用寿命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灯壳,灯壳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安装架,安装架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灯,安装架上开设有多个透气孔,所述灯壳底部内壁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光线传感器,且光线传感器电性连接有控制开关,所述灯壳的一侧贯穿并固定连接有通气管,且通气管的一侧延伸至灯壳的外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电机带动两个风扇同时转动,可以带动灯壳内部的气体与外界的空气循环流动,以此大大降低了灯壳内部的温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灯透气结构
本技术涉及汽车灯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汽车灯透气结构。
技术介绍
汽车灯,为保证安全行车而安装在汽车上的各种交通灯,分照明灯和信号灯两类。1905~1912年,为解决前方道路照明,始装用聚光灯式乙炔前照灯,并配备1只煤油灯为后牌照灯。1945~1947年,最低程度必须配备的各种外部灯具已最后定型。合格的汽车灯应符合相应的光度、色度和基本环境试验规范。然而在汽车灯具为了追求晶莹剔透的个性化造型要求,特别是前照灯的配光镜往往设计得光亮透明,没有任何装饰性花纹,在高温高湿极端环节下,里面的温度不仅很高,难以降温,而且非常容易在配光镜表面产生雾气,不易消除,影响外观,而现有常用的对策措施多为增加灯具的通气孔,通过调整灯具的通气流量,来达到降温和消除雾气的效果,但是只靠通气孔去实现自动降温和消除雾气,不仅效果差,而且长时间使灯具处于高温高湿的环境下会大大影响灯具的使用寿命,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汽车灯透气结构,用于解决上述所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只靠通气孔去实现自动降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灯透气结构,包括灯壳(1),灯壳(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安装架(2),安装架(2)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灯(3),安装架(2)上开设有多个透气孔(4),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壳(1)底部内壁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光线传感器(6),且光线传感器(6)电性连接有控制开关,所述灯壳(1)的一侧贯穿并固定连接有通气管(7),且通气管(7)的一侧延伸至灯壳(1)的外侧,所述通气管(7)的两侧内壁固定连接有同一个隔板(8),且隔板(8)把通气管(7)的内部分隔为两个独立管道空间,所述通气管(7)的底部和隔板(8)的底部同时贯穿并转动连接有同一个转轴(9),且转轴(9)的一侧延伸至隔板(8)的顶部外侧,所述通气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灯透气结构,包括灯壳(1),灯壳(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安装架(2),安装架(2)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灯(3),安装架(2)上开设有多个透气孔(4),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壳(1)底部内壁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光线传感器(6),且光线传感器(6)电性连接有控制开关,所述灯壳(1)的一侧贯穿并固定连接有通气管(7),且通气管(7)的一侧延伸至灯壳(1)的外侧,所述通气管(7)的两侧内壁固定连接有同一个隔板(8),且隔板(8)把通气管(7)的内部分隔为两个独立管道空间,所述通气管(7)的底部和隔板(8)的底部同时贯穿并转动连接有同一个转轴(9),且转轴(9)的一侧延伸至隔板(8)的顶部外侧,所述通气管(7)的底部外侧固定连接有电机(10),电机(10)的输出轴与转轴(9)的一端转动连接,且电机(10)与控制开关电性连接,所述转轴(9)上固定套设有两个第一伞齿轮(11),且两个第一伞齿轮(11)分别位于隔板(8)的底部上方和底部下方,所述通气管(7)的顶部内壁和底部内壁对称并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块(12),两个所述固定块(12)的一侧均贯穿并转动连接有转杆(13),且两个转杆(13)的两侧均延伸至对应固定块(12)的两侧外侧,两个所述转杆(13)靠近第一伞齿轮(11)的一侧均固定套设有第二伞齿轮(14),且两个第二伞齿轮(14)分别与对应的第一伞齿轮(11)相啮合,两个所述转杆(13)远离第二伞齿轮(14)的一端均转动连接有风扇(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红年邹许滔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承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