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扬州大学专利>正文

叠梁式生态取水闸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03984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31 23: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水工建筑物,具体涉及一种叠梁式生态取水闸门。包括从上往下依次设置的若干子闸门,其特征是,每个子闸门内部均设有过滤系统,每个子闸门的上游侧均设有进口卷帘门,每个子闸门的下游侧均铰接有轻质挡板,每个子闸门的进口卷帘门、轻质挡板分别作为相应过滤系统的进、出口。该装置结构能准确、及时地自动调节闸门的开度,随着上游水位的升降,闸门能逐渐、准确、及时开启和关闭,完成挡水和取表层水,解决了目前广泛使用的提升式闸门只能引取水源底层水的问题,引出的水泥沙含量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叠梁式生态取水闸门
本技术涉及水工建筑物,具体涉及一种叠梁式生态取水闸门。
技术介绍
水闸作为一种目前最为广泛使用的取水建筑物,已经在广大水利工程中得到了充分的使用,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特别是在水利工程中,是任何建筑物无法替代的重要水利设施,水闸的类型多种多样,当前水闸的建设,正向形式多样化、结构轻型化、施工装配化、操作自动化和远动化方向发展。当从天然河道直接取水时,为保证能引进需要的流量和尽量减少泥沙进入引水渠道,防止推移泥沙被挟带入渠,在满足正常引水要求的前提下,通常在进水闸前常设冲沙闸,即使这样也常常引入大量泥沙。再者,目前基本上所有的引水闸大都采用提升式闸门,引入的水是水源深层部位的水,其泥沙含量最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就是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叠梁式生态取水闸门装置,可使闸门引水时只引取水源表层的水,该结构能很好的解决上述问题,经过过滤系统再将水排入下游,极大的减少了下游的污物和泥沙含量。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叠梁式生态取水闸门,包括从上往下依次设置的若干子闸门,其特征是,每个子闸门内部均设有过滤系统,每个子闸门的上游侧均设有进口卷帘门,每个子闸门的下游侧均铰接有轻质挡板,每个子闸门的进口卷帘门、轻质挡板分别作为相应过滤系统的进、出口。优选的,最上层的子闸门通过绳索连接横梁处的启闭机。优选的,每个子闸门处分别设有控制系统及水位感应片,所述水位感应片与控制系统信号连接,所述控制系统控制进口卷帘门的启闭。优选的,每个上层子闸门的底部均设有回形构件,该回形构件底部延伸至下层子闸门处;每个下层子闸门的上部均设有可伸出闸门外的电动伸缩杆,该电动伸缩杆伸出闸门外,并位于上一层子闸门回形构件的弯钩内,所述电动伸缩杆与控制系统连接,由控制系统控制其伸缩。优选的,所述轻质挡板通过电动转轴铰接于过滤系统出口处,该电动转轴与控制系统相连。优选的,所述回形构件的延伸长度大于电动伸缩杆至所在子闸门顶部的距离。本技术在使用时,当水位达到水位感应片的设定值时,控制系统开启同层的进口卷帘门、控制同层的电力控制转轴打开轻质挡板,关闭下层的所有进口卷帘门,由进口卷帘门进水,经过过滤系统将水净化,将水排入下游。该装置结构能准确、及时地自动调节闸门的开度,随着上游水位的升降,闸门能逐渐、准确、及时开启和关闭,完成挡水和取表层水,解决了目前广泛使用的提升式闸门只能引取水源底层水的问题,引出的水泥沙含量小。本技术的叠梁式取水闸门,具有以下优点:(1)闸门引水时只引取水源表层的水,解决了目前广泛使用的提升式闸门只能引取水源底层水的问题,引出的水泥沙含量小。(2)能准确定量取水,通过卷扬机控制,可保证闸门顶到水源水面之间的垂直高差,保证一定的堰上水头,保证引取水量大小,且闸内设置过滤系统,极大地减少了下游的漂浮物和泥沙含量。(3)该闸门设计原理独特,无论在技术上,还是使用性能等方面,均产生了质的飞跃。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布置上游一侧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整体布置下游一侧的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整体布置的侧视图;图4为本技术整体布置的俯视图;图5为本技术闸门内部剖视图;图6为本技术中闸门低水位的侧视图;图7位本技术中闸门中水位的侧视图;图8为本技术中闸门高水位的侧视图;图9为本技术中子闸门A检修的主视图;图10为本技术中子闸门B检修的主视图;图11为本技术中子闸门C检修的主视图;图12为本技术中闸门行洪冲淤的主视图;其中,1—子闸门A1,2—子闸门B2,3—子闸门C3,4—止水(包括止水41、止水42、止水43),5—回形构件(包括回形构件51、52、53、54、55、56、57、58),6—伸缩杆(包括伸缩杆61、62、63、64、65、66、67、68),7—控制系统(包括控制系统71、72、73),8—进口卷帘门(包括卷帘门81、82、83),9—水位感应片(包括水位感应片91、92、93),10—吊孔,11—启闭机,12—底板,13—闸墩,14—轻质挡板(包括轻质挡板141、142、143),15—电力控制转轴(电动转轴,包括转轴151、152、153),16—过滤系统(包括过滤系统161、162、163),17—卡槽,18—水面线。具体实施方式如图所示,本技术中设置三个子闸门,分别是子闸门A、子闸门B2、子闸门C3。最上层的子闸门A1连接启闭机11,子闸门B2位于子闸门A1正下方、子闸门C3正上方,子闸门C3位于最底部,与底板12紧靠。止水4分别设置于闸门1与闸门2之间(止水41)、闸门2与闸门3之间(止水42)、闸门3与底板12之间(止水43)。回形构件5包括51、52、55、56、53、54、57、58,回形构件51、52、55、56上部焊接在子闸门A1上,下部贴靠在子闸门B2上;回形构件53、54、57、58上部焊接在子闸门B2上,下部贴靠在子闸门C3上。所述刚性伸缩杆6(电动伸缩杆61、62、63、64、65、66、67、68)设置在回形构件5下部的中央,伸缩杆6可由控制系统7控制其伸出与缩进,且缩进不妨碍回形构件5的移动,伸出时伸出的长度大于回形构件5的厚度。控制系统7包括控制系统71、72、73分别布置在闸门1、2、3顶部,可控制伸缩杆6的伸出与缩进与进口卷帘门8的开启与关闭,也可控制电力控制转轴打开轻质挡板。进口卷帘门81、82、83分别布置在控制系统71、72、73下部;所述水位感应片9包括水位感应片91、92、93,分别设置与卷帘门81、82、83底部的一侧,水位值达到水位感应片设定的水位值时,控制系统控制开启同层的进口卷帘门,关闭下层的所有进口卷帘门8,并控制同层的电力控制转轴打开轻质挡板。吊孔10布置在闸门1上且连接着启闭机11,电力控制转轴15(电动转轴)与轻质钢板14连接。所述过滤系统16布置在闸门内部,由进口卷帘门8进水,经过过滤系统16将水流净化,将水排入下游。在过滤系统16需要检修时,电力控制转轴15将轻质钢板14转动到水平状态,再用机械设备将过滤系统16拉出来进行更换检修。如图6所示,当闸门3同层的水位感应片93感应到设定水位值时,控制系统73开启进口卷帘门83、控制同层的电力控制转轴打开轻质挡板,使得上游水流进入闸门3内,经过过滤系统16,将水排入下游。如图7所示,当闸门2同层的水位感应片92感应到设定水位值时,控制系统73关闭闸门3的进口卷帘门83,控制电力控制转轴使轻质挡板转动在卡槽里。控制系统开启闸门2的进口卷帘门82、控制同层的电力控制转轴打开轻质挡板,使得上游水流进入闸门2内,经过过滤系统16,将水排入下游。如图8所示,当闸门1同层的水位感应片91感应到设定水位值时,控制系统72关闭闸门2的进口卷帘门82、控制电力控制转轴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叠梁式生态取水闸门,包括从上往下依次设置的若干子闸门,其特征是,每个子闸门内部均设有过滤系统,每个子闸门的上游侧均设有进口卷帘门,每个子闸门的下游侧均铰接有轻质挡板,每个子闸门的进口卷帘门、轻质挡板分别作为相应过滤系统的进、出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叠梁式生态取水闸门,包括从上往下依次设置的若干子闸门,其特征是,每个子闸门内部均设有过滤系统,每个子闸门的上游侧均设有进口卷帘门,每个子闸门的下游侧均铰接有轻质挡板,每个子闸门的进口卷帘门、轻质挡板分别作为相应过滤系统的进、出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梁式生态取水闸门,其特征是,最上层的子闸门通过绳索连接横梁处的启闭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梁式生态取水闸门,其特征是,每个子闸门处分别设有控制系统及水位感应片,所述水位感应片与控制系统信号连接,所述控制系统控制进口卷帘门的启闭。


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波江飞龙许仁义侯会静李占超周秉南吕和品徐文涛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