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儿神经患者用喂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093202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31 23: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小儿神经患者用喂药装置,包括顶板、挂钩和滤网,所述装置主体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顶板,且顶板顶端的中间位置设置有挂钩,所述装置主体内部顶端的两侧皆固定连接有固定块,且固定块的一侧安装有微型电机,装置主体内部底端的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碎药筒,所述装置主体底端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和药管,且和药管底端的一侧连接有吸水管,所述和药管底端的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出药管,且出药管的底端设置有滤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顶板上安装的挂钩可以方便装置使用时的安放,挡板底端的吸嘴的两侧还固定连接有吸水垫片,吸水垫片可以将喂药时从口中流出时可将流出的药物吸收,起到避免药物污染病人衣物或病床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小儿神经患者用喂药装置
本技术涉及喂药装置
,特别涉及一种小儿神经患者用喂药装置。
技术介绍
儿童在喝药时,由于药液的苦涩都会表现出及其的不配合,小儿神经患者更为严重,他们反应更为过激,经常需要医护人员进行喂药,加重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这时就需要一种小儿神经患者用喂药装置,对医务工作人员在进行喂药时可以相对轻松的完成,但传统的小儿神经患者用喂药装置,在使用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具体问题如下所述:1、传统的小儿神经患者用喂药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儿童患者的不配合,服用药片类药物时患者经常会吐出,不仅浪费药物,使医务工作人员的难度也加大;2、传统的小儿神经患者用喂药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儿童患者的不配合,药物可能会吐出,造成患者儿童身上穿的衣物及病床的污染,还需费时去处理,且装置使用拿放不方便;3、传统的小儿神经患者用喂药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按压位置和按压力度不好掌握,每次的喂药量会有差异,导致每次喂药量不能统一,去根据患者需求进行喂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服用药片类药物时患者经常会吐出,造成患者儿童身上穿的衣物及病床的污染且装置使用拿放不方便,喂药量不能统一等问题,而提供一种小儿神经患者用喂药装置。一种小儿神经患者用喂药装置,包括顶板、挂钩和滤网,所述装置主体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顶板,且顶板顶端的中间位置设置有挂钩,所述装置主体内部顶端的两侧皆固定连接有固定块,且固定块的一侧安装有微型电机,所述固定块的一侧活动安装有旋转块,且旋转块一侧的底端活动安装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压板,且压板的底端等距离均匀设置有多个碾压凸块,所述装置主体外部一侧的中间位置安装有控制面板,且装置主体内部底端的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碎药筒,所述装置主体底端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和药管,且和药管底端的一侧连接有吸水管,所述和药管底端的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出药管,且出药管的底端设置有滤网;优选的,所述装置主体外部一侧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入药孔,碎药筒顶端的中间位置设置有限位孔;优选的,所述出药管的底端连接有软管,且软管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挡板,所述挡板的底端设置有吸水垫片,且挡板底端的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吸嘴;优选的,所述和药管一侧的底端固定安装有阀门,且和药管的一侧连接有伸缩囊;优选的,所述和药管一侧的中间位置活动安装有螺栓,且螺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推板;优选的,所述碎药筒内部中间位置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带孔板,且碎药筒底端的中间位置设置有通口。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该种小儿神经患者用喂药装置,通过在装置内部设置的碎药筒,将片状药物从入药孔放入,微型电机会带动固定块一侧的旋转块转动,使旋转块可以带动连接块在限位孔的限位下,不停地进行上下往复运动,使连接块底端连接的压板上的碾压凸块在带孔板上对片状药物进行碾压破碎,变成粉末状,然后通过通口进入和药管,使医务人员可以更好的进行喂药。(2)该种小儿神经患者用喂药装置,通过在顶板上安装的挂钩可以方便装置使用时的安放,挡板底端的吸嘴的两侧还固定连接有吸水垫片,吸水垫片可以将喂药时从口中流出时可将流出的药物吸收,起到避免药物污染病人衣物或病床的作用。(3)该种小儿神经患者用喂药装置,通过设置的和药管,粉末状药物进入和药管后,关闭出药管上的阀门,将吸水管插入水中,根据需求的药量调节螺栓上的推板在伸缩囊内的位置,按压伸缩囊水会从吸水管进入,再关闭吸水管上的阀门,打开处药管上的阀门,再次挤压伸缩囊,药就会排出,推板对伸缩囊进行限位,在下一次喂药时可以控制进水量,使每次的喂药量保持一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正面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碎药筒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顶板;2、挂钩;3、装置主体;301、固定块;302、旋转块;303、连接块;304、微型电机;305、压板;306、碾压凸块;307、入药孔;308、限位孔;4、吸水管;5、滤网;6、出药管;601、软管;602、挡板;603、吸水垫片;604、吸嘴;7、和药管;701、螺栓;702、阀门;703、推板;704、伸缩囊;8、碎药筒;801、通口;802、带孔板;9、控制面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至图4,一种小儿神经患者用喂药装置,包括顶板1、挂钩2和滤网5,装置主体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顶板1,且顶板1顶端的中间位置设置有挂钩2,装置主体3内部顶端的两侧皆固定连接有固定块301,且固定块301的一侧安装有微型电机304,固定块301的一侧活动安装有旋转块302,且旋转块302一侧的底端活动安装有连接块303,连接块303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压板305,且压板305的底端等距离均匀设置有多个碾压凸块306,装置主体3外部一侧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入药孔307,碎药筒8顶端的中间位置设置有限位孔308,微型电机304会带动固定块301一侧的旋转块302转动,使旋转块302可以带动连接块303在限位孔308的限位下,不停地进行上下往复运动,使连接块303底端连接的压板305上的碾压凸块306在带孔板802上对片状药物进行碾压破碎,变成粉末状;装置主体3外部一侧的中间位置安装有控制面板9,且装置主体3内部底端的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碎药筒8,碎药筒8内部中间位置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带孔板802,且碎药筒8底端的中间位置设置有通口801,粉末状药物通过碎药筒8底端的通口801进入和药管7;装置主体3底端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和药管7,和药管7一侧的底端固定安装有阀门702,且和药管7的一侧连接有伸缩囊704,和药管7一侧的中间位置活动安装有螺栓701,且螺栓70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推板703,推板703对伸缩囊704进行限位,在下一次喂药时可以控制进水量;和药管7底端的一侧连接有吸水管4,和药管7底端的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出药管6,出药管6的底端连接有软管601,且软管601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挡板602,挡板602的底端设置有吸水垫片603,且挡板602底端的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吸嘴604,且出药管6的底端设置有滤网5,控制面板9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微型电机304的输入端电连接,且该微型电机304为Y90S-2。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和过程:使用时,可以通过挂钩2将装置挂在合适的位置,将片状药物从顶板1一侧的入药孔307放入,通过控制面板9内部的单片机控制微型电机304会带动固定块301一侧的旋转块302转动,使旋转块302可以带动连接块303在限位孔308的限位下,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小儿神经患者用喂药装置,包括顶板(1)、挂钩(2)和滤网(5),其特征在于:装置主体(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顶板(1),且顶板(1)顶端的中间位置设置有挂钩(2),所述装置主体(3)内部顶端的两侧皆固定连接有固定块(301),且固定块(301)的一侧安装有微型电机(304),所述固定块(301)的一侧活动安装有旋转块(302),且旋转块(302)一侧的底端活动安装有连接块(303),所述连接块(303)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压板(305),且压板(305)的底端等距离均匀设置有多个碾压凸块(306),所述装置主体(3)外部一侧的中间位置安装有控制面板(9),且装置主体(3)内部底端的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碎药筒(8),所述装置主体(3)底端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和药管(7),且和药管(7)底端的一侧连接有吸水管(4),所述和药管(7)底端的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出药管(6),且出药管(6)的底端设置有滤网(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儿神经患者用喂药装置,包括顶板(1)、挂钩(2)和滤网(5),其特征在于:装置主体(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顶板(1),且顶板(1)顶端的中间位置设置有挂钩(2),所述装置主体(3)内部顶端的两侧皆固定连接有固定块(301),且固定块(301)的一侧安装有微型电机(304),所述固定块(301)的一侧活动安装有旋转块(302),且旋转块(302)一侧的底端活动安装有连接块(303),所述连接块(303)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压板(305),且压板(305)的底端等距离均匀设置有多个碾压凸块(306),所述装置主体(3)外部一侧的中间位置安装有控制面板(9),且装置主体(3)内部底端的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碎药筒(8),所述装置主体(3)底端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和药管(7),且和药管(7)底端的一侧连接有吸水管(4),所述和药管(7)底端的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出药管(6),且出药管(6)的底端设置有滤网(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儿神经患者用喂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3)外部一侧的中间位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洋辛翠娟李新菊武晨阳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