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氨基硅乳液生产用下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094622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31 23:42
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下料装置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氨基硅乳液生产用下料装置,包括下料箱主体,所述下料箱主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电机箱,所述电机箱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转动电机,所述转动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主转动杆,所述主转动杆底部的一端延伸至下料箱主体的内部,所述主转动杆上固定安装有螺旋搅拌叶。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整个装置通过设置有第一转动盘与固定盘进行一个定点的下料,通过主转动杆来进行搅拌均匀,并且通过密封盖形成了密封防止乳液漏出,通过三个剐蹭转动杆来形成对下料箱主体底部进料口的乳液的剐除,从而能够有效的使乳液能够定量而均匀的从下料管流入下端装置的内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氨基硅乳液生产用下料装置
本技术涉及下料装置
,具体为一种氨基硅乳液生产用下料装置。
技术介绍
氨基硅乳液是一种易溶于水,水溶液极其稳定,配伍性好,无破乳和漂油现象,不粘辊不黄变,具有吸附性、相容性及易乳化性,用作纤维后整理剂,可与纤维表面的活性基发生相互作用,提高亲水性和耐洗性,赋予织物滑糯、柔软、防皱、穿着舒适等特性,是棉、麻、丝绸、毛纺品等天然纤维及聚酯、尼龙、腈纶、等几乎所有纤维的最重要的柔软助剂。常规的氨基硅乳液生产在进行下料时往往会直接将原料通过下料管直接倒入装置内部,这样的方式在下料时往往不能进行用料的把控而且原料进入反应容易不均匀,因此提供一种氨基硅乳液生产用下料装置来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氨基硅乳液生产用下料装置,具备自动化均匀下料的优点,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能进行用料的把控而且原料进入反应容易不均匀的技术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可以自动化均匀下料的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氨基硅乳液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氨基硅乳液生产用下料装置,包括下料箱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箱主体(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密封盖(2),所述密封盖(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电机箱(3),所述电机箱(3)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转动电机(4),所述转动电机(4)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主转动杆(7),所述主转动杆(7)底部的一端延伸至下料箱主体(1)的内部,所述主转动杆(7)上固定安装有螺旋搅拌叶(6),所述主转动杆(7)的上固定安装有第一转动盘(10),所述下料箱主体(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固定盘(11),所述固定盘(11)的顶部与第一转动盘(10)的底部之间转动连接,所述固定盘(11)与第一转动盘(10)上均开设有多个...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氨基硅乳液生产用下料装置,包括下料箱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箱主体(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密封盖(2),所述密封盖(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电机箱(3),所述电机箱(3)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转动电机(4),所述转动电机(4)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主转动杆(7),所述主转动杆(7)底部的一端延伸至下料箱主体(1)的内部,所述主转动杆(7)上固定安装有螺旋搅拌叶(6),所述主转动杆(7)的上固定安装有第一转动盘(10),所述下料箱主体(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固定盘(11),所述固定盘(11)的顶部与第一转动盘(10)的底部之间转动连接,所述固定盘(11)与第一转动盘(10)上均开设有多个孔洞,所述主转动杆(7)底部的一端贯穿并延伸至固定盘(11)的底部,所述主转动杆(7)底部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转动盘(15),所述第二转动盘(15)上等距离固定安装有三个剐蹭转动杆(16),三个所述剐蹭转动杆(16)底部的一侧均与下料箱主体(1)的内壁贴合,三个所述剐蹭转动杆(16)相对的一侧设置有支撑架(14),所述支撑架(14)的三个端口分别于三个剐蹭转动杆(16)固定连接,所述下料箱主体(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下料管(12)。


2.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丰伟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宁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