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信电缆用电缆膜加工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0074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31 23: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通信电缆用电缆膜加工设备,包括基座,所述基座的顶端中心位置沿左右方向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腔设置有转动机构,所述基座的顶端中部沿前后方向设置有矩形板,所述矩形板的底端前后两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的外壁右端均螺钉连接有皮带轮,所述基座的顶端右侧与前后两个第二转轴相对应位置处沿上下方向均设置有导轨,所述基座的顶端左前方设置有热压风机,所述热压风机与U形管的前侧通过软管相连接。该通信电缆用电缆膜加工设备,在进行PE电缆膜缠绕的同时进行热封,无需工作人员手动进行热封,提高加工效率,并可将PE电缆膜内的气泡赶出,防止影响产品的美观,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通信电缆用电缆膜加工设备
本技术涉及通信电缆加工
,具体为一种通信电缆用电缆膜加工设备。
技术介绍
电缆膜即对电缆进行包裹的膜,通信电缆一般使用PE/EAA热封膜进行包装,PE即聚乙烯塑料,该种包装膜物料性能,耐腐蚀性,电绝缘性(尤其高频绝缘性)优良,可以氯化,辐照改性,可用玻璃纤维增强.低压聚乙烯的熔点,钢性,硬度和强度成型性能,除通信电缆包装外,PE/EAA热封膜现已被广泛应用于电子、食品、油脂、果汁、果酱、乳品、饮料、酒类、茶品、卷烟、医药、保健品、化妆品、小家电、服装、玩具、体育用品等行业和产品包装,目前现有的PE热封膜通信电缆用PE热封膜在进行包裹后,需要工作人员手动进行热封,该种热封方式效率较低,且热封后的表面容易出现褶皱和气泡,进而影响产品的美观,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通信电缆用电缆膜加工设备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信电缆用电缆膜加工设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通信电缆用电缆膜加工设备,包括基座,所述基座的顶端中心位置沿左右方向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腔设置有转动机构,所述基座的顶端中部沿前后方向设置有矩形板,所述矩形板的底端前后两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矩形板的顶端前后两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前后两个所述第一转轴和前后两个第二转轴分别位于矩形板的四角,所述轴承的内环与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的内壁过盈配合,且轴承的外环与矩形板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的左右两端均延伸出矩形板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的左端均螺钉连接有圆盘,四个所述圆盘的外壁沿周向均开设有卡槽,且卡槽的内侧卡接有半圆环板,所述半圆环板的左侧顶端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PE电缆膜盘,所述矩形板的左端与半圆环板的内环相对应位置处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底端与凹槽的内腔顶端中部相通,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的外壁右端均螺钉连接有皮带轮,四个所述皮带轮的外壁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所述基座的顶端右后方安装有步进电机,所述步进电机的输出端与位于矩形板底端后侧的第二转轴的右端通联轴器锁紧,所述基座的顶端右侧与前后两个第二转轴相对应位置处沿上下方向均设置有导轨,所述导轨的内腔沿上下方向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往复丝杠,所述轴承的内环与往复丝杠的外壁过盈配合,且轴承的外环与导轨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导轨的外壁顶端键连接有第一锥形齿轮,所述第二转轴的右端延伸进导轨的内腔并键连接有与第一锥形齿轮相啮合的第二锥形齿轮,所述往复丝杠的外壁上方螺接有丝杠螺母,所述丝杠螺母的前侧延伸出导轨的内腔并沿前后方向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左侧中心位置设置有U形管,所述基座的顶端左前方设置有热压风机,所述热压风机与U形管的前侧通过软管相连接。优选的,所述转动机构包括第三转轴、皮辊、第三锥形齿轮、减速电机和第四锥形齿轮。所述凹槽的内腔后侧底端左右两侧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三转轴,所述轴承的内环与第三转轴的外壁过盈配合,且轴承的外环与凹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转轴的外壁套接有皮辊,所述第三转轴的前端过盈配合有第三锥形齿轮,所述凹槽的底端右前方安装有减速电机,所述减速电机的输出端外壁左右两侧均螺钉连接有与第三锥形齿轮相啮合的第四锥形齿轮。优选的,所述凹槽的内腔左端为向下倾斜的斜面。优选的,所述导轨的内腔为燕尾槽形,且丝杠螺母与导轨的内腔适配插接。优选的,所述U形管的内壁间隙设置有若干个喷嘴。优选的,左右两个所述第三转轴分别位于通孔的下方左右两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通信电缆用电缆膜加工设备,通过减速电机带动第三转轴转动,促使第三锥形齿轮在第四锥形齿轮旋转力的作用下使第三转轴带动皮辊转动,进而使皮辊在自身摩擦力的作用下带动通信电缆盘转动,通过步进电机带动后侧第一转轴转动,促使皮带轮带动相对应位置上的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均带动圆盘均顺时针转动,促使半圆环板在皮带轮外壁卡槽的摩擦力作用下带动PE电缆膜盘顺时针转动,进而将PE电缆膜缠绕在通信电缆盘的外壁上,并通过第二转轴带动第二锥形齿轮顺时针转动,第一锥形齿轮在第二锥形齿轮旋转力的作用下带动往复丝杠转动,进而使丝杠螺母在第一锥形齿轮旋转力的作用下带动安装板上下往复运动,安装板带动U形管在通信电缆盘的右侧上下移动,进而对通信电缆盘上缠绕的PE电缆膜进行热封并将PE电缆膜内的气泡赶出,从而在进行PE电缆膜缠绕的同时进行热封,无需工作人员手动进行热封,提高加工效率,并可将PE电缆膜内的气泡赶出,防止影响产品的美观,实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正面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左侧剖视图。图中:1、基座,2、凹槽,3、矩形板,4、第一转轴,5、第二转轴,6、圆盘,7、半圆环板,8、皮带轮,9、通孔,10、步进电机,11、导轨,12、往复丝杠,13、第一锥形齿轮,14、第二锥形齿轮,15、安装板,16、U形管,17、第三转轴,18、皮辊,19、第三锥形齿轮,20、减速电机,21、第四锥形齿轮,22、PE电缆膜盘,23、热压风机,24、丝杠螺母。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通信电缆用电缆膜加工设备,包括基座1,基座1上方可放置辅助支架以对通信电缆盘进行支撑,防止在转动过程中倾倒,基座1的顶端中心位置沿左右方向开设有凹槽2,凹槽2的内腔设置有转动机构,基座1的顶端中部沿前后方向设置有矩形板3,矩形板3的底端前后两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4,矩形板3的顶端前后两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5,前后两个第一转轴4和前后两个第二转轴5分别位于矩形板3的四角,轴承的内环与第一转轴4和第二转轴5的内壁过盈配合,且轴承的外环与矩形板3的内壁固定连接,第一转轴4和第二转轴5的左右两端均延伸出矩形板3的左右两侧,第一转轴4和第二转轴5的左端均螺钉连接有圆盘6,四个圆盘6的外壁沿周向均开设有卡槽,且卡槽的内侧卡接有半圆环板7,卡槽的内壁粘贴有带纹理的橡胶条,以增加与半圆环板7之间的摩擦力,半圆环板7的左侧顶端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PE电缆膜盘22,工作人员可将PE电缆膜固定在PE电缆膜盘22上,以便于对PE电缆膜进行更换,矩形板3的左端与半圆环板7的内环相对应位置处开设有通孔9,通孔9的底端与凹槽2的内腔顶端中部相通,第一转轴4和第二转轴5的外壁右端均螺钉连接有皮带轮8,四个皮带轮8的外壁通过皮带传动连接,基座1的顶端右后方安装有步进电机10,步进电机10带动后侧第一转轴4转动,以使后侧第一转轴4带动相对应位置上的皮带轮8转动,促使其他位置上的皮带轮8带动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通信电缆用电缆膜加工设备,包括基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的顶端中心位置沿左右方向开设有凹槽(2),所述凹槽(2)的内腔设置有转动机构,所述基座(1)的顶端中部沿前后方向设置有矩形板(3),所述矩形板(3)的底端前后两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4),所述矩形板(3)的顶端前后两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5),前后两个所述第一转轴(4)和前后两个第二转轴(5)分别位于矩形板(3)的四角,所述轴承的内环与第一转轴(4)和第二转轴(5)的内壁过盈配合,且轴承的外环与矩形板(3)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轴(4)和第二转轴(5)的左右两端均延伸出矩形板(3)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转轴(4)和第二转轴(5)的左端均螺钉连接有圆盘(6),四个所述圆盘(6)的外壁沿周向均开设有卡槽,且卡槽的内侧卡接有半圆环板(7),所述半圆环板(7)的左侧顶端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PE电缆膜盘(22),所述矩形板(3)的左端与半圆环板(7)的内环相对应位置处开设有通孔(9),所述通孔(9)的底端与凹槽(2)的内腔顶端中部相通,所述第一转轴(4)和第二转轴(5)的外壁右端均螺钉连接有皮带轮(8),四个所述皮带轮(8)的外壁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所述基座(1)的顶端右后方安装有步进电机(10),所述步进电机(10)的输出端与位于矩形板(3)底端后侧的第二转轴(5)的右端通联轴器锁紧,所述基座(1)的顶端右侧与前后两个第二转轴(5)相对应位置处沿上下方向均设置有导轨(11),所述导轨(11)的内腔沿上下方向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往复丝杠(12),所述轴承的内环与往复丝杠(12)的外壁过盈配合,且轴承的外环与导轨(11)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导轨(11)的外壁顶端键连接有第一锥形齿轮(13),所述第二转轴(5)的右端延伸进导轨(11)的内腔并键连接有与第一锥形齿轮(13)相啮合的第二锥形齿轮(14),所述往复丝杠(12)的外壁上方螺接有丝杠螺母(24),所述丝杠螺母(24)的前侧延伸出导轨(11)的内腔并沿前后方向设置有安装板(15),所述安装板(15)的左侧中心位置设置有U形管(16),所述基座(1)的顶端左前方设置有热压风机(23),所述热压风机(23)与U形管(16)的前侧通过软管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信电缆用电缆膜加工设备,包括基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的顶端中心位置沿左右方向开设有凹槽(2),所述凹槽(2)的内腔设置有转动机构,所述基座(1)的顶端中部沿前后方向设置有矩形板(3),所述矩形板(3)的底端前后两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4),所述矩形板(3)的顶端前后两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5),前后两个所述第一转轴(4)和前后两个第二转轴(5)分别位于矩形板(3)的四角,所述轴承的内环与第一转轴(4)和第二转轴(5)的内壁过盈配合,且轴承的外环与矩形板(3)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轴(4)和第二转轴(5)的左右两端均延伸出矩形板(3)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转轴(4)和第二转轴(5)的左端均螺钉连接有圆盘(6),四个所述圆盘(6)的外壁沿周向均开设有卡槽,且卡槽的内侧卡接有半圆环板(7),所述半圆环板(7)的左侧顶端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PE电缆膜盘(22),所述矩形板(3)的左端与半圆环板(7)的内环相对应位置处开设有通孔(9),所述通孔(9)的底端与凹槽(2)的内腔顶端中部相通,所述第一转轴(4)和第二转轴(5)的外壁右端均螺钉连接有皮带轮(8),四个所述皮带轮(8)的外壁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所述基座(1)的顶端右后方安装有步进电机(10),所述步进电机(10)的输出端与位于矩形板(3)底端后侧的第二转轴(5)的右端通联轴器锁紧,所述基座(1)的顶端右侧与前后两个第二转轴(5)相对应位置处沿上下方向均设置有导轨(11),所述导轨(11)的内腔沿上下方向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往复丝杠(12),所述轴承的内环与往复丝杠(12)的外壁过盈配合,且轴承的外环与导轨(11)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导轨(11)的外壁顶端键连接有第一锥形齿轮(13),所述第二转轴(5)的右端延伸进导轨(11)的内腔并键连接有与第一锥形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信阳宝通电子线缆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