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屏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92856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31 23:37
提供一种能够精度良好地输入坐标信息并且也能够提高操作性的触屏笔。一种使面板接触部与静电电容方式的触摸面板接触并进行信息输入的触屏笔,其中,该触屏笔包括:笔杆(2);保持件(3),其由非导电性的原材料形成,安装于所述笔杆的前端部;面板接触部(4),其由具有导电性的原材料形成,安装于所述保持件的前端部;以及连接构件(6),其由导电性原材料形成,配置于所述保持件内,沿轴线方向具有反弹作用,其前端部与所述面板接触部抵接而导通。所述连接构件(6)的与轴线方向正交的外径尺寸设定为比所述面板接触部(4)的与轴线方向正交的外径尺寸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触屏笔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向静电电容方式的触摸面板输入坐标信息的触屏笔。
技术介绍
近年来,在迅速普及的例如智能手机、平板PC等便携型信息终端设备中,采用了能够通过用指尖触摸而进行坐标输入的指示的触摸面板,该触摸面板例如通过与液晶显示面板一体化,而构成触摸屏。另外,为了能够与触摸屏上的显示图像协作地,通过指尖等的轻触操作来进行输入指示,作为触摸面板,大多采用投影型的静电电容方式。基于图35和图36说明该投影型静电电容方式的触摸面板的基本原理。如图35中由分解立体图所示,静电电容方式的触摸面板30例如在透明的绝缘膜33的背面侧形成有ITO膜(氧化铟·锡膜)31,该ITO膜31具有用于进行Y方向的坐标检测的多个电极,在表面侧形成有ITO膜32,该ITO膜32具有用于进行X方向的坐标检测的多个电极。对于所述ITO膜31,在X方向上连结而相互电连接的多个菱形的电极焊盘34(传感器电极)在Y方向上设有多行,另外,对于ITO膜32,在Y方向上连结而相互电连接的多个菱形的电极焊盘35(传感器电极)在X方向上设有多行。在俯视形成有所述ITO膜31、32的绝缘膜33时,如图36所示,形成各电极焊盘34、35隔开预定的间隙在面方向上排列而成的二维格子状的构造。当使例如指尖隔着保护的玻璃盖片(未图示)与该触摸面板30接触时,在X方向上连结的电极焊盘34中的接触位置的电极焊盘34的静电电容变化为预定值以上。由此检测Y方向的坐标位置。另外,在Y方向上连结的电极焊盘35中的接触位置的电极焊盘35的静电电容变化为预定值以上。由此检测X方向的坐标位置。另外,对于前述的静电电容方式的触摸面板30,也广泛使用因指纹等而弄脏屏幕的画面的情况较少的触屏笔,在采用该触屏笔时,与指尖的输入相比,能够进行精细且准确的输入操作,因而适于文字、签名、插图等的书写输入。静电电容方式的触摸面板30所使用的触屏笔包括:笔杆,其由使用者的手把持,由具有导电性的原材料成形;以及作为笔尖的面板接触部,其安装于该笔杆的顶端部,同样由具有导电性的原材料形成,所述笔杆与面板接触部电导通。关于静电电容方式的触摸面板所使用的触屏笔,有很多提案,本申请人也提出了例如专利文献1、2所示的触屏笔。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触屏笔在如下方面具有特征:面板接触部使用导电性橡胶,特别是由在橡胶原材料混合导电性炭黑、或者金属的粉末或纤维等而成的复合材料构成。另外,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触屏笔使碳纳米管分散于橡胶原材料而成形面板接触部。由此,能够提供这样的触屏笔:降低面板接触部的体积电阻率,即使是细的面板接触部,也能够以低载荷对电极焊盘赋予良好的触摸反应。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0-161795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6-9108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另外,包含所述专利文献1、2所记载的触屏笔在内,静电电容方式的触摸面板所使用的触屏笔采用例如在成形为圆筒状的笔杆的顶端部设有作为笔尖的面板接触部的结构,或者在笔杆的顶端部形成圆锥形状的口头部并在该口头部的顶端部设有面板接触部的结构。另外,圆锥形状的口头部也由具有与所述笔杆同样的导电性的原材料成形的例子较多。因而,在使所述触屏笔相对于触摸面板朝向铅垂方向进行触摸操作的情况下,触摸位置的误识别较少,但是,在使触屏笔自铅垂方向倾斜预定以上并相对于触摸面板进行触摸操作的情况下,发生这样的问题:与所触摸的电极焊盘不同的附近的电极焊盘反应而产生误识别。这是因为,越是倾斜触屏笔,与面板接触部相比面积较大的导电性的笔杆、或者圆锥形状的口头部越是接近电极焊盘,因此,对附近的电极焊盘造成的电容耦合的影响变强。因此,本专利技术要解决前述的技术问题,主要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相对于静电输入型触摸面板精度良好地输入坐标信息并且也能够提高其操作性的触屏笔。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为了解决前述的课题而完成的本专利技术的触屏笔是一种使面板接触部与静电电容方式的触摸面板接触并进行信息输入的触屏笔,其特征在于,该触屏笔具备:笔杆;保持件,其由非导电性的原材料形成,安装于所述笔杆的前端部;面板接触部,其由具有导电性的原材料形成,安装于所述保持件的前端部;以及连接构件,其由导电性原材料形成,配置于所述保持件内,沿轴线方向具有反弹作用,该连接构件的前端部与所述面板接触部抵接而导通,所述连接构件的与轴线方向正交的外径尺寸设定得比所述面板接触部的与轴线方向正交的外径尺寸小。在该情况下,所述面板接触部是包含碳原材料的球体,在外径为1mm~3mm的范围内成形。另外,在优选的方式中,采用如下结构:所述笔杆由具有导电性的原材料形成,所述连接构件的后端部与所述笔杆连接。另外,在优选的其他方式中,采用如下结构:在所述笔杆的前端部设有由具有导电性的原材料形成的把持部,所述连接构件的后端部与所述把持部连接。另外,在优选的其他方式中,采用如下结构:在所述笔杆形成有导电层,所述导电层与所述连接构件静电电容耦合。另外,采用如下结构:所述连接构件具有:导电部,其由直线状的棒杆体形成,与所述面板接触部抵接;弹簧部,其与所述导电部连接,形成有螺旋状的卷绕部;以及嵌合部,其与所述弹簧部连接,所述导电部的与轴线方向正交的外径尺寸设定为比所述面板接触部的与轴线方向正交的外径尺寸小。在该情况下,所述嵌合部与所述弹簧部的螺旋状的卷绕部相比外径扩大地构成,期望的是,所述嵌合部嵌合并安装于利用所述保持件的后端部而形成的环状的凹部内。另外,期望的是,用于保持面板接触部的所述保持件的顶端部构成为,位于比连结所述面板接触部与所述保持件的切线靠保持件的轴线侧的位置。另外,也能够优选采用如下结构:在所述笔杆的后端部配置有第2面板接触部,该第2面板接触部利用具有导电性的原材料使顶端形成为凸曲面。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前述的本专利技术的触屏笔,与面板接触部导通的连接构件的与轴线方向正交的外径尺寸设定得比配置于顶端部的面板接触部的与轴线方向正交的外径尺寸小。由此,即使使触屏笔相对于触摸面板倾斜某种程度并进行触摸操作,也能够减小所述连接构件与触摸面板的电极焊盘电容耦合的程度。因而,能够消除触屏笔的局部与目标的电极焊盘以外发生反应而引起误识别的问题。在该情况下,沿轴线方向具有反弹作用的由导电性原材料形成的连接构件相对于所述面板接触部抵接地进行安装,因此也包含误使触屏笔落下的情况在内,能够始终良好地保持所述连接构件相对于面板接触部的接触状态。由此,能够提供一种能够长期确保动作的可靠性的触屏笔。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触屏笔的一个优选的方式,所述连接构件包括:导电部,其由直线状的棒杆体形成,与面板接触部抵接;弹簧部,其与该导电部连接,形成有螺旋状卷绕部;以及嵌合部,其与该弹簧部连接,与所述螺旋状卷绕部相比外径扩大。另外,所述嵌合部采用嵌合并安装于利用所述保持件的后端部而形成的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触屏笔,其使面板接触部与静电电容方式的触摸面板接触并进行信息输入,其特征在于,/n该触屏笔具备:笔杆;保持件,其由非导电性的原材料形成,安装于所述笔杆的前端部;面板接触部,其由具有导电性的原材料形成,安装于所述保持件的前端部;以及连接构件,其由导电性原材料形成,配置于所述保持件内,沿轴线方向具有反弹作用,该连接构件的前端部与所述面板接触部抵接而导通,/n所述连接构件的与轴线方向正交的外径尺寸设定得比所述面板接触部的与轴线方向正交的外径尺寸小。/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1215 JP 2017-240697;20180425 JP 2018-083601;201.一种触屏笔,其使面板接触部与静电电容方式的触摸面板接触并进行信息输入,其特征在于,
该触屏笔具备:笔杆;保持件,其由非导电性的原材料形成,安装于所述笔杆的前端部;面板接触部,其由具有导电性的原材料形成,安装于所述保持件的前端部;以及连接构件,其由导电性原材料形成,配置于所述保持件内,沿轴线方向具有反弹作用,该连接构件的前端部与所述面板接触部抵接而导通,
所述连接构件的与轴线方向正交的外径尺寸设定得比所述面板接触部的与轴线方向正交的外径尺寸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屏笔,其特征在于,
所述面板接触部是包含碳原材料的球体,在外径为1mm~3mm的范围内成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触屏笔,其特征在于,
所述笔杆由具有导电性的原材料形成,所述连接构件的后端部与所述笔杆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触屏笔,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笔杆的前端部设有由具有导电性的原材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藤泽清志阪上正史佐竹厚则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铅笔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