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性能宽幅薄膜复合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9943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31 23: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性能宽幅薄膜复合机构,包括复合钢辊、复合胶辊及背压辊,复合钢辊、复合胶辊及背压辊相互平行设置,三个推压装置分别位于背压钢辊的左端部正上方、中部正上方及右端部正上方,推压装置的黄铜压轮能够与背压钢辊接触或分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高性能宽幅薄膜复合机构,它能提供均匀的复合压力,避免复合钢辊和复合胶辊交错而导致薄膜起皱,从而提高复合膜良品率,提高对应宽幅薄膜的复合性能,背压钢辊转动时稳定性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性能宽幅薄膜复合机构
本技术涉及薄膜复合机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性能宽幅薄膜复合机构。
技术介绍
目前,一般食品包装袋都印刷有图案,食品包装袋一般都是用复合薄膜做成的,此类复合薄膜一般是由两层薄膜粘合而成的,其中一层薄膜的其中一面印刷有图案,印有图案的一面与另一层薄膜粘合,这样就可以把印刷的油墨封在两层薄膜内,主要地避免油墨与食品接触,也能避免印刷的图案刮花,同时也提高了食品包装袋的强度等性能,使食品包装袋结实防漏。现时,复合薄膜一般是通过复合机粘合制作的,薄膜复合机构正是将两层薄膜压合的机构,是复合机的重要部分。两层薄膜的复合工序大致如下:两层薄膜都通过复合机的相关机构拉直,都处于稍微绷紧状态,两层薄膜是几乎完全同步行走的,复合机的涂布机构先将印有图案的薄膜的印刷面涂上一层很薄的粘合胶水,两层薄膜再同时进入薄膜复合机构进行压合工序,复合机构的复合胶辊在工作状态时是一直紧压在复合机构的复合钢棍上的,复合钢辊和复合胶辊同时压着两层薄膜并带动两层薄膜移动,此时,印有图案的薄膜的印刷层在内,复合机高速运转,于是两层薄膜就连续地被压合。复合薄膜一般都是比较宽的,而具有图案的包装袋一般面积相对较小,所以行业内一般会将几个相同包装袋的图案并排布置在薄膜上,在同样的运转速度下,就可以提高产量,所以理论上薄膜越宽,单位时间内的产量越高,但实际上为了适应宽度大的薄膜,薄膜复合机机构的复合钢辊和复合胶辊等都需要设置得比较长,而又由于薄膜宽度大,需要的总压合力就大,现时技术的复合机构一般是通过气缸带动复合胶辊两端轴头而使其橡胶圆柱面部分压在复合钢辊上的方式,为了达到较大的总压合力,于是气缸的推力要相应设置得比较大,但为了使压合的压强足够大,复合胶辊的直径又不能做得太大来提高刚性,因为复合胶辊的圆柱表面是软的,复合胶辊的直径太大,压合接触面积就大,压合工序的压强就小,不利于两层薄膜粘合,所以复合胶辊的刚性特别差,其两端轴头被气缸推着,同时橡胶圆柱面部分被复合钢辊顶着,复合机胶辊的轴头被推弯,轴头撬着复合胶辊的圆柱面,使整条复合胶辊被气缸推弯成拱形,这样,位于中间部分的薄膜的压合力就小,再加大气缸推力也无补于事,结果薄膜复合的压合力不均匀,最终产品容易出现皱纹、易被撕开等缺陷,所以现时技术的薄膜复合机构有以上不足之处,在应用于宽幅薄膜复合时性能不好,需要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高性能宽幅薄膜复合机构,它能提供均匀的复合压力。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包括左机座板、右机座板、复合钢辊及复合胶辊,所述复合钢辊的两端分别同轴地安装有第三轴承,两个第三轴承的外圈分别固定连接有固定座,两个固定座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左机座板及右机座板,复合胶辊两端分别同轴地安装有第一轴承,所述复合胶辊位于所述复合钢辊的正上方;其中,还包括两个辊座,所述辊座形成有容纳槽,所述辊座下端形成有底板,所述容纳槽的槽内壁形成有导槽,两个第一轴承的外圈分别适配安装在两个辊座的导槽内,所述复合胶辊的正上方设有背压钢辊,所述背压钢辊两端分别同轴地安装有第二轴承,两个第二轴承的外圈分别适配安装在两个辊座的导槽内,两个辊座的背面分别固定连接有滑块,两个滑块分别直线滑动连接有直线导轨,两个直线导轨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左机座板及右机座板,所述复合钢辊、所述复合胶辊及所述背压钢辊相互平行设置,所述复合胶辊能够与所述复合钢辊接触或分离,所述背压钢辊能够与所述复合胶辊接触或分离;还包括两个第一气缸,两个第一气缸的缸体分别与所述左机座板及右机座板连接,两个第一气缸的气缸杆分别与两个辊座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左机座板与所述右机座板之间固定连接有横梁;还包括三个推压装置,三个推压装置分别位于所述背压钢辊的左端部正上方、中部正上方及右端部正上方;推压装置包括一个压轮座、一个第二气缸、两个黄铜压轮及两条销轴,两个黄铜压轮分别通过所述销轴枢接在所述压轮座的前部及后部,所述第二气缸的气缸杆与所述压轮座的上部固定连接,所述黄铜压轮与所述背压钢辊平行,属于同一个推压装置的两个黄铜压轮前后对称布置;各个推压装置的第二气缸的缸体都固定连接在所述横梁的下侧面,所述黄铜压轮能够与所述背压钢辊接触或分离。优选地,各个压轮座都固定安装有导向板,所述导向板各自靠在对应的所述第二气缸的缸体侧面。优选地,两个第一气缸的缸体上侧面分别固定安装有尾座,两个尾座分别可相对摆动地插入安装有支轴座,两个支轴座分别与所述左机座板及右机座板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黄铜压轮内同轴地适配安装有第四轴承,所述第四轴承的内圈与所述销轴适配安装,所述销轴的两端部分别形成有环槽,所述压轮座螺接安装有内六角锥端紧定螺钉,所述内六角锥端紧定螺钉的锥端各自对应压在所述环槽内。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其有益效果如下:复合胶辊的正上方设有背压钢辊,三个推压装置分别位于背压钢辊的左端部正上方、中部正上方及右端部正上方,推压装置的黄铜压轮能够与背压钢辊接触或分离,通过这样设置,推压装置直接推动背压钢辊的辊面,背压钢辊再压在复合胶辊上,使复合胶辊的橡胶圆柱面受力均匀,即使推压装置的第二气缸推力很大也不会导致复合胶辊的橡胶圆柱面弯曲,即达到复合压力均匀的目的,于是有利于使两层宽幅薄膜复合后能达到预定的效果,这样便提高了对应宽幅薄膜的复合性能;复合胶辊和背压钢辊两端的轴承都安装在辊座的导槽内,复合胶辊和背压钢辊能相对平移,由于复合胶辊的圆柱表面是软的,推压装置推动背压钢辊压在复合胶辊上时,背压钢辊和复合胶辊的中心距是会变小的,所以复合胶辊和背压钢辊能相对平移的安装方式能适应背压钢辊和复合胶辊的中心距的上述变化,有利于压力传递到复合钢辊;两个辊座的背面分别固定连接有滑块,两个滑块分别直线滑动连接有直线导轨,通过这样设置,使两个辊座都只能直线上下移动,使安装在辊座内的复合胶辊和背压钢辊都只能直线上下移动,保证复合胶辊和背压钢辊与复合钢辊平行,有利于薄膜复合时压力均匀和避免复合钢辊和复合胶辊交错而导致薄膜起皱,提高了复合膜的良品率;推压装置设有两个黄铜压轮,属于同一个推压装置的两个黄铜压轮前后对称布置,通过这样设置,增加了背压钢辊与黄铜压轮的线接触长度,于是能减少黄铜压轮的磨损,同时也能使得背压钢辊转动时稳定性更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处放大图。图3是对应图1的左视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推压装置的黄铜压轮具体安装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辊座的剖视图。图6是对应图5的俯视图。图7为现有技术的使用情况示意图。标号说明:1-复合钢辊;2-复合胶辊;201-第一轴承;3-背压钢辊;301-第二轴承;4-推压装置;401-压轮座;402-第二气缸;403-黄铜压轮;404-销轴;4041-环槽;405-内六角锥端紧定螺钉;406-第四轴承;407-中隔套;408-边隔套;409-孔用弹性挡圈;410-导向板;5-辊座;501-导槽;502-容纳槽;503-底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性能宽幅薄膜复合机构,包括左机座板(9)、右机座板(10)、复合钢辊(1)及复合胶辊(2),所述复合钢辊(1)的两端分别同轴地安装有第三轴承(601),两个第三轴承(601)的外圈分别固定连接有固定座(6),两个固定座(6)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左机座板(9)及右机座板(10),复合胶辊(2)两端分别同轴地安装有第一轴承(201),所述复合胶辊(2)位于所述复合钢辊(1)的正上方;/n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个辊座(5),所述辊座(5)形成有容纳槽(502),所述辊座(5)下端形成有底板(503),所述容纳槽(502)的槽内壁形成有导槽(501),两个第一轴承(201)的外圈分别适配安装在两个辊座(5)的导槽(501)内,所述复合胶辊(2)的正上方设有背压钢辊(3),所述背压钢辊(3)两端分别同轴地安装有第二轴承(301),两个第二轴承(301)的外圈分别适配安装在两个辊座(5)的导槽(501)内,两个辊座(5)的背面分别固定连接有滑块(12),两个滑块(12)分别直线滑动连接有直线导轨(11),两个直线导轨(11)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左机座板(9)及右机座板(10),所述复合钢辊(1)、所述复合胶辊(2)及所述背压钢辊(3)相互平行设置,所述复合胶辊(2)能够与所述复合钢辊(1)接触或分离,所述背压钢辊(3)能够与所述复合胶辊(2)接触或分离;/n还包括两个第一气缸(702),两个第一气缸(702)的缸体分别与所述左机座板(9)及右机座板(10)连接,两个第一气缸(702)的气缸杆分别与两个辊座(5)的上端固定连接;/n所述左机座板(9)与所述右机座板(10)之间固定连接有横梁(8);/n还包括三个推压装置(4),三个推压装置(4)分别位于所述背压钢辊(3)的左端部正上方、中部正上方及右端部正上方;/n推压装置(4)包括一个压轮座(401)、一个第二气缸(402)、两个黄铜压轮(403)及两条销轴(404),两个黄铜压轮(403)分别通过所述销轴(404)枢接在所述压轮座(401)的前部及后部,所述第二气缸(402)的气缸杆与所述压轮座(401)的上部固定连接,所述黄铜压轮(403)与所述背压钢辊(3)平行,属于同一个推压装置(4)的两个黄铜压轮(403)前后对称布置;/n各个推压装置(4)的第二气缸(402)的缸体都固定连接在所述横梁(8)的下侧面,所述黄铜压轮(403)能够与所述背压钢辊(3)接触或分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性能宽幅薄膜复合机构,包括左机座板(9)、右机座板(10)、复合钢辊(1)及复合胶辊(2),所述复合钢辊(1)的两端分别同轴地安装有第三轴承(601),两个第三轴承(601)的外圈分别固定连接有固定座(6),两个固定座(6)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左机座板(9)及右机座板(10),复合胶辊(2)两端分别同轴地安装有第一轴承(201),所述复合胶辊(2)位于所述复合钢辊(1)的正上方;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个辊座(5),所述辊座(5)形成有容纳槽(502),所述辊座(5)下端形成有底板(503),所述容纳槽(502)的槽内壁形成有导槽(501),两个第一轴承(201)的外圈分别适配安装在两个辊座(5)的导槽(501)内,所述复合胶辊(2)的正上方设有背压钢辊(3),所述背压钢辊(3)两端分别同轴地安装有第二轴承(301),两个第二轴承(301)的外圈分别适配安装在两个辊座(5)的导槽(501)内,两个辊座(5)的背面分别固定连接有滑块(12),两个滑块(12)分别直线滑动连接有直线导轨(11),两个直线导轨(11)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左机座板(9)及右机座板(10),所述复合钢辊(1)、所述复合胶辊(2)及所述背压钢辊(3)相互平行设置,所述复合胶辊(2)能够与所述复合钢辊(1)接触或分离,所述背压钢辊(3)能够与所述复合胶辊(2)接触或分离;
还包括两个第一气缸(702),两个第一气缸(702)的缸体分别与所述左机座板(9)及右机座板(10)连接,两个第一气缸(702)的气缸杆分别与两个辊座(5)的上端固定连接;
所述左机座板(9)与所述右机座板(10)之间固定连接有横梁(8);
还包括三个推压装置(4),三个推压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新华谭家振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顺德宝塑包装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