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发送节点及接收节点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
,特别是指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发送节点及接收节点。
技术介绍
随着网络的不断演进,IIOT(短时延高可靠)业务和IAB(IntegratedAccessandBackhaul,接入和回传一体化)技术都对网络架构提出了更高的性能需求。其中,具体的,(1)DRB(终端与基站之间的数据承载)的duplication(重复)机制可如图1所示,当通过无线资源控制RRC消息配置重复传输机制给终端UE后,UE将给当前的DRB承载增加另一条无线链路层控制协议RLC实体和逻辑信道,该DRB承载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实体对于需要发送的数据包,将重复在两条链路上传输:一条链路是原来的RLC实体,而另一条链路是新增加的RLC实体。这种重复传输的机制能大大提高空口传输的可靠性并缩短传输时延。图1中的MN表示主节点、SN表示辅节点、MAC表示媒体接入控制。(2)现有的一种IAB网络架构,可如图2所示,图中,来自Donor-CU的用户面下行数据包,将通过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发送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n向接收节点发送数据包;/n其中,所述数据包中携带有时间戳信息。/n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发送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
向接收节点发送数据包;
其中,所述数据包中携带有时间戳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时间戳信息为相对于预设开始时间的时间值,以固定时间间隔为单位;
其中,所述预设开始时间是指与预设参考时间相对应的时间点;
所述预设参考时间为位置定位系统的预设绝对时间,或者,为时间同步网络的预设参考时间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时间戳信息为位置定位系统的绝对时间信息,或者,为时间同步网络的参考时间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时间戳信息包含在应用数据包中;或者
所述时间戳信息包含在所述数据包的通用分组无线业务隧道协议-数据传输GTP-U包头中;或者
所述时间戳信息包含在所述数据包的适配层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向接收节点发送数据包之前,还包括:
接收另一发送节点发送的所述数据包;其中,所述数据包中携带有所述时间戳信息,所述时间戳信息为所述另一发送节点发送所述数据包的发送时间信息;或者
接收另一发送节点发送的初始数据包,并在所述初始数据包中添加所述时间戳信息,形成所述数据包;其中,所述时间戳信息为所述发送节点发送所述数据包的发送时间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节点为应用服务器、核心网用户面网关、具备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层的网络实体、双连接状态中的主节点或5G架构中的集中单元CU。
7.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接收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发送节点发送的数据包;其中,所述数据包中携带有时间戳信息;
根据所述时间戳信息对所述数据包进行处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接收发送节点发送的数据包之前,还包括:
与所述发送节点之间进行终端上下文建立或修改,得到所述数据包的服务质量信息;
所述根据所述时间戳信息对所述数据包进行处理,包括:
根据所述时间戳信息和服务质量信息,对所述数据包进行处理。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时间戳信息和服务质量信息,对所述数据包进行处理,包括:
根据所述时间戳信息和服务质量信息,判断所述数据包是否满足时延要求;
若不满足,则丢弃所述数据包。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时间戳信息和服务质量信息,对所述数据包进行处理,包括:
根据所述时间戳信息和服务质量信息,确定所述数据包的调度策略;
根据所述调度策略,对所述数据包进行传输。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与所述发送节点之间进行终端上下文建立或修改,得到所述数据包的服务质量信息,包括:
与所述发送节点之间进行终端上下文建立或修改,得到所述数据包的服务质量信息和路由信息;
所述根据所述时间戳信息和服务质量信息,确定所述数据包的调度策略,包括:
根据所述时间戳信息、服务质量信息以及路由信息,确定所述数据包的调度策略。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时间戳信息、服务质量信息以及路由信息,确定所述数据包的调度策略,包括:
根据所述时间戳信息、服务质量信息、路由信息以及预设参变量信息,确定所述数据包的调度策略;
其中,所述预设参变量信息包含用于指示所述数据包当前所处的传输状态的指示信息。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信息包含所述数据包距离到达目标节点的剩余跳数。
14.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时间戳信息和服务质量信息,对所述数据包进行处理,包括:
根据所述时间戳信息和服务质量信息,确定所述数据包是否被正确发出;
若未被正确发出,则判断所述数据包的数据传输是否超过了对应的生存时间;
根据判断结果进行处理操作。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判断结果进行处理操作,包括:
若所述判断结果为是,则触发所述数据包的当前业务承载的释放,并通知终端;
若所述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调度调整操作。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判断所述数据包的数据传输是否超过了对应的生存时间之前,还包括:
若所述数据包在当前业务承载上首次未被正确发出,则进入所述数据包的数据传输的生存时间,并开始进行调度调整操作。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与所述发送节点之间进行终端上下文建立或修改,得到所述数据包的服务质量信息,包括:
与所述发送节点之间进行终端上下文建立或修改,得到所述数据包的服务质量信息和所述数据包的数据传输的生存时间。
18.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数据包的数据传输是否超过了对应的生存时间,包括:
判断所述数据包在当前业务承载上首次未被正确发出后的预设时段内,是否持续未被正确发出;或者
判断所述数据包在当前业务承载上首次未被正确发出后持续未被正确发出的次数是否达到预设阈值。
19.根据权利要求14至18任一项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包未被正确发出是指在所述服务质量信息中的时延要求时长内所述数据包未被发送出去,或者在所述服务质量信息中的时延要求时长内所述数据包被发送出去,但未接收到针对所述数据包的确认响应。
2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时间戳信息为相对于预设开始时间的时间值,以固定时间间隔为单位;
其中,所述预设开始时间是指与预设参考时间相对应的时间点;
所述预设参考时间为位置定位系统的预设绝对时间,或者,为时间同步网络的预设参考时间点。
2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时间戳信息为位置定位系统的绝对时间信息,或者,为时间同步网络的参考时间信息。
2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时间戳信息包含在应用数据包中;或者
所述时间戳信息包含在所述数据包的通用分组无线业务隧道协议-数据传输GTP-U包头中;或者
所述时间戳信息包含在所述数据包的适配层中。
23.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节点为应用服务器、核心网用户面网关、具备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层的网络实体、双连接状态中的主节点或5G架构中的集中单元CU。
24.一种发送节点,包括存储器、处理器、收发机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通过所述收发机向接收节点发送数据包;
技术研发人员:张大钧,赵亚利,
申请(专利权)人: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