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工呼吸辅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09353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31 23:40
一种人工呼吸辅助装置,有效的解决了在室外进行人工呼吸时口对口非常不卫生,及患者窒息时人工呼吸操作不方便的问题;包括椭圆形的密封膜,密封膜下表面固定有上下轴向的口腔扩张管,口腔扩张管上开设有多个透气孔,密封膜上表面固定有位于口腔扩张管外侧的橡胶管,密封膜上开设有多个上下贯通且位于口腔扩张管内侧的通气孔,橡胶管上端经导管连接有吹气装置,橡胶管后侧设有两个与其内部连通的鼻通管,两个鼻通管后端均设有气囊,两个鼻通管上均开设有放气孔,两个放气孔上设有一个放气装置,密封膜下表面设有黏胶;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

An assistant device of artificial respir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人工呼吸辅助装置
本技术涉及呼吸内科护理设备
,特别是一种人工呼吸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人工呼吸是用于自主呼吸停止时的一种急救方法,通过徒手或机械装置使空气有节律地进入肺内,然后利用胸廓和肺组织的弹性回缩力使进入肺内的气体呼出,如此周而复始以代替自主呼吸,达到心肺复苏的目的;在室外紧急抢救中,采用口对口的方式进行人工呼吸最为有效及方便,但是这种操作方式极不卫生,容易造成疾病的交叉传染;病人在窒息时往往牙口紧闭,人工呼吸时需将患者下颚掰开,捏住患者鼻孔,如此操作很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技术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人工呼吸辅助装置,有效的解决了在室外进行人工呼吸时口对口非常不卫生,及患者窒息时人工呼吸操作不方便的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包括椭圆形的密封膜,密封膜下表面固定有上下轴向的口腔扩张管,口腔扩张管上开设有多个透气孔,密封膜上表面固定有位于口腔扩张管外侧的橡胶管,密封膜上开设有多个上下贯通且位于口腔扩张管内侧的通气孔,橡胶管上端经导管连接有吹气装置,橡胶管后侧设有两个与其内部连通的鼻通管,两个鼻通管后端均设有气囊,两个鼻通管上均开设有放气孔,两个放气孔上设有一个放气装置,密封膜下表面设有黏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密封膜和口腔扩张管,配合吹气装置对患者进行人工呼吸,有效地避免了口对口的人工呼吸方式,使得人工呼吸操作变得更加卫生,降低了交叉感染出现的可能性,口腔扩张管插入患者的口腔内,有效地将患者的口腔扩张撑开,方便向患者的口腔内进行吹气,不必在人工呼吸时,持续性的掰开患者的下颚,降低人工呼吸操作人员的工作强度,鼻通管端部的气囊在进行吹气时,能够自动堵塞患者的鼻孔,使得操作更加方便;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轴测图。图2是本技术的仰视轴测图。图3是本技术的全剖主视轴测图。图4是本技术的剖切左视轴测图。图5是本技术图3中A的放大图。图6是本技术图4中B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由图1至图6给出,包括椭圆形的密封膜1,密封膜1下表面固定有上下轴向的口腔扩张管2,口腔扩张管2上开设有多个透气孔3,密封膜1上表面固定有位于口腔扩张管2外侧的橡胶管4,密封膜1上开设有多个上下贯通且位于口腔扩张管2内侧的通气孔6,橡胶管4上端经导管5连接有吹气装置,橡胶管4后侧设有两个与其内部连通的鼻通管7,两个鼻通管7后端均设有气囊8,两个鼻通管7上均开设有放气孔9,两个放气孔9上设有一个放气装置,密封膜1下表面设有黏胶。为了对吹入患者口腔内的气体进行过滤,同时对气体进行湿化处理,所述的橡胶管4内设有湿润棉10。为了防止漏气,所述的导管5内设有开口朝向橡胶管4的第一单向阀11。为了方便向患者口腔内吹气,所述的吹气装置包括套装在导管5外侧的软管12,软管12自由端设有脚踩充气筒13,软管12上设有与其内部连通的进气管14,进气管14内设有开口朝向软管12的第二单向阀15。为了方便控制鼻通管7与外界的连通,从而方便调节气囊8的收缩与膨胀,所述的放气装置包括两个与放气孔9一一对应且位于鼻通管7上侧的弹性管16,每个弹性管16内均同轴固定有锥形的孔塞17,每个弹性管16上端均开设有多个位于孔塞17外侧的漏气孔18,每个弹性管16上端均同轴固定有连接柱19,两个连接柱19上端经水平方向的横板20连接。为了使用方便,所述的密封膜1下表面粘贴有不粘纸21。为了方便患者呼吸,所述的气囊8具有弹性。本技术使用时,揭下不粘纸21,把口腔扩张管2插入患者的口腔内,同时保证鼻通管7与患者的鼻孔对应,密封膜1下表面的黏胶可以粘贴在患者的口腔周围,起到固定作用的同时能够进一步起到密封的作用;在进行人工呼吸时,首先将弹性管16内的孔塞17塞入放气孔9内,在放气孔9和孔塞17的摩擦力一下,保证孔塞17不会与放气孔9脱离,从而将放气孔9堵住,通过手动按压脚踩充气筒13,从而将脚踩充气筒13内的气体经软管12充入到橡胶管4内,通过按压脚踩充气筒13进行人工呼吸时,通气管内的第二单向阀15关闭,导管5内的第一单向阀11打开,保证气体能够通过软管12进入到橡胶管4内,并在湿润棉10的作用下,保证湿润的气体进入到患者的口腔内;由于鼻通管7与橡胶管4连通,在按压脚踩充气筒13将气体充入橡胶管4内的同时,气体经鼻通管7进入气囊8内,使气囊8伸入患者的鼻孔内并膨胀,从而将鼻孔堵塞,防止进行人工呼吸时,吹入患者口腔内的气体从鼻孔流失,导致人工呼吸效果降低,由于口腔扩张管2上开设有多个透气孔3,经湿润棉10湿润过的气体从口腔扩张管2上的透气孔3进入患者的口腔内,持续挤压脚踩充气筒13导致橡胶管4内气压增大,从而使气体从患者的口腔进入肺部;在一组人工呼吸结束后,向上拔起横板20,从而经连接柱19将弹性管16拉起并恢复初始状态,使孔塞17与放气孔9脱离,气囊8内的气体会从弹性管16上端的漏气孔18排出,并且由于气囊8具有弹性,气囊8失去气体扩张后进行收缩,使患者的鼻孔能够呼吸外界的空气,并将体内的气体排出,孔塞17与放气孔9脱离后口腔扩张管2经通气孔6、放气孔9和漏气孔18与外界连通,患者的口腔亦可以通过漏气孔18与外界连通,从而将肺部的气体通过口腔扩张管2和漏气孔18排出。本技术中口腔扩张管2呈扁平状且端部呈圆弧状,是为了方便把口腔扩张管2插入患者的口腔内,同时避免气体直接冲击患者的咽喉,对患者造成不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密封膜和口腔扩张管,配合吹气装置对患者进行人工呼吸,有效地避免了口对口的人工呼吸方式,使得人工呼吸操作变得更加卫生,降低了交叉感染出现的可能性,口腔扩张管插入患者的口腔内,有效地将患者的口腔扩张撑开,方便向患者的口腔内进行吹气,不必在人工呼吸时,持续性的掰开患者的下颚,降低人工呼吸操作人员的工作强度,鼻通管端部的气囊在进行吹气时,能够自动堵塞患者的鼻孔,使得操作更加方便;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人工呼吸辅助装置,包括椭圆形的密封膜(1),其特征在于,密封膜(1)下表面固定有上下轴向的口腔扩张管(2),口腔扩张管(2)上开设有多个透气孔(3),密封膜(1)上表面固定有位于口腔扩张管(2)外侧的橡胶管(4),密封膜(1)上开设有多个上下贯通且位于口腔扩张管(2)内侧的通气孔(6),橡胶管(4)上端经导管(5)连接有吹气装置,橡胶管(4)后侧设有两个与其内部连通的鼻通管(7),两个鼻通管(7)后端均设有气囊(8),两个鼻通管(7)上均开设有放气孔(9),两个放气孔(9)上设有一个放气装置,密封膜(1)下表面设有黏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工呼吸辅助装置,包括椭圆形的密封膜(1),其特征在于,密封膜(1)下表面固定有上下轴向的口腔扩张管(2),口腔扩张管(2)上开设有多个透气孔(3),密封膜(1)上表面固定有位于口腔扩张管(2)外侧的橡胶管(4),密封膜(1)上开设有多个上下贯通且位于口腔扩张管(2)内侧的通气孔(6),橡胶管(4)上端经导管(5)连接有吹气装置,橡胶管(4)后侧设有两个与其内部连通的鼻通管(7),两个鼻通管(7)后端均设有气囊(8),两个鼻通管(7)上均开设有放气孔(9),两个放气孔(9)上设有一个放气装置,密封膜(1)下表面设有黏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工呼吸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橡胶管(4)内设有湿润棉(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工呼吸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管(5)内设有开口朝向橡胶管(4)的第一单向阀(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静
申请(专利权)人: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