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隧道地质雷达监测台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06980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1 00: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隧道地质雷达监测台架,涉及隧道地质雷达监测用技术领域,针对隧道地质监测过程中雷达的防护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底部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双轴电机,所述双轴电机的两侧输出端安装有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螺杆上螺纹套接有活动环,所述活动环的外圈顶部铰接有第一撑杆,所述第一撑杆的顶部铰接有第一滑块,第一滑块上焊接有第二撑杆,第二撑杆的顶部焊接有横板,横板上滑动连接有固定块,所述第一螺杆远离双轴电机的一端安装有主动锥齿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各种结构的组合不仅使得装置对雷达的安装便捷节约时间与成本,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且使得雷达得到保护,从而减少其的损坏,提高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隧道地质雷达监测台架
本技术涉及隧道地质雷达监测用
,尤其涉及一种隧道地质雷达监测台架。
技术介绍
雷达是通过蝙蝠进而专利技术的,是“无线电探测和测距”,即用无线电的方法发现目标并测定它们的空间位置,因此,雷达也被称为“无线电定位”,雷达是利用电磁波探测目标的电子设备,雷达发射电磁波对目标进行照射并接收其回波,由此获得目标至电磁波发射点的距离、距离变化率(径向速度)、方位、高度等信息,对于隧道中的地质情况常常使用雷达进行监测,从而可以得到隧道中的准确情况,而传统的雷达监测台架只是将雷达固定于隧道中,却对雷达没有保护措施,且雷达的拆装运输困难,从而使得雷达的损毁率提高,以及安装运输消耗时间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隧道地质雷达监测台架,解决了隧道地质监测过程中雷达的防护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隧道地质雷达监测台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底部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双轴电机,所述双轴电机的两侧输出端安装有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螺杆上螺纹套接有活动环,所述活动环的外圈顶部铰接有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隧道地质雷达监测台架,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底部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双轴电机(2),所述双轴电机(2)的两侧输出端安装有第一螺杆(3),所述第一螺杆(3)上螺纹套接有活动环(4),所述活动环(4)的外圈顶部铰接有第一撑杆(5),所述第一撑杆(5)的顶部铰接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上焊接有第二撑杆(6),所述第二撑杆(6)的顶部焊接有横板(7),所述横板(7)上滑动连接有固定块(8),所述第一螺杆(3)远离双轴电机(2)的一端安装有主动锥齿轮(9),所述主动锥齿轮(9)的上方设有从动锥齿轮(10),且主动锥齿轮(9)与从动锥齿轮(10)之间啮合传动,所述从动锥齿轮(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隧道地质雷达监测台架,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底部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双轴电机(2),所述双轴电机(2)的两侧输出端安装有第一螺杆(3),所述第一螺杆(3)上螺纹套接有活动环(4),所述活动环(4)的外圈顶部铰接有第一撑杆(5),所述第一撑杆(5)的顶部铰接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上焊接有第二撑杆(6),所述第二撑杆(6)的顶部焊接有横板(7),所述横板(7)上滑动连接有固定块(8),所述第一螺杆(3)远离双轴电机(2)的一端安装有主动锥齿轮(9),所述主动锥齿轮(9)的上方设有从动锥齿轮(10),且主动锥齿轮(9)与从动锥齿轮(10)之间啮合传动,所述从动锥齿轮(10)的顶部通过螺栓连接有第二螺杆(11),所述第二螺杆(11)上螺纹套接有螺纹环(12),两个所述螺纹环(12)相靠近的一侧的外圈上铰接有第三撑杆(13),所述第三撑杆(13)的底端铰接有挡板(14),所述壳体(1)两侧内壁的顶端焊接有支板(20),所述壳体(1)的底部焊接有四个套筒(17),所述套筒(17)的内部设有支架(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地质雷达监测台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底部内壁上通过螺栓连接有双轴电机(2),所述壳体(1)的两侧壳壁上开设有第一槽孔,所述第一槽孔中安装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螺杆(3)与第一轴承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第一螺杆(3)远离双轴电机(2)的一端穿过第一槽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地质雷达监测台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两侧壳壁上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与第二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上铰接有第一撑杆(5),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争光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鑫尚德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海南;4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