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用油充氮保鲜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10077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31 23: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食用油充氮保鲜装置,涉及充氮保鲜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充氮技术的使用不便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输送机、液压缸一、液压缸二和氮气装置,输送机内设置有活动板和与食用油瓶相匹配的瓶孔,输送机下设置有置物柜,置物柜内连接有液压缸一,液压缸一的缸筒与置物柜连接,液压缸一的活塞杆穿过输送机底部与输送机内的活动板连接,输送机一侧设置有支架一和支架二,支架一上设置有液压缸二和光电开关一,液压缸二的活塞杆下设置有充氮嘴,充氮嘴与氮气装置之间设置有充氮管,充氮管上设置有空气泵,支架二上设置有压盖机构和光电开关二,输送机两端分别设置有支撑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以及保鲜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食用油充氮保鲜装置
本技术涉及保鲜充氮
,更具体的是涉及一种食用油充氮保鲜装置,用于对食用油进行保鲜而加入氮气的充氮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食用油的要求以及需求越来越大,促使食用油加工业得到迅速发展;为了保证食用油的新鲜度以及食用油在保质期内不变质,加工食用油都是经过保鲜处理后才进入市场的。为了解决食用油使用过程中容易氧化酸败的问题,传统的方法是添加抗氧化剂、防腐剂等,由于消费者健康安全意识的加强,越来越意识到合成食品添加剂的毒副作用;针对上述缺陷,现有技术中也出现了很多用于食用油的保鲜装置,如专利号为ZL201120576276.6,专利技术名称为一种反复开封液体食品的保鲜装置的技术;专利号为ZL200710027994.6,专利技术名称为具有保鲜作用的食用油包装瓶的技术;然而这些技术的缺陷是,必须对传统的食用油包装瓶、包装桶的结构进行改造,使用不方便,不符合消费者的使用习惯。因此,如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成了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努力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现有充氮技术的使用不便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食用油充氮保鲜装置。本技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食用油充氮保鲜装置,包括输送机、液压缸一、液压缸二和氮气装置,输送机内设置有活动板和与食用油瓶相匹配的瓶孔,输送机下固定设置有置物柜,置物柜内连接有液压缸一,液压缸一的缸筒与置物柜连接,液压缸一的活塞杆穿过输送机底部与输送机内的活动板连接,输送机一侧设置有支架一和支架二,支架一上设置有液压缸二和光电开关一,液压缸二的活塞杆下设置有充氮嘴,充氮嘴与氮气装置之间设置有充氮管,充氮管上设置有空气泵,支架二上设置有压盖机构和光电开关二,输送机两端分别设置有支撑柱,支撑柱位于输送机下端。进一步地,支架一与支架二大小、形状相同,支架一与支架二均由横臂部分与竖立部分组成,支架一的横臂部分的左侧设置有光电开关一,液压缸二设置在横臂部分的下端。进一步地,压盖机构包括电机和压盖器,支架二的竖立部分的左侧设置有光电开关二,支架二的横臂部分下端设置有电机箱,电机设置在电机箱内,电机的转轴上设置有转杆,转杆下固定连接有压盖器。进一步地,充氮嘴与液压缸二铰接,充氮嘴为圆柱空心结构,充氮嘴的直径小于食用油瓶口的直径,充氮嘴靠近液压缸二的一端为封口结构,充氮嘴远离液压缸二一端为开口结构,充氮管与充氮嘴相接通。进一步地,充氮嘴与液压缸二铰接,充氮嘴为圆柱空心结构,充氮嘴的直径小于食用油瓶口的直径,充氮嘴靠近液压缸二的一端为封口结构,充氮嘴远离液压缸二一端为开口结构,充氮管与充氮嘴相接通。进一步地,活动板与输送机滑动连接,活动板的与压盖器正下方。工作原理:使用本装置时,将食用油放在瓶孔上,通过输送机的输送向右移动,在食用油在对应光电开关一的位置时,光电开关一检测到有物体进入感应区域后,光电开关一将信息反馈给液压缸二和输送机,输送机停止输送,食用油瓶的瓶口对应充氮嘴,液压缸二的活塞杆向下带动充氮嘴插入食用油瓶口,打开空气泵开关,氮气装置里的氮气通过空气泵进入充氮管、充氮嘴最后进入食用油瓶内,将瓶内的氧气挤出后,液压缸二的活塞杆收回,关掉空气泵,将瓶盖置于食用油瓶口上,输送机继续输送,到食用油进入光电开关二时,光电开关二将信息反馈给压盖机构和输送机,此时液压缸一的活塞杆向上推动活动板,使食用油升高一定高度,电机开始运作,通过电机的高速旋转将瓶盖拧紧后,及完成充氮工作。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光电开关一和光电开关二的设置,使食用油在输送带上自动完成了充氮工作和压盖工作,使操作人员使用更加方便。2、输送带上设置的活动板与液压缸一,使在压盖工作中让食用油瓶盖能拧的更紧。3、充氮嘴的直径小于食用油瓶口的直径,在充氮作业中,充进氮气将氧气从边缘的出口中挤压出去,同时氮气不会很快泄漏出去。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输送机的剖面图。附图标记:1-支撑柱,2-输送机,3-空气泵,4-充氮管,5-充氮嘴,6-液压缸二,7-光电开关一,8-支架一,9-光电开关二,10-支架二,11-电机箱,12-电机,13-转杆,14-压盖器,15-液压缸一,16-置物柜,17-充氮装置,18-活动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上”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实施例1如图1到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食用油充氮保鲜装置,包括输送机2、液压缸一15、液压缸二6和氮气装置17,输送机2内设置有活动板18和与食用油瓶相匹配的瓶孔,输送机2下固定设置有置物柜16,置物柜16内连接有液压缸一15,液压缸一15的缸筒与置物柜16连接,液压缸一15的活塞杆穿过输送机2底部与输送机2内的活动板18连接,输送机2一侧设置有支架一8和支架二10,支架一8上设置有液压缸二6和光电开关一7,液压缸二6的活塞杆下设置有充氮嘴5,充氮嘴5与氮气装置17之间设置有充氮管4,充氮管4上设置有空气泵3,支架二10上设置有压盖机构和光电开关二9,输送机2两端分别设置有支撑柱1,支撑柱1位于输送机2下端。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做进一步的优化,本装置的工作原理;使用本装置时,将食用油放在瓶孔上,通过输送机2的输送向右移动,在食用油在对应光电开关一7的位置时,光电开关一7检测到有物体进入感应区域后,光电开关一7将信息反馈给液压缸二6和输送机2,输送机2停止输送,食用油瓶的瓶口对应充氮嘴5,液压缸二6的活塞杆向下带动充氮嘴5插入食用油瓶口,打开空气泵3开关,氮气装置17里的氮气通过空气泵3进入充氮管4、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食用油充氮保鲜装置,包括输送机(2)、液压缸一(15)、液压缸二(6)和氮气装置(17),其特征在于,输送机(2)内设置有活动板(18)和与食用油瓶相匹配的瓶孔,输送机(2)下固定设置有置物柜(16),置物柜(16)内连接有液压缸一(15),液压缸一(15)的缸筒与置物柜(16)连接,液压缸一(15)的活塞杆穿过输送机(2)底部与输送机(2)内的活动板(18)连接,输送机(2)一侧设置有支架一(8)和支架二(10),支架一(8)上设置有液压缸二(6)和光电开关一(7),液压缸二(6)的活塞杆下设置有充氮嘴(5),充氮嘴(5)与氮气装置(17)之间设置有充氮管(4),充氮管(4)上设置有空气泵(3),支架二(10)上设置有压盖机构和光电开关二(9),输送机(2)两端分别设置有支撑柱(1),支撑柱(1)位于输送机(2)下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食用油充氮保鲜装置,包括输送机(2)、液压缸一(15)、液压缸二(6)和氮气装置(17),其特征在于,输送机(2)内设置有活动板(18)和与食用油瓶相匹配的瓶孔,输送机(2)下固定设置有置物柜(16),置物柜(16)内连接有液压缸一(15),液压缸一(15)的缸筒与置物柜(16)连接,液压缸一(15)的活塞杆穿过输送机(2)底部与输送机(2)内的活动板(18)连接,输送机(2)一侧设置有支架一(8)和支架二(10),支架一(8)上设置有液压缸二(6)和光电开关一(7),液压缸二(6)的活塞杆下设置有充氮嘴(5),充氮嘴(5)与氮气装置(17)之间设置有充氮管(4),充氮管(4)上设置有空气泵(3),支架二(10)上设置有压盖机构和光电开关二(9),输送机(2)两端分别设置有支撑柱(1),支撑柱(1)位于输送机(2)下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油充氮保鲜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架一(8)与支架二(10)大小、形状相同,支架一(8)与支架二(10)均由横臂部分与竖立部分组成,支架一(8)的横臂部分的左侧设置有光电开关一(7),液压缸二(6)设置在横臂部分的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春生
申请(专利权)人:甘肃裕泰隆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