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调节可移动的自助艾灸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09294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31 23: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自助艾灸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调节可移动的自助艾灸装置,包括座椅底座,座椅底座的后端设置有靠背,且座椅底座的左右两侧壁上均安装有侧边支撑板,侧边支撑板的顶端均安装有艾灸框,且侧边支撑板的底端面上均安装有前后对称的滚轮;座椅底座下方设置有L型支撑板,且L型支撑板的底端面上设置有前后高度不同的梯形支撑板,梯形支撑板后侧较高的顶端上放置有水箱和储存箱,且梯形支撑板前侧较低的顶端上放置有熏蒸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的自助艾灸装置能够在使用者需要进行艾灸理疗时,仅通过自主调节就能够进行艾灸,不需要提前做过多的准备操作,操作简便,适用范围较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调节可移动的自助艾灸装置
本技术涉及自助艾灸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自调节可移动的自助艾灸装置。
技术介绍
艾灸,中医针灸疗法中的灸法,点燃用艾叶制成的艾炷、艾条为主,熏烤人体的穴位以达到保健治病的一种自然疗法。灸法的运用当起源于人类掌握用火之后,时间亦在石器时代。艾灸产生于中国远古时代,因为它的作用机理和针疗有相近之处,并且与针疗有相辅相成的治疗作用,通常针、灸并用,故称为针灸。针灸治病在国内外有着深远的影响,但现代人说针灸,多数时候仅指针疗,已经很少包含艾灸的内容了。是用艾叶制成的艾灸材料产生的艾热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将艾叶通过熏蒸的方式对人体的穴位进行理疗,也能够达到艾灸的作用,而且作用面积更大,渗透效果更好。现有技术的艾灸装置在使用时,需要提前做较多的准备,浪费了较多的时间,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改进,使人们仅通过自主调节就能够进行艾灸。
技术实现思路
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本技术提供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调节可移动的自助艾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座椅底座(1),所述座椅底座(1)的后端设置有靠背(2),且座椅底座(1)的左右两侧壁上均安装有侧边支撑板(3),所述侧边支撑板(3)的顶端均安装有艾灸框(4),且侧边支撑板(3)的底端面上均安装有前后对称的滚轮(5);所述座椅底座(1)下方设置有L型支撑板(6),且L型支撑板(6)的底端面上设置有前后高度不同的梯形支撑板(7),所述梯形支撑板(7)后侧较高的顶端上放置有水箱(8)和储存箱(9),且梯形支撑板(7)前侧较低的顶端上放置有熏蒸箱(10),所述水箱(8)和储存箱(9)的前侧壁上均通过导液管(11)与熏蒸箱(10)的内腔相连通,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调节可移动的自助艾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座椅底座(1),所述座椅底座(1)的后端设置有靠背(2),且座椅底座(1)的左右两侧壁上均安装有侧边支撑板(3),所述侧边支撑板(3)的顶端均安装有艾灸框(4),且侧边支撑板(3)的底端面上均安装有前后对称的滚轮(5);所述座椅底座(1)下方设置有L型支撑板(6),且L型支撑板(6)的底端面上设置有前后高度不同的梯形支撑板(7),所述梯形支撑板(7)后侧较高的顶端上放置有水箱(8)和储存箱(9),且梯形支撑板(7)前侧较低的顶端上放置有熏蒸箱(10),所述水箱(8)和储存箱(9)的前侧壁上均通过导液管(11)与熏蒸箱(10)的内腔相连通,所述导液管(11)上均安装有流量计(12)和电磁阀(13);所述熏蒸箱(10)内腔的底端面上设置有电加热丝(14),且熏蒸箱(10)的顶端面上连接有与其内腔相通的艾灸管(15),所述艾灸管(15)的自由端分别与艾灸框(4)的内腔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成赫曦万飞黄舟汪琛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