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柳英专利>正文

双向叠合楼板、板缝构造以及与梁或墙的连接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04428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31 23: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双向叠合楼板,包括顶侧的现浇层和底侧的预制底板,预制底板的纵向预埋有纵向底筋、横向预埋有横向底筋,预制底板的中部位置预埋有至少两组桁架筋,桁架筋的顶部锚固于现浇层中;横向底筋不露出于预制底板的板侧,预制底板的纵向两侧均开设有凹槽,凹槽在竖向不贯通预制底板,凹槽内露出有至少一根横向底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双向叠合楼板的板缝构造,包括纵向两边相邻密拼放置的两块预制底板,预制底板的纵向两侧均开设有多个成列的凹槽,凹槽内露出至少一根横向底筋;相邻密拼放置的两块预制底板的凹槽相对设置,还有搭接筋,搭接筋两端分别置于两块预制底板凹槽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双向叠合楼板与梁或墙的连接构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向叠合楼板、板缝构造以及与梁或墙的连接构造
本技术属于装配式建筑
,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双向叠合楼板、板缝构造及与梁或墙的连接构造。
技术介绍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中对于双向叠合楼板的拼缝的规定有两种。一种是整体式拼缝:也即预制底板的横向底筋从侧面伸出,两个预制板之间设置有至少不小于200mm的后浇带,使两个预制板侧面的伸出横向底筋锚入现浇带。完成现浇后该板侧构造可传递弯矩,楼板可按双向楼板计算。但由于楼板的板侧要伸出横向底筋,生产时需要在侧模上开槽,生产成本较高且生产操作不方便。而且在现场施工时,由于两个预制底板之间需要预留现浇带,需要在现浇带的底侧支设底模,增加现场施工的支模量,降低了施工效率。另一种是分离式拼缝:也即预制底板内的横向底筋不伸出,两个预制底板之间相邻密拼放置,现场施工时在两个预制底板的拼缝顶侧放置横跨拼缝的附加钢筋,然后浇筑预制底板顶侧的现浇层混凝土,将两个预制底板连接成一个整体。由于两个预制底板相邻密拼放置,因此拼缝底部无需支设底模。需要在拼缝顶侧放置数量较多的钢筋,增加现场施工的钢筋绑扎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向叠合楼板,包括顶侧的现浇层和底侧的预制底板,所述预制底板的纵向预埋有纵向底筋、横向预埋有横向底筋,所述预制底板的中部位置预埋有至少两组桁架筋,所述桁架筋的顶部锚固于所述现浇层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底筋不露出于所述预制底板的板侧,所述预制底板的纵向两侧均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在竖向不贯通所述预制底板,所述凹槽内露出有至少一根所述横向底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向叠合楼板,包括顶侧的现浇层和底侧的预制底板,所述预制底板的纵向预埋有纵向底筋、横向预埋有横向底筋,所述预制底板的中部位置预埋有至少两组桁架筋,所述桁架筋的顶部锚固于所述现浇层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底筋不露出于所述预制底板的板侧,所述预制底板的纵向两侧均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在竖向不贯通所述预制底板,所述凹槽内露出有至少一根所述横向底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叠合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底筋的两端分别伸出于所述预制底板的两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向叠合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底筋的至少一端平直的伸出于所述预制底板的端部,或者所述纵向底筋的至少一端向上弯折的伸出于所述预制底板。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双向叠合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为所述预制底板纵向侧的通槽,所述横向底筋的端部露出于所述通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向叠合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底筋为预应力筋。


6.一种双向叠合楼板的板缝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纵向两边相邻密拼放置的两块预制底板,所述预制底板的纵向预埋有纵向底筋、横向预埋有横向底筋,所述横向底筋不露出于所述预制底板的板侧,所述预制底板的纵向两侧均开设有多个成列的凹槽,所述凹槽在竖向不贯通所述预制底板,所述凹槽内露出有至少一根所述横向底筋;相邻密拼放置的两块预制底板的凹槽相对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彬刘柳英
申请(专利权)人:刘柳英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