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阻尼减振装置及减振刀具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097469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31 23: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阻尼减振装置及减振刀具,阻尼减振装置包括连接杆、连接盖、底座、第一质量体和第二质量体,连接盖和底座分设于连接杆两端,第一质量体和第二质量体套设于连接杆外,二者之间抵设有第一弹性元件,第一质量体与连接盖之间以及第二质量体与底座之间分别抵设有第二弹性元件和第三弹性元件,第一质量体、第一弹性元件和第二质量体与连接杆外壁之间均设有阻尼间隙,各阻尼间隙互通,阻尼间隙内设有阻尼液。减振刀具包括刀体、刀头和上述的阻尼减振装置,刀体设有与阻尼减振装置适配的阻尼减振容纳孔,刀头固定在阻尼减振装置的一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减振效果好,减振性能可调,配合刀具使用时能有效缓解了刀具的振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阻尼减振装置及减振刀具
本技术涉及金属切削加工,尤其涉及一种阻尼减振装置及减振刀具。
技术介绍
在金属车削、镗削以及铣削加工行业中,经常遇到零件具有长内孔、深型腔等结构,有的零件加工长径比高达15倍甚至更高,要求刀具的悬伸很大,普通刀具在加工这种零件时振动十分严重,无法保证零件的尺寸精度及表面质量。在金属切削过程中,刀具在刀头部分受到的是一个交变随机载荷,这种交变随机载荷迫使刀具产生振动,由于刀具悬深较大,刀体本身的静刚度低,刀头的振幅增大,加工表面超出了零件表面粗糙度要求,甚至当交变随机载荷和刀具本身的固有频率接近时还可产生共振,这会最大限度地加大刀具的振动。面对这种恶劣工况的加工,依靠提高刀具的静刚度来增加刀具的减振性能难以达到理想的表面加工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减振效果好、减振性能可条件的阻尼减振装置及减振刀具。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阻尼减振装置,包括连接杆、连接盖、底座、第一质量体和第二质量体,所述连接盖设于连接杆的一端,所述底座设于连接杆的另一端,所述第一质量体和第二质量体套设于连接杆外,所述第一质量体与第二质量体之间抵设有第一弹性元件,所述第一质量体与连接盖之间以及第二质量体与底座之间分别抵设有第二弹性元件和第三弹性元件,所述第一质量体、第一弹性元件和第二质量体与连接杆外壁之间均设有阻尼间隙,各阻尼间隙互通,所述阻尼间隙内设有阻尼液。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质量体与第二质量体的密度不同,或者所述第一质量体与第二质量体的体积不同。所述连接杆与连接盖连接的一端设有外螺纹部,所述连接盖设有内螺纹孔,所述外螺纹部与内螺纹孔相互配合。所述第一质量体与第二质量体为圆柱体;或者,所述第一质量体为圆柱体,第二质量体为圆锥体;或者,所述第一质量体为圆锥体,第二质量体为圆锥体。所述底座的周向面上设有U形槽,所述U形槽内设有O形密封圈。所述第一弹性元件、第二弹性元件和第三弹性元件均为橡胶弹性件。所述第一质量体朝向第二弹性元件的端面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弹性元件部分卡入第二凹槽内,所述第二质量体朝向第三弹性元件的端面设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弹性元件部分卡入第三凹槽内;所述第一质量体朝向第一弹性元件的端面和/或第二质量体朝向第一弹性元件的端面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弹性元件部分卡入第一凹槽内。一种减振刀具,包括刀体和刀头,所述减振刀具还包括上述的阻尼减振装置,所述刀体一端设有与阻尼减振装置适配的阻尼减振容纳孔,所述阻尼减振装置设于阻尼减振容纳孔内,且连接盖朝外,所述刀头固定在刀体装设于阻尼减振装置的一端。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杆内部设有内冷孔,所述内冷孔延伸至连接盖和底座上构成阻尼减振装置的内冷通道,所述刀体内部设有中心孔,所述中心孔与阻尼减振装置的内冷通道连通构成刀具的内冷通道,所述刀具的内冷通道延伸至刀头上。所述第一质量体和第二质量体的周向面与阻尼减振容纳孔的孔侧壁之间具有安装间隙,所述底座与阻尼减振容纳孔的孔底壁具有安装间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1)本技术的阻尼减振装置,第一质量体与第二质量体是分开的,各质量体的结构尺寸、材质密度可以不同,便于调节阻尼减振装置减振性能,各质量体之间设置有弹性元件,在传递振动和减小振动方面会出现更多的调整方案。(2)本技术的减振刀具,刀体设有上述的阻尼减振装置,当刀头受到交变随机载荷时,产生振动,振动传递给阻尼减振装置,阻尼减振装置作出反应控制降低振动,有效缓解了刀具的振动,提高了刀具的寿命以及提高了刀具的加工质量。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2中刀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各标号表示:1、连接杆;11、外螺纹部;12、内冷孔;2、连接盖;21、内螺纹孔;3、底座;31、U形槽;32、O形密封圈;4、第一质量体;41、第二凹槽;5、第二质量体;51、第三凹槽;61、第一弹性元件;62、第二弹性元件;63、第三弹性元件;64、第一凹槽;7、阻尼间隙;8、刀体;81、阻尼减振容纳孔;82、中心孔;9、刀头。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阻尼减振装置,包括连接杆1、连接盖2、底座3、第一质量体4和第二质量体5,连接盖2设于连接杆1的一端,底座3设于连接杆1的另一端,第一质量体4和第二质量体5套设于连接杆1外,第一质量体4与第二质量体5之间抵设有第一弹性元件61,第一质量体4与连接盖2之间以及第二质量体5与底座3之间分别抵设有第二弹性元件62和第三弹性元件63,第一质量体4、第一弹性元件61和第二质量体5与连接杆1外壁之间均设有阻尼间隙7,各阻尼间隙7互通,阻尼间隙7内设有阻尼液。连接盖2活动设于连接杆1的一端,便于拆卸,进行安装第一质量体4和第二质量体5,底座3固定于连接杆1的一端,也可以与连接杆1为一体成型的结构,第一质量体4和第二质量体5通过连接盖2压紧在连接盖2与底座3之间,且连接盖2与底座不与第一质量体4和第二质量体5直接连接,通过设置第一弹性元件61、第二弹性元件62和第三弹性元件63将连接盖2、第一质量体4、第二质量体5、底座3之间均隔开,一方面以也是产生阻尼减振作用,另一方面是对阻尼间隙内的阻尼液进行密封。第一质量体4和第二质量体5是分开的,这样,各质量体的结构尺寸、材质密度可以不同,便于调节阻尼减振装置减振性能。本实施例中,第一质量体4和第二质量体5为回转圆柱体,第一质量体4的直径大于第二质量体5的直径,两个质量体与连接杆1同轴装配,为能更好地调节阻尼减振装置的重心位置,靠近前端的第一质量体4的密度大于后端的第二质量体5的密度。需要说明的的是,除本实施例外,也可以是第一质量体4和第二质量体5的直径相同,即二者体积相同,但是第一质量体4的密度大于第二质量体5的密度。本实施例中,连接杆1与连接盖2连接的一端设有外螺纹部11,连接盖2设有内螺纹孔21,通过外螺纹部11与内螺纹孔21相互配合实现连接盖2与连接杆1的锁紧,该连接方式便于拆卸。本实施例中,第一弹性元件61、第二弹性元件62和第三弹性元件63均为减振和密封性好的橡胶弹性件,使阻尼间隙7形成密闭空间,进而容纳阻尼液。本实施例中,第一质量体4朝向第二弹性元件62的端面设有第二凹槽41,第二弹性元件62部分卡入第二凹槽41内,第二质量体5朝向第三弹性元件63的端面设有第三凹槽51,第三弹性元件63部分卡入第三凹槽51内;第一质量体4朝向第一弹性元件61的端面和/或第二质量体5朝向第一弹性元件61的端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阻尼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杆(1)、连接盖(2)、底座(3)、第一质量体(4)和第二质量体(5),所述连接盖(2)设于连接杆(1)的一端,所述底座(3)设于连接杆(1)的另一端,所述第一质量体(4)和第二质量体(5)套设于连接杆(1)外,所述第一质量体(4)与第二质量体(5)之间抵设有第一弹性元件(61),所述第一质量体(4)与连接盖(2)之间以及第二质量体(5)与底座(3)之间分别抵设有第二弹性元件(62)和第三弹性元件(63),所述第一质量体(4)、第一弹性元件(61)和第二质量体(5)与连接杆(1)外壁之间均设有阻尼间隙(7),各阻尼间隙(7)互通,所述阻尼间隙(7)内设有阻尼液。/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阻尼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杆(1)、连接盖(2)、底座(3)、第一质量体(4)和第二质量体(5),所述连接盖(2)设于连接杆(1)的一端,所述底座(3)设于连接杆(1)的另一端,所述第一质量体(4)和第二质量体(5)套设于连接杆(1)外,所述第一质量体(4)与第二质量体(5)之间抵设有第一弹性元件(61),所述第一质量体(4)与连接盖(2)之间以及第二质量体(5)与底座(3)之间分别抵设有第二弹性元件(62)和第三弹性元件(63),所述第一质量体(4)、第一弹性元件(61)和第二质量体(5)与连接杆(1)外壁之间均设有阻尼间隙(7),各阻尼间隙(7)互通,所述阻尼间隙(7)内设有阻尼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尼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质量体(4)与第二质量体(5)的密度不同,或者所述第一质量体(4)与第二质量体(5)的体积不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尼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1)与连接盖(2)连接的一端设有外螺纹部(11),所述连接盖(2)设有内螺纹孔(21),所述外螺纹部(11)与内螺纹孔(21)相互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尼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质量体(4)与第二质量体(5)为圆柱体;或者,所述第一质量体(4)为圆柱体,第二质量体(5)为圆锥体;或者,所述第一质量体(4)为圆锥体,第二质量体(5)为圆锥体。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阻尼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3)的周向面上设有U形槽(31),所述U形槽(31)内设有O形密封圈(32)。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阻尼减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震王海枫谢林峰
申请(专利权)人:株洲钻石切削刀具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