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盖膜包装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01235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31 23: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盖膜包装盒,包括盒体和边沿与所述盒体口沿可撕离连接的盖膜,所述盒体口沿的撕离口侧设置有一体成型连接的保护部,所述盖膜与所述撕离口侧对应的部位具有外延的施力部,所述施力部覆盖在所述保护部上且与所述保护部之间连接,所述保护部连接侧的两端以及所述撕离口侧的两端均为圆角,以使两端处形成缺口。在设置倒圆角后,会在保护部两端形成缺口,因为缺口的存在,根据应力原理,使得掰断保护部与盒体之间的连接非常方便。且该盖膜包装盒能够有效地解决保护部施离下来容易伤害人体以及包装物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盖膜包装盒
本技术涉及包装品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盖膜包装盒。
技术介绍
目前的一侧物品,如安全套等,均采用盖膜包装盒进行封装。盖膜包装盒主要包括盒体和密封在盒体口沿上的盖膜。盖膜与盒体之间可撕离连接,目前为了方便撕离,一般盖膜上会设置有施力部,同时为了更好的保护盖膜的施力部,同时在盒体上会设置有保护部,保护部与盒体硬连接,施力部附着在保护部上,以避免施力部随意晃动。为了保证连接强度,所以保护部在掰断后,两端一般呈尖角型,这种结构,在使用中,存在误伤使用人员的可能,甚至会刺破被包装物品。综上所述,如何有效地解决保护部施离下来容易伤害人体以及包装物的问题,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盖膜包装盒,该盖膜包装盒可以有效地解决保护部施离下来容易伤害人体以及包装物的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盖膜包装盒,包括盒体和边沿与所述盒体口沿可撕离连接的盖膜,所述盒体口沿的撕离口侧设置有一体成型连接的保护部,所述盖膜与所述撕离口侧对应的部位具有外延的施力部,所述施力部覆盖在所述保护部上且与所述保护部之间连接,所述保护部连接侧的两端以及所述撕离口侧的两端均为圆角,以使两端处形成缺口。根据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知道,在应用该盖膜包装盒时,在使用时,掰断保护部与盒体撕离口侧之间的连接,掰断分离的一侧,因为两端均是圆角,所以对人体和被包装物品均是一种保护,掰断保护部进而使得可以对施力部施力,以将盖膜撕离。而且,在设置倒圆角后,会在保护部两端形成缺口,因为缺口的存在,根据应力原理,使得掰断保护部与盒体之间的连接,非常方便。综上所述,该盖膜包装盒能够有效地解决保护部施离下来容易伤害人体以及包装物的问题。优选地,所述保护部的连接侧端部相连的侧边与所述撕离口侧对应端部相连的侧边位于同一条直线。优选地,从所述撕离口侧向中部方向,所述盖膜与所述盒体口沿之间的可撕离连接强度逐渐增强。优选地,从所述保护部的连接侧至另一侧,所述施力部与所述保护部之间的可撕离连接强度逐渐增强。优选地,所述盖膜与所述盒体的口沿之间粘连。优选地,所述保护部与所述盒体之间通过弱连接缝一体成型连接。优选地,在远离所述盖膜的一侧,所述保护部与所述盒体之间形成切缝。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盖膜包装盒背面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盖膜包装盒正面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标记如下:盒体1、盖膜2、保护部3、撕离口侧4、连接侧5、弱连接缝6。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盖膜包装盒,以有效地解决保护部施离下来容易伤害人体以及包装物的问题。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图2,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盖膜包装盒背面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盖膜包装盒正面的结构示意图。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盖膜包装盒,具体的盖膜包装盒包括盒体1、盖膜2和保护部3。本申请中的盖膜包装盒可以是用来作为储放安全套,即该盖膜包装盒可以是安全套盖膜盒。盒体1包括容纳部和口沿连接部,其中容纳部用于容纳所需要储放的物品,比如用于储放安全套,容纳部可以是薄壳状机构,整体可以呈圆柱形或棱柱形,即内部形成圆形容腔或方形容腔。其中口沿连接部呈环状,内边沿与容纳部的口端衔接。其中盖膜2的边沿与盒体1口沿可撕离连接,以通过盖膜2覆盖密封盒体1口沿上,一般需要形成密封连接。其中盖膜2与盒体1的口沿之间可撕离连接,以使得需要打开时,该盖膜2可以撕离开来。其中可撕离连接,可以是一种粘连连接,也可以是一种熔接连接,如热压连接,具体的,以能够起到密封以及可撕离为准。具体的盖膜2的材质等要求均可以参考现有技术。为了方便描述,其中盖膜2撕离时,需要从一侧预先施离,相比其它地方,一般这一侧连接强度若和/或盖膜2强度大,以保证盖膜2顺畅施离,则此侧边沿称之为撕离口侧4。该盒体1口沿的撕离口侧4设置有一体成型的保护部3,盖膜2与撕离口侧4对应的部位具有外延的施力部,施力部覆盖在保护部3上且与保护部3之间连接。在操作时,掰断保护部3与盒体1之间的连接,此时可以使保护部3与施力部脱离连接,然后捏着施力部撕开撕离口,以撕离盖膜2,当然也可以不撕开保护部3与施力部之间的连接,以直接捏着保护部3和施力部,以撕开盖膜2。其中保护部3的两端以及撕离口侧4的两端均为圆角,以使两端处形成缺口。其中保护部3的连接侧5,即指的是与撕离口侧4相连的一侧,该连接侧5和撕离口侧4两侧并非尖角,而是圆角,设置为圆角,以使得保护使用人员,以避免误伤人体,同时保护被包装物,以避免被包装物损坏。因为两端均形成倒圆角,所以两端边沿相背离延伸,以使得形成缺口,且近似V型,需要说明的是,连接侧5边沿的圆角与撕离口侧4边沿的圆角,相靠近的一端可以重合,也可以错开。根据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知道,在应用该盖膜包装盒时,在使用时,掰断保护部3与盒体1的撕离口侧4之间的连接,掰断分离的一侧,因为两端均是圆角,所以对人体和被包装物品均是一种保护,掰断保护部3进而使得可以对施力部施力,以将盖膜2撕离。而且,在设置倒圆角后,会在保护部3两端形成缺口,因为缺口的存在,根据应力原理,使得掰断保护部3与盒体1之间的连接,非常方便容易。综上所述,该盖膜包装盒能够有效地解决保护部3施离下来容易伤害人体以及包装物的问题。在实际操作中,其中盖膜2的边沿一般是连续外张的,以避免出现边沿内凹的问题,进而保证盖膜2的强度,所以盖膜2上一般会存在少量部分覆盖在缺口上,以保证连续外张。进一步的,为了方便盖膜2外张,此处优选保护部3的连接侧5端部相连的侧边与撕离口侧4对应端部相连的侧边位于同一条直线,即整体上来看,保护部3位于连接侧5两端的侧边,与位于撕离口侧4两侧的侧边形成一条直线。进一步的,为了方便将盖膜2从盒体1的口沿之间撕离下来,可以将盖膜2对应部分加强,以增加强度。但是这种设置成本比较高,基于此,可以使从所述撕离口侧4向中部方向,盖膜2与盒体1口沿之间的可撕离连接强度逐渐增强,具体的实现方式,如可撕离连接是粘连,可以使撕离口侧4的粘料层变薄,以降低粘结力,如可撕离连接是压熔连接,可以使对撕离口侧4施加压力的压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盖膜包装盒,包括盒体和边沿与所述盒体口沿可撕离连接的盖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口沿的撕离口侧设置有一体成型连接的保护部,所述盖膜与所述撕离口侧对应的部位具有外延的施力部,所述施力部覆盖在所述保护部上且与所述保护部之间连接,所述保护部连接侧的两端以及所述撕离口侧的两端均为圆角,以使两端处形成缺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盖膜包装盒,包括盒体和边沿与所述盒体口沿可撕离连接的盖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口沿的撕离口侧设置有一体成型连接的保护部,所述盖膜与所述撕离口侧对应的部位具有外延的施力部,所述施力部覆盖在所述保护部上且与所述保护部之间连接,所述保护部连接侧的两端以及所述撕离口侧的两端均为圆角,以使两端处形成缺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膜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部的连接侧端部相连的侧边与所述撕离口侧对应端部相连的侧边位于同一条直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盖膜包装盒,其特征在于,从所述撕离口侧向中部方向,所述盖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川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大象和他的朋友们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