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的口咽通气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93527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31 23: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口咽通气道领域,尤其是一种多功能的口咽通气道,针对现有现有的通气道在拆封使用之后均是裸露放置的,由于医院的环境较为复杂,裸露放置时极易被其他人的飞沫、他人接触、落灰以及被碰撞掉落等情况造成污染或者损坏,使得通气道无法再次使用,浪费了医疗资源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包括通气道,所述通气道上活动套接有保护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拉动下门板即可使得盖板打开,同时可以使得通气道移动出保护箱外便于使用,同时不用时可以在通气道消毒后收纳进保护箱内,从而使得通气道被有效的保护隔离,避免损坏和被污染,从而使得通气道能够再次使用,节约了医疗资源,满足了人们的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的口咽通气道
本技术涉及口咽通气道
,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的口咽通气道。
技术介绍
口咽通气道,又称口咽通气管,是一种非气管导管性无创性通气管道,能防止舌后坠,迅速开放气道,获得有效的通气,口咽通气道通常由橡胶或塑料制成,亦可用金属或其他弹性材料制成,临床常用的口咽通气道,为一椭圆形空心塑料管,外形呈“S”形,包括翼缘、牙垫部分和咽弯曲部分。公开号为CN106345028A公开了一种麻醉科用多通道口咽部通气装置,属于医疗器械
,包括面罩、挂耳绳、口罩、导管一和导管二,还包括缓冲垫、通气孔、牙垫、压舌板、温度传感器、出雾口、显示屏和报警器,所述的面罩的外缘设有缓冲垫,面罩的两侧设有挂耳绳,面罩的中部设有口罩,口罩的两侧设有牙垫,口罩的中部设有压舌板,压舌板上设有导管一和导管二,但是现有的通气道在拆封使用之后均是裸露放置的,由于医院的环境较为复杂,裸露放置时极易被其他人的飞沫、他人接触、落灰以及被碰撞掉落等情况造成污染或者损坏,使得通气道无法再次使用,浪费了医疗资源,存在改进的空间。技术内容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的口咽通气道,包括通气道(1),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道(1)上活动套接有保护箱(2),通气道(1)的顶侧和底侧均固定安装有安装杆(3),两个安装杆(3)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同一个移动杆(4),保护箱(2)的顶侧和底侧内壁上均开设有限位槽(5),移动杆(4)的顶端和底端分别延伸至两个限位槽(5)内,所述移动杆(4)远离通气道(1)的一侧设有开设在保护箱(2)一侧内壁上的滑移槽(6),滑移槽(6)内活动安装有滑移块(7),滑移块(7)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固定轴(8),固定轴(8)的一端延伸至保护箱(2)内,固定轴(8)上依次活动套接有撑开杆(9)、带动杆(10)和联动杆(11),保护箱(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的口咽通气道,包括通气道(1),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道(1)上活动套接有保护箱(2),通气道(1)的顶侧和底侧均固定安装有安装杆(3),两个安装杆(3)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同一个移动杆(4),保护箱(2)的顶侧和底侧内壁上均开设有限位槽(5),移动杆(4)的顶端和底端分别延伸至两个限位槽(5)内,所述移动杆(4)远离通气道(1)的一侧设有开设在保护箱(2)一侧内壁上的滑移槽(6),滑移槽(6)内活动安装有滑移块(7),滑移块(7)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固定轴(8),固定轴(8)的一端延伸至保护箱(2)内,固定轴(8)上依次活动套接有撑开杆(9)、带动杆(10)和联动杆(11),保护箱(2)的一侧通过第一铰链转动安装有盖板(13),撑开杆(9)和带动杆(10)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转动安装在盖板(13)与移动杆(4)相互靠近的一侧上,所述保护箱(2)远离盖板(13)的一侧通过两个第二铰链分别转动安装有下门板(14)和上门板(15),下门板(14)和上门板(15)相接触,保护箱(2)的底侧内壁上转动安装有位于盖板(13)和滑移槽(6)之间的转动杆(16),转动杆(16)与下门板(14)平行设置,转动杆(16)的一侧转动安装有推拉杆(17),联动杆(11)的一侧转动安装在推拉杆(17)的一侧上,推拉杆(17)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俊峰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立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