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载输送带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输送带,属汽车零部件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车载输送带结构。
技术介绍
在现有的输送带式自卸车中,货物通常是直接承载在输送带胶皮上的,也即承载在链条上的。在进行自卸车卸货的过程中,通常是依靠自卸车车厢底部的链条来带动输送带胶皮将货物从车厢中倾斜出,而在卸货的过程中,货物的重量几乎全部压载在链条上,使得链条承受着较大的载荷,在链条滚动的过程中,会使链条与链条导轨之间产生较大的滚动摩擦阻力,长此以往下去,链条会产生严重磨损,进而降低其使用寿命;其次,在链条承受着较大的载荷时,链条与链条导轨之间会产生较大的滑动摩擦阻力,进而会需要更大的动力去驱动链条运动以满足卸货的要求。另外,制作不同型号的自卸车型所需的链条型号也不同,当采用不同型号的链条时,其链条轴承到其对应承载面的距离也会随之变化,为了适应这种变化,常规的做法是采取改变轴承支承板(即为链条提供承载面的支承办)的高度,但这会导致相应配套的零部件型号增多,造成生产成本的增加。针对上述问题,本申请人之前已经提供了一种改进方案,即通过设置可调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载输送带结构,包含一个输送带(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输送带(1)一端穿设有一个第一输送带导向装置(2),在所述输送带(1)另一端穿设有一个第二输送带导向装置(3);所述第一输送带导向装置(2)及第二输送带导向装置(3)分别与所述输送带(1)两端的内侧面相压紧贴合,并用于张紧、牵引所述输送带(1)前进,使得输送带(1)与输送带(1)所对应的输送链横梁(9)在输送带(1)两端运转的线速度一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载输送带结构,包含一个输送带(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输送带(1)一端穿设有一个第一输送带导向装置(2),在所述输送带(1)另一端穿设有一个第二输送带导向装置(3);所述第一输送带导向装置(2)及第二输送带导向装置(3)分别与所述输送带(1)两端的内侧面相压紧贴合,并用于张紧、牵引所述输送带(1)前进,使得输送带(1)与输送带(1)所对应的输送链横梁(9)在输送带(1)两端运转的线速度一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输送带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输送带(1)穿设有第一输送带导向装置(2)的一端还设有一个第三输送带导向装置(4)及一个输送带张紧装置(5),所述第三输送带导向装置(4)支承在所述输送带(1)下部的外侧、并与所述输送带(1)下部的外侧面相压紧贴合,所述输送带张紧装置(5)支承在所述输送带(1)下部的内侧、并与输送带(1)下部的内侧面相压紧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载输送带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含设置在所述输送带(1)内侧的两条平行相对的输送链(6)、两个平行相对的主动链轮(7)、两个平行相对的从动链轮(8)、若干根平行相对的输送链横梁(9)及若干根平行相对的折制C形轨道(10);
所述的两个平行相对的主动链轮(7)通过一个主动链轮托辊相连,并设置在所述的两条平行相对的输送链(6)一端,且每个所述主动链轮(7)对应穿设在一条所述输送链(6)中,并对应与所述输送链(6)相啮合连接;
所述的两个平行相对的从动链轮(8)通过一个从动链轮托辊相连,并设置在所述的两条平行相对的输送链(6)另一端,且每个所述从动链轮(8)对应穿设在一条所述输送链(6)中,并对应与所述输送链(6)相啮合连接;
所述的若干根平行相对的输送链横梁(9)均设置在所述的两条平行相对的输送链(6)之间,且每个输送链横梁(9)的两端均对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桥,谢周平,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汇龙专用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