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廖鍕燕专利>正文

具有强挺立度的卷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9304 阅读:1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强挺立度的卷尺,它具有壳体,壳体内设有转轮,转轮内预置有窝卷式弹簧带,弹簧带的外端伸出转轮外,并且与尺带末端相互连接,尺带的最前端设有尺钩;尺带拉出于壳体外,呈有凹凸弧度的构形,而收卷于壳体内的转轮上,则被展开摊成平面状;尺带的构形呈两侧对称,其特征在于所述尺带拉出状态下的构形为:尺带截面的中间部分为一段小半径圆弧,两侧对称延伸有直线段或一段大半径圆弧,尺带底材钢带厚度T↓[1]为:0.100mm≤T↓[1]≤0.145mm,并且尺带的总斜度参数C与尺带底材钢带厚度T↓[1]之间满足:C≥108/(62+1200T↓[1])。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卷尺其挺立度可确保在9ft甚至10ft以上且可被顺畅地卷收于转轮上,并且还具有经济而又方便生产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自动缩回的卷尺,尤其是涉及可自动缩回卷尺的尺带,该尺带水平拉出时,可藉由其本身的凹凸弯曲弧度构形支撑本身的重量及前端尺钩的重量,使其挺立度达到至少9ft以上。
技术介绍
可自动缩回的卷尺是建筑、装修、测量等行业的一种常用工具。该类型的卷尺通常具有一个壳体,壳体内设有一个转轮,转轮内预置有窝卷式弹簧带,弹簧带外端伸出转轮外,并且与尺带相互连接。尺带最前端有一个尺钩,尺带拉出于壳体外,其横切面呈有凹凸弯曲弧度的构形状,收卷于壳体内转轮上,则凹凸弯曲弧形状会被展开摊平成平面状,以利回收的顺畅。对于专业人员尤其是建筑、装修行业的专业人员而言,卷尺的诸多特性中有两方面的特性显得尤为重要。一是尺带的预设长度,其关系到卷尺一次所能丈量的最大长度;二是尺带的挺立度。尺带的挺立度是指,尺带水平拉出时,可以利用其本身的凹凸弯曲弧度构形,来支撑本身的重量及前端尺钩的重量,并且保持挺立不崩落的特性。显然,如尺带具有较长的挺立度,则有利于使用者单人操作时方便地进行测量。再者,挺立度的长短现在也已经成为衡量尺带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因而对尺带的挺立度,现在的诉求是越长越好。基于对挺立度的诉求,Stanley公司的美国专利US 6,324,769公开了一项关于卷尺的尺带挺立度方面的技术解决方案,该专利将尺带的宽度(1.10”~1.5”)、高度(0.25”~0.40”)、厚度(0.0045”~0.0063”)、及弧度半径值(R1=0.30”~0.60”;R2=1.0”~5.0”)等等列出范围,诉求挺立度至少10.5ft(3.2m)以上,以及一个97%的弯曲比值。实际上满足这些条件的尺带,并不能保证挺立度一定10.5ft以上,例如取尺带宽度1.25”(31.75mm),高度0.25”(6.35mm),即使尺带厚度是取最厚的0.0063”(0.16mm),所得出的尺带挺立度,也肯定无法达到10.5ft的长度。换句话说,Stanley所设定的宽度、高度、厚度等尺寸范围,根本跟挺立度10.5ft没有直接的关系,只是在这些范围内,存在挺立度满足10.5ft以上的一小部分区域。事实上,影响尺带挺立度的因素较多,尺带的凹凸弯曲弧度构形、尺带的厚度、硬度、尺钩重量等等均对尺带的挺立度有影响。由上可见,很有必要对影响尺带挺立度的因素加以研究,以确定如何才能设计、生产出挺立度优异的卷尺来,以满足使用者对挺立度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是针对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具有强挺立度的卷尺,该卷尺的尺带具有预设的弯曲弧度构形以确保其挺立度达到至少9英尺。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二是针对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具有强挺立度的卷尺,该卷尺的尺带具有预设的弯曲弧度构形以确保其挺立度达到至少10英尺。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三是针对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具有强挺立度的卷尺,该卷尺的尺带具有预设的弯曲弧度构形以确保其挺立度达到至少9英尺,同时还可确保尺带可顺畅地收卷于转轮上。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四是针对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具有强挺立度的卷尺,该卷尺的尺带具有预设的弯曲弧度构形以确保其挺立度达到至少10英尺,同时还可确保尺带可顺畅地收卷于转轮上。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具有强挺立度的卷尺,它具有壳体,壳体内设有转轮,转轮内预置有窝卷式弹簧带,弹簧带的外端伸出转轮外,并且与尺带末端相互连接,尺带的最前端设有尺钩;尺带拉出于壳体外,呈有凹凸弧度的构形,而收卷于壳体内的转轮上,则被展开摊成平面状;尺带的构形呈两侧对称,其特征在于所述尺带拉出状态下的构形为尺带截面的中间部分为一段小半径圆弧,其具有半径值R1及展开角度2α,两侧对称延伸有直线段或一段大半径圆弧,其用半径R2及展开角度θ表示,直线段的情形则R2为无穷大,展开角度为0度;尺带底材钢带厚度T1为0.100mm≤T1≤0.145mm,并且尺带的总斜度参数C与尺带底材钢带厚度T1之间满足C≥108/(62+1200T1) (1)式(1)中总斜度参数C为C=2(S1t1+S2t2)/W (2)式(2)中t1为小半径圆弧的中点A与小半径圆弧一侧的端点B连线所成线段AB的斜度t1=tanβ1(3)式(2)中t2为所述端点B与所述直线段或大半径圆弧的另一端点C连线所成线段BC的斜度t2=tanβ2(4)式(2)中S1为所述A点到B点的弧长S1=R1α(5)式(2)中S2为所述B点到C点的弧长S2=R2θ(6)或者,直线段的情形则S2为所述线段BC的长度S2=W/2-S1(7)式(2)中W为所述尺带水平展开状态下的宽度W=2(S1+S2)(8)式(3)中β1为线段AB与水平面的夹角;式(4)中β2为线段BC与水平面的夹角;上述各式中各长度、宽度、弧长及半径参数的单位为mm,角度参数的单位为弧度。所述总斜度参数C与尺带底材钢带厚度T1之间满足C≥120/(62+1200T1)。所述总斜度参数C在尺带水平展开状态的宽度W下与尺带底材钢带厚度T1之间满足W/C≥15.5+300T1or C≤W/(15.5+300T1)。参考图3,有助于了解上述的各个参数。由图3可见,尺带的弯曲弧度构形是两侧对称的,中间为一较小圆弧状的线段,具有一个半径值R1及展开的角度2α。两侧的延伸为对称的线段,可以是较大的圆弧状,用半径R2及展开角度θ来表示;也可以采用直线状的线段,也就是半径R2是无限大,展开角度θ是0度。再看参考图3所示,中间部份的小半径圆弧,半径为R1,圆心为O1,角度α就是线段O1A与线段O1B的夹角。对称的两侧延伸段的半径为R2,其圆心在O2上,角度θ就是线段O2B与线段O2C的夹角。S1表示的是从A点到B点具有半径R1的弧长,S2表示的是从B点到C点具有半径R2的弧长,如果是直线段,S2就是线段BC的长度。A点到B点的水平宽度即为W1,垂直高度为H1。B点到C点的水平宽度为W2;垂直高度为H2。H表示尺带弧度的总高度。另外,参考图4所示可知,W表示尺带在展开摊成平面构形时尺带的宽度,T表示尺带含烤漆或其它包覆层的总厚度,T1代表没有烤漆或其它包覆层的尺带底材钢带的厚度。经研究,我们发现影响尺带挺立度的因素大概有尺带的宽度、厚度、硬度、尺钩重量、以及尺带的凹凸弧度构形。这里,我们将不讨论尺钩重量的影响,因为不同尺钩的重量一般没有太大的差别,对挺立度的影响较小,且挺立度的量测已经包括尺钩重量的部分。所以我们考察的重点就在尺带的宽度、厚度、及凹凸弧度构形这三个因素。其中最重要的部份就是尺带的凹凸弧度构形,也是我们诉求的重点。也就是说,我们经研究发现影响尺带挺立度的因素中最重要的因素是尺带的凹凸弯曲弧度构形。理想的凹凸弧度构形可以强化挺立度,让挺立度达到令人满意的长度,当然这也有极限存在,这是因为尺带还需要被顺畅地回收,并且摊平收卷于转轮上面。所以除了强化挺立度是一个目标外,还需考虑到实用性,即需要让尺带还可以顺利地被回收收卷于转轮上。过高的挺立度,表示其凹凸弧度越弯曲,也就越难被收卷于转轮上。我们经由研究、分析卷尺的尺带凹凸弧度构形的尺寸及参数,发现采用本专利技术尺带的凹凸弧度构形,在尺带底材钢带厚度T1一定的情况下,尺带的挺立度L跟上述定义的总斜度参数C的比值的变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强挺立度的卷尺,它具有壳体,壳体内设有转轮,转轮内预置有窝卷式弹簧带,弹簧带的外端伸出转轮外,并且与尺带末端相互连接,尺带的最前端设有尺钩;尺带拉出于壳体外,呈有凹凸弧度的构形,而收卷于壳体内的转轮上,则被展开摊成平面状;尺带的构形呈两侧对称,其特征在于所述尺带拉出状态下的构形为:尺带截面的中间部分为一段小半径圆弧,其具有半径值R↓[1]及展开角度2α,两侧对称延伸有直线段或一段大半径圆弧,其用半径R↓[2]及展开角度θ表示,直线段的情形则R↓[2]为无穷大,展开角度为0度;尺带底材钢带厚度T↓[1]为:0.100mm≤T↓[1]≤0.145mm,并且尺带的总斜度参数C与尺带底材钢带厚度T↓[1]之间满足:C≥108/(62+1200T↓[1])(1)式(1)中总斜度参数C为:C=2 (S↓[1]t↓[1]+S↓[2]t↓[2])/W(2)式(2)中t↓[1]为小半径圆弧的中点A与小半径圆弧一侧的端点B连线所成线段AB的斜度:t↓[1]=tanβ↓[1](3)式(2)中t↓[2]为所述端点B与所述 直线段或大半径圆弧的另一端点C连线所成线段BC的斜度:t↓[2]=tanβ↓[2](4)式(2)中S↓[1]为所述A点到B点的弧长:S↓[1]=R↓[1]α(5)式(2)中S↓[2]为所述B点到C点的弧长:S↓[2] =R↓[2]θ(6)或者,直线段的情形则S↓[2]为所述线段BC的长度:S↓[2]=W/2-S↓[1](7)式(2)中W为所述尺带水平展开状态下的宽度:W=2(S↓[1]+S↓[2])(8)式(3)中β↓ [1]为线段AB与水平面的夹角;式(4)中β↓[2]为线段BC与水平面的夹角;上述各式中各长度、宽度、弧长及半径参数的单位为mm,角度参数的单位为弧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鍕燕
申请(专利权)人:廖鍕燕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7[中国|宁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