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方柱预制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0448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31 23: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建筑方柱预制件,它包括有由混凝土制作形成的方柱,方柱中心处设有上下贯穿的定位孔,定位孔内活动插装有插柱,插柱底部逐渐收缩形成上大下小的梯形,插柱中心处固定有一条定位棒,定位棒底部穿过插柱形成导向端,定位棒顶部与插柱顶部齐平,定位棒顶部中心处设有下凹形成的连接槽,连接槽内设有内螺纹。采用本方案后的结构合理、使用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方柱预制件
本技术涉及建筑
,尤其是指一种建筑方柱预制件。
技术介绍
现有的建筑方柱预制件都是实心结构,其长度均为4m,这种方式碰到高度大于4m的楼层时,两个立柱层叠时不易定位,容易造成偏移,影响建筑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使用效果好的建筑方柱预制件。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建筑方柱预制件,它包括有由混凝土制作形成的方柱,方柱中心处设有上下贯穿的定位孔,定位孔内活动插装有插柱,插柱底部逐渐收缩形成上大下小的梯形,插柱中心处固定有一条定位棒,定位棒底部穿过插柱形成导向端,定位棒顶部与插柱顶部齐平,定位棒顶部中心处设有下凹形成的连接槽,连接槽内设有内螺纹。所述的插柱采用混凝土制作形成,定位棒固定在插柱内。所述的定位棒采用金属棒制成,定位棒底部削尖形成导向端。所述的方柱为依次层叠的多条,方柱高度为1-4m。本技术在采用上述方案后,在地基上设下凹的定位槽,根据立柱的高度选择相应的方柱,将方柱的定位孔对准定位槽竖立,将插柱由上向下插入定位孔,插入后定位棒底部位于地基的定位槽内,然后将楼板预制件压在立柱顶部,定位螺杆由楼板的固定孔向下与连接槽啮合,插柱与楼面高度相同,方柱为多个层叠时,先层叠方柱,再插入插柱,从而实现方柱定位固定,采用本方案后的结构合理、使用效果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定位棒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所有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为:参见附图1和附图2,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建筑方柱预制件包括有由混凝土制作形成的方柱1,柱1为依次层叠的多条,方柱1高度为1-4m,方柱1中心处设有上下贯穿的定位孔2,定位孔2内活动插装有插柱3,插柱3底部逐渐收缩形成上大下小的梯形,插柱3中心处固定有一条定位棒4,定位棒4底部穿过插柱3形成导向端,定位棒4顶部与插柱3顶部齐平,插柱3采用混凝土制作形成,定位棒4固定在插柱3内,定位棒4采用金属棒制成,定位棒4底部削尖形成导向端,定位棒4顶部中心处设有下凹形成的连接槽5,连接槽5内设有内螺纹。本实施例在地基上设下凹的定位槽,根据立柱的高度选择相应的方柱,将方柱的定位孔对准定位槽竖立,将插柱由上向下插入定位孔,插入后定位棒底部位于地基的定位槽内,然后将楼板预制件压在立柱顶部,定位螺杆由楼板的固定孔向下与连接槽啮合,插柱与楼面高度相同,方柱为多个层叠时,先层叠方柱,再插入插柱,从而实现方柱定位固定,采用本实施例后的结构合理、使用效果好。以上所述之实施例只为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并非以此限制本技术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技术之形状、原理所作的变化,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方柱预制件,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有由混凝土制作形成的方柱(1),方柱(1)中心处设有上下贯穿的定位孔(2),定位孔(2)内活动插装有插柱(3),插柱(3)底部逐渐收缩形成上大下小的梯形,插柱(3)中心处固定有一条定位棒(4),定位棒(4)底部穿过插柱(3)形成导向端,定位棒(4)顶部与插柱(3)顶部齐平,定位棒(4)顶部中心处设有下凹形成的连接槽(5),连接槽(5)内设有内螺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方柱预制件,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有由混凝土制作形成的方柱(1),方柱(1)中心处设有上下贯穿的定位孔(2),定位孔(2)内活动插装有插柱(3),插柱(3)底部逐渐收缩形成上大下小的梯形,插柱(3)中心处固定有一条定位棒(4),定位棒(4)底部穿过插柱(3)形成导向端,定位棒(4)顶部与插柱(3)顶部齐平,定位棒(4)顶部中心处设有下凹形成的连接槽(5),连接槽(5)内设有内螺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泓郭魁
申请(专利权)人:泰思克科技安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