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本申请涉及通信
,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技术介绍
在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generationpartnershipproject,3GPP)中,终端设备为了进行数据传输,需要先和接入网设备,例如演进型基站(evolvednodeB,eNB),建立无线资源控制(radioresourcecontrol,RRC)连接;然后该接入网设备则向移动性管理实体(mobilitymanagemententity,MME)建立非接入层(non-accessstratum,NAS)连接,从而,终端设备可以通过终端设备与eNB之间建立的承载将该数据发送至eNB,eNB进一步通过eNB与服务网关(servinggateway,SGW)之间的承载,可以将该数据发送至SGW,从而完成数据的传输。当终端设备在一段时间内既没有数据传输业务也没有语音业务时,为了节省空口的资源,也为了节省终端设备的电量,终端设备可以转为空闲态。相应地,接入网设备相关的承载也会暂时删除,例如,此时会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核心网用户面设备接收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一数据包,其中所述第一数据包包括终端设备的上行数据和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n所述核心网用户面设备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获取所述终端设备的上下文信息;/n所述核心网用户面设备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的上下文信息对所述上行数据进行处理。/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核心网用户面设备接收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一数据包,其中所述第一数据包包括终端设备的上行数据和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
所述核心网用户面设备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获取所述终端设备的上下文信息;
所述核心网用户面设备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的上下文信息对所述上行数据进行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核心网用户面设备接收来自核心网控制面设备的所述终端设备的上下文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的上下文信息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安全上下文信息和/或所述终端设备的压缩上下文信息;
所述核心网用户面设备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的上下文信息对所述上行数据进行处理包括:
所述核心网用户面设备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的安全上下文信息对所述上行数据进行解密;和/或,
所述核心网用户面设备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的压缩上下文信息对所述上行数据进行解压缩。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核心网用户面设备确定对应于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数据通道,所述第一数据通道为至少一个公共数据通道中的数据通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核心网用户面设备将所述第一数据通道的标识信息发送给核心网控制面设备。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核心网用户面设备接收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一数据包包括:
所述核心网用户面设备通过所述第一数据通道接收所述接入网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一数据包。
7.根据权利要求4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公共数据通道位于所述核心网用户面设备与所述接入网设备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核心网用户面设备接收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三数据包,其中,所述第三数据包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下行数据以及所述第三数据包目的地址;
所述核心网用户面设备根据所述第三数据包目的地址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
所述核心网用户面设备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获取所述终端设备的上下文信息;
所述核心网用户面设备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的上下文信息对所述下行数据进行处理。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的上下文信息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安全上下文信息和/或所述终端设备的压缩上下文信息;
所述核心网用户面设备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的上下文信息对所述下行数据进行处理包括:
所述核心网用户面设备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的安全上下文信息对所述下行数据进行加密;和/或,
所述核心网用户面设备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的压缩上下文信息对所述下行数据进行压缩。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核心网用户面设备向所述接入网设备发送第四数据包,所述第四数据包包括处理后的所述下行数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数据包还包括以下至少一种信息:
所述终端设备的小区信息;
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或所述终端设备的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C-RNTI;
所述终端设备的追踪区域TA列表;
所述终端设备上次数据传输的时刻与当前时刻的间隔。
12.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入网设备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数据包,其中所述上行数据包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上行数据和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
所述接入网设备向核心网用户面设备发送第一数据包,所述第一数据包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上行数据和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入网设备向核心网用户面设备发送第一数据包,包括:
所述接入网设备通过第一数据通道向所述核心网用户面设备发送第一数据包,所述第一数据通道为至少一个公共数据通道中的数据通道,所述至少一个公共数据通道位于所述核心网用户面设备与所述接入网设备之间。
14.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接入网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控制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信息还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无线资源控制RRC配置索引和/或对应于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数据通道的标识信息。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数据包还包括所述RRC配置索引和/或对应于所述第一数据通道的标识信息。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接入网设备根据所述RRC配置索引确定所述终端的RRC配置,并根据所述RRC配置对所述上行数据包进行处理生成所述第一数据包;
或者,所述接入网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数据通道的标识信息选择第一数据通道,使用所述第一通道将所述第一数据包发送给核心网用户面设备。
18.根据权利要求14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信息还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有效区域的信息。
19.根据权利要求12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接入网设备接收核心网控制面设备发送的第二控制信息,所述第二控制信息包括至少一个公共数据通道中所述终端设备对应的第一数据通道的标识信息。
20.根据权利要求12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接入网设备接收所述核心网用户面设备发送的第四数据包,所述第四数据包包括所述核心网用户面设备处理后的所述终端设备的下行数据;
所述接入网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核心网用户面设备处理后的所述终端设备的下行数据。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数据包还包括以下至少一种信息:
所述终端设备的小区信息;
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或所述终端设备的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C-RNTI;
所述终端设备的追踪区域TA列表;
所述终端设备上次数据传输的时刻与当前时刻的间隔。
22.根据权利要求20或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入网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核心网用户面设备处理后的所述终端设备的下行数据,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的C-RNTI有效,则所述接入网设备使用所述C-RNTI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四数据包中包括的所述核心网用户面设备处理后的所述终端设备的下行数据;或者,
所述终端设备的C-RNTI失效,则所述接入网设备通过寻呼方式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四数据包中包括的所述核心网用户面设备处理后的所述终端设备的下行数据。
23.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入网设备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数据包,其中所述第一数据包包括终端设备的上行数据和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
所述接入网设备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获取所述终端设备的上下文信息;
所述接入网设备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的上下文信息对所述上行数据进行处理。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接入网设备接收来自核心网控制面设备的所述终端设备的上下文信息。
25.根据权利要求23或2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的上下文信息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安全上下文信息和/或所述终端设备的压缩上下文信息;
所述接入网设备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的上下文信息对所述上行数据进行处理包括:
所述接入网设备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的安全上下文信息对所述上行数据进行解密;和/或,
所述接入网设备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的压缩上下文信息对所述上行数据进行解压缩。
26.根据权利要求23至2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接入网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控制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信息还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无线资源控制RRC配置索引和/或对应于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数据通道的标识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数据通道为至少一个公共数据通道中的数据通道。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公共数据通道位于核心网用户面设备与所述接入网设备之间。
29.根据权利要求26至2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信息还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有效区域的信息。
30.根据权利要求23至2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接入网设备接收所述核心网控制面设备发送的第二控制信息,所述第二控制信息包括至少一个公共数据通道中对应于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数据通道的标识信息。
31.根据权利要求23至3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接入网设备向核心网用户面设备发送第二数据包,其中,所述第二数据包包括处理后的所述上行数据。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入网设备向核心网用户面设备发送第二数据包包括:
所述接入网设备通过对应于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数据通道向所述核心网用户面设备发送第二数据包。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据包还包括通道标识信息,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接入网设备根据所述通道标识信息确定所述第一数据通道。
34.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据包还包括RRC配置索引,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接入网设备根据所述RRC配置索引确定所述终端设备使用的RRC配置信息,根据所述RRC配置信息对所述上行数据进行处理。
35.根据权利要求23至3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接入网设备接收核心网用户面设备发送的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三数据包,其中,所述第三数据包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下行数据和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
所述接入网设备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获取所述终端设备的上下文信息;
所述接入网设备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的上下文信息对所述下行数据进行处理。
36.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秉肇,王学龙,陈磊,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