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化银行防尾随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0522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31 23: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化银行防尾随门,涉及安防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还包括控制器,墙体位于室外的一侧设置有与控制器相耦接的第一人体感应器,站立空间内设置有第二人体感应器和识别装置,第二人体感应器和识别装置均与控制器相耦接;墙体内壁上设置有控制V型门体转动的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包括固定套接在转轴外侧壁上的传动齿轮、与传动齿轮相互啮合的链条、位于墙体内壁的伺服电机以及固定设置在伺服电机转轴上并与链条相互啮合的驱动齿轮,伺服电机受控于控制器;通道口内壁设置有对V型门体进行固定的电磁锁,电磁锁受控于控制器;达到了具有提高安全性,防止外来人员进入,同时工作人员无需进行繁琐操作,自动化程度高的优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化银行防尾随门
本技术涉及安防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自动化银行防尾随门。
技术介绍
银行为了防止外人进入重要场所,均安装有防尾随门。现有申请号为CN202945971U的中国专利提供了一种防尾随门,由门体、遮挡墙体组成,将门体的几何形状改变,门体俯视为V形,人通过遮挡墙体的仅容一人站立空间进入门体的V型空间,人随门体的V型空间进入,如站有多人,则门体受人体阻挡无法打开。但是,这种防尾随门的无法对进出人员的身份进行识别,同时多个人员在拥挤的情况下无法阻挡门体的打开,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并且工作人员在进出防尾随门时操作繁琐,自动化程度低,因此有待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化银行防尾随门,其具有提高防尾随门的安全性,自动化程度高的优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化银行防尾随门,包括墙体、贯穿墙体的通道口、与墙体通过转轴转动连接用于密封通道口的V型门体以及设置在通道口内壁仅供一人容纳的站立空间,所述站立空间位于通道口内壁远离V型门体与墙体连接处的一侧;所述V型门体包括靠近室外的外门和靠近室内的内门;还包括控制器,所述墙体位于室外的一侧设置有与控制器相耦接的第一人体感应器,所述站立空间内设置有用于对人员信息进行识别的第二人体感应器和识别装置,所述第二人体感应器和识别装置均与控制器相耦接;所述墙体内壁上设置有控制V型门体转动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固定套接在转轴外侧壁上的传动齿轮、与传动齿轮相互啮合的链条、位于墙体内壁的伺服电机以及固定设置在伺服电机转轴上并与链条相互啮合的驱动齿轮,所述伺服电机受控于控制器;所述通道口内壁设置有对V型门体进行固定的电磁锁,所述电磁锁受控于控制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工作人员需要通过防尾随门进入室内时,位于室外的第一人体感应器感应到人员向控制器发出信号,控制器向电磁锁和驱动装置发出回馈信号,电磁锁收缩,驱动装置控制V型门体向室内方向转动,当外门与墙体远离室外的一侧相齐平时,驱动装置停止工作同时电磁锁工作对外门锁止;此时工作人员可以进入站立空间内,当第二人体感应器识别到人员并向控制器发出信号,控制器再次向电磁锁和驱动装置发出回馈信号,驱使V型门体回位并锁止,此时工作人员位于V型门体与墙体之间的封闭空间内,此时可利用识别装置对人员信息进行识别,当识别装置识别成功后向控制器放出信号,此时工作人员站立在内门与外门之间并随其一同移动进入室内;从而有效提高了安全性,同时不需要工作人员过多的操作,自动化程度高。进一步地,所述电磁锁在通道口内壁侧对称设置有两个用于对内门或外门进行固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个电磁锁与控制器之间相连接并对V型门体进行固定,确保V型门体对通道口进行密封,外来人员无法通过撞击V型门体进入室内。进一步地,所述识别装置包括人脸识别模块和密码输入模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个识别模块同时对人员进行识别,提高了识别的精确度,确保没有外来人员进入室内。进一步地,所述站立空间内还设置有与控制器相连接的语音提示模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识别装置对人员识别成功后,语音提示模块可以对人员进行语音提示,提示人员识别成功并提示人员移动至内门与外门之间,并随V型门体一同移动至室内。进一步地,所述站立空间内还设置有与控制器相连接的视频监控模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视频监控模块可以将站立空间内实施视频情况发送至总监控中心,用于对进出人员进行视频记录。进一步地,站立空间内还设置有与控制器相连接的报警模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识别装置在识别过程中出现违规操作、验证不成功等非正常操作时,控制器通过报警模块进行报警。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器采用单片机。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单片机具有可靠性强、精度高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中一种自动化银行防尾随门的俯视图;图2为实施例中一种自动化银行防尾随门的系统框图。图中:1、墙体;11、通道口;12、转轴;13、第一人体感应器;2、V型门体;21、外门;22、内门;3、站立空间;31、第二人体感应器;32、识别装置;321、人脸识别模块;322、密码输入模块;33、语音提示模块;34、视频监控模块;35、报警模块;4、控制器;5、驱动装置;51、传动齿轮;52、链条;53、伺服电机;54、驱动齿轮;6、电磁锁。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一种自动化银行防尾随门,参照图1,其包括墙体1、贯穿墙体1的通道口11、与墙体1通过转轴12转动连接的V型门体2以及设置在通道口11内壁仅供一人容纳的站立空间3,V型门体2与转轴12之间一体成型,V型门体2用于密封通道口11,站立空间3位于通道口11内壁远离V型门体2与墙体1连接处的一侧;V型门体2包括靠近室外的外门21和靠近室内的内门22。参照图1和图2,还包括设置在墙体1内的控制器4,控制器4为单片机,墙体1位于室外的一侧设置有与控制器4相耦接的第一人体感应器13,第一人体感应器13的输出端与控制器4相连接;站立空间3内设置有用于对人员信息进行识别的第二人体感应器31和识别装置32,识别装置32包括人脸识别模块321和密码输入模块322,第二人体感应器31和识别装置32的输出端均与控制器4相耦接。参照图1和图2,墙体1内壁上设置有控制V型门体2转动的驱动装置5,驱动装置5包括键连接在转轴12外侧壁上的传动齿轮51、与传动齿轮51相互啮合的链条52、栓固在墙体1内壁的伺服电机53以及键连接在伺服电机53转轴上并与链条52相互啮合的驱动齿轮54,伺服电机53的输入端与控制器4相连接;通道口11内壁对称设置有对外门21或内门22进行固定的电磁锁6,电磁锁6的输入端与控制器4相连接。参照图1和图2,站立空间3内还设置有与控制器4相连接的语音提示模块33,语音提示模块33用于提示工作人员识别成功以及提示人员移动至内门22与外门21之间并随V型门体2一同移动至室内;站立空间3内还设置有与控制器4相连接的视频监控模块34,视频监控模块34为摄像头,利用视频监控模块34将站立空间3内的实施情况传送至总监控中心;站立空间3内还设置有与控制器4相连接的报警模块35,报警模块35为声光报警器,报警模块35用于出现违规操作、验证不成功等非正常操作室发出警示。工作原理如下:当工作人员需要通过通道口11进入室内时,位于室外的第一人体感应器13感应到人员并向控制器4发出信号,控制器4向电磁锁6和驱动装置5发出回馈信号,电磁锁6收缩,驱动装置5控制V型门体2向室内方向转动,当外门21与墙体1远离室外的一侧相齐平时,驱动装置5停止工作同时电磁锁6工作对外门21锁止;此时工作人员可以进入站立空间3内,当第二人体感应器31识别到人员并向控制器4发出信号,控制器4再次向电磁锁6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化银行防尾随门,包括墙体(1)、贯穿墙体(1)的通道口(11)、与墙体(1)通过转轴(12)转动连接用于密封通道口(11)的V型门体(2)以及设置在通道口(11)内壁仅供一人容纳的站立空间(3),所述站立空间(3)位于通道口(11)内壁远离V型门体(2)与墙体(1)连接处的一侧;所述V型门体(2)包括靠近室外的外门(21)和靠近室内的内门(2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器(4),所述墙体(1)位于室外的一侧设置有与控制器(4)相耦接的第一人体感应器(13),所述站立空间(3)内设置有用于对人员信息进行识别的第二人体感应器(31)和识别装置(32),所述第二人体感应器(31)和识别装置(32)均与控制器(4)相耦接;所述墙体(1)内壁上设置有控制V型门体(2)转动的驱动装置(5),所述驱动装置(5)包括固定套接在转轴(12)外侧壁上的传动齿轮(51)、与传动齿轮(51)相互啮合的链条(52)、位于墙体(1)内壁的伺服电机(53)以及固定设置在伺服电机(53)转轴(12)上并与链条(52)相互啮合的驱动齿轮(54),所述伺服电机(53)受控于控制器(4);所述通道口(11)内壁设置有对V型门体(2)进行固定的电磁锁(6),所述电磁锁(6)受控于控制器(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化银行防尾随门,包括墙体(1)、贯穿墙体(1)的通道口(11)、与墙体(1)通过转轴(12)转动连接用于密封通道口(11)的V型门体(2)以及设置在通道口(11)内壁仅供一人容纳的站立空间(3),所述站立空间(3)位于通道口(11)内壁远离V型门体(2)与墙体(1)连接处的一侧;所述V型门体(2)包括靠近室外的外门(21)和靠近室内的内门(2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器(4),所述墙体(1)位于室外的一侧设置有与控制器(4)相耦接的第一人体感应器(13),所述站立空间(3)内设置有用于对人员信息进行识别的第二人体感应器(31)和识别装置(32),所述第二人体感应器(31)和识别装置(32)均与控制器(4)相耦接;所述墙体(1)内壁上设置有控制V型门体(2)转动的驱动装置(5),所述驱动装置(5)包括固定套接在转轴(12)外侧壁上的传动齿轮(51)、与传动齿轮(51)相互啮合的链条(52)、位于墙体(1)内壁的伺服电机(53)以及固定设置在伺服电机(53)转轴(12)上并与链条(52)相互啮合的驱动齿轮(54),所述伺服电机(53)受控于控制器(4);所述通道口(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来明王来福岳勇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市伟丰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