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位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91421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31 23: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移位机,包括下横梁,所述下横梁的两端铰接有后支腿,所述后支腿的后端连接后万向轮,后支腿的前端固定连接前支腿,所述前支腿的前端连接前万向轮;所述下横梁中部的上侧垂直固定内立柱,所述内立柱的外侧套装外立柱,所述外立柱和内立柱之间安装驱动外立柱上下运动的升降机构;所述外立柱的上部后侧通过轴承设置水平的连接杆,连接杆的两端垂直固定左支臂、右支臂,所述左支臂、右支臂相对的内侧壁上间隔安装多个挂扣,外立柱的上部前侧固定设置卡装左支臂、右支臂的承载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移位机,结构简单,成本低,占用面积小,方便对瘫痪、病人、老人等行动不便人群的移动,给其生活带来了便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移位机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移位机。
技术介绍
目前对于行动不便的病人、老人、残疾人等人群,需要由看护人员通过手抬的方式将其放置于轮椅、担架等工具上进行移动,在手抬的过程中可能会对其身体造成二次伤害,并且由于其重量较大,看护人员大多数都为力气较小的女性,导致需要多人将其拖起,降低了工作效率,给看护工作带来了不便。因此为了减小看护人员的工作强度,一种用于实现行动不便人群无障碍移动的移位机应运而生,利用吊挂的方式将行动不便的人进行移动,减小了看护人员的劳动量,给看护人员的工作带来了便利,但是现有市场上的移位机,结构复杂,占用面积大,无法灵活调节,不利于移位机的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移位机,结构简单,成本低,占用面积小,方便对瘫痪、病人、老人等行动不便人群的移动,给其生活带来了便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移位机,包括下横梁,所述下横梁的两端铰接有后支腿,所述后支腿的后端连接后万向轮,后支腿的前端固定连接前支腿,所述前支腿的前端连接前万向轮;所述下横梁中部的上侧垂直固定内立柱,所述内立柱的外侧套装外立柱,所述外立柱和内立柱之间安装驱动外立柱上下运动的升降机构;所述外立柱的上部后侧通过轴承设置水平的连接杆,连接杆的两端垂直固定左支臂、右支臂,所述左支臂、右支臂相对的内侧壁上间隔安装多个挂扣,外立柱的上部前侧固定设置卡装左支臂、右支臂的承载杆;所述下横梁中部的后侧设置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并伸出下横梁后侧的中间轴,所述中间轴的伸出部分铰接操作杆,于所述操作杆的前方、在内立柱上固定设置用于锁紧操作杆档位的定位座,于所述操作杆的后方、在中间轴上套装用于压紧操作杆保持在定位座档位上的弹簧,弹簧远离操作杆的一端经螺母限位固定,所述操作杆铰接中心的上下两侧分别铰接一连杆,位于上侧的连杆的另一端铰接后支腿的顶面,位于下侧的连杆的另一端铰接另一后支腿的底面。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前支腿具有与下横梁平行折叠和沿后支腿伸展打开两种状态,前支腿与后支腿经销轴铰接,于销轴的后侧、前支腿与后支腿的连接处设置可向上提起的锁紧销钉,所述前支腿的底面设置配合锁紧销钉动作使前支腿锁定在折叠状态的第一插槽和配合锁紧销钉动作使前支腿锁定在打开状态的第二插槽。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内立柱、外立柱为筒状结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推杆电机和底座固定在外立柱内侧的顶部,电动推杆的输出杆向下设置于内立柱筒内,输出杆末端通过销钉与内立柱相对的两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外立柱的外侧安装与推杆电机电联的控制开关。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内立柱、外立柱为筒状结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安装在内立柱筒内侧壁上的丝母,所述丝母上穿设丝杆,丝杆向上穿过固定在外立柱顶部的连接轴承并连接操作手柄,丝杆的下端固定限位螺母。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外立柱上固定有辅助保护被移位者膝部的保护套,在所述保护套的下方、于外立柱上设置有辅助保护被移位者脚部的可折叠踏板。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左支臂与右支臂之间卡装辅助保护被移位者背部的弧形保护杆。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定位座设置至少两个用于固定操作杆档位的卡槽。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内立柱的内部、于升降机构的下方设置有缓冲机构,所述缓冲机构包括缓冲板,所述缓冲板的两侧贯穿有竖直设置的导向柱,所述导向柱的两端分别与设置在内立柱内壁上的固定板连接,于缓冲板下方的导向柱上缠设有压簧,所述压簧的一端与缓冲板连接,另一端与固定板连接。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缓冲板上方的导向柱上缠设有压簧。本技术所述的移位机,首先使用者通过调节后支腿以及前支腿的张开的角度,来适应不同场地的需求,例如轮椅、马桶、护理床、汽车座椅等,当被移位者需要转移位置时,将被移位者置于吊带里,将吊带四周的挂环卡接在左支臂、右支臂上设置的挂扣上,通过升降机构向上运动带动外立柱向上运动,实现了被移位者的吊起,此时推动连接杆,带动移位机移动,将被移位者转移到位,转移过程方便快速,操作简单,省时省力,方便对行动不便的瘫痪病人、卧床病人、残疾病人等人群的照顾,同时不会对被移位者造成二次伤害,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捷。本技术通过设置前支腿的两种状态,实现移位机的快速折叠,减小其占用面积、方便收纳及携带,前支腿通过锁紧销钉锁紧,提高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本技术通过设置手动和电动两种升降机构,满足不同人群的使用要求,扩大了移位机的使用范围。本技术通过设置保护套,保护被移位者的膝部,避免膝部在转移过程中磕碰现象的发生,通过设置踏板,保护被移位者的脚部,避免脚部的误伤,通过设置弧形保护杆,保护被移位者的背部,避免被移位者向后倾倒现象的发生,三重保护的设置,共同保护被移位者,提高了移位机的安全性能。本技术通过设置多个固定操作杆档位的卡槽,将后支腿以及前支腿的张开程度分为低档、中档以及高档,有利于人们的使用,同时可将操作杆固定于对应档位上,防止操作杆松动,增强移位机的稳定性。本技术通过设置缓冲机构,当升降机构发生故障向下降落时,升降机构与缓冲机构相抵接,通过压簧的弹力,平衡升降机构向下的重力,保护被移位者的安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移位机的立体图;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图3为图2的后视图;图4为本技术移位机的折叠示意图;图5为图4中B的放大图;图6为本技术升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升降机构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中C处的放大图;图9为本技术踏板收起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踏板打开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下横梁;2-后支腿;21-后万向轮;3-前支腿;31-前万向轮;32-销轴;33-弹簧丝堵;34-锁紧销钉;35-第一插槽;36-第二插槽;4-内立柱;5-连接杆;51-轴承;52-四通接头;53-左支臂;54-右支臂;55-挂扣;56-推杆;57-承载杆;6-外立柱;7-电动推杆;71-输出杆;72-控制开关;8-丝母;81-丝杆;82-操作手柄;83-限位螺母;9-中间轴;91-操作杆;92-定位座;93-弹簧;94-连杆;10-保护套;11-踏板;111-转轴;112-波珠螺丝;113-第一卡槽;114-第二卡槽;12-踏板安装座;13-缓冲板;131-导向柱;132-固定板;133-压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实施例1如图1-6、图8-10所示,一种移位机,包括下横梁1、后支腿2、前支腿3、内立柱4、连接杆5以及调节机构。所述下横梁1为横截面呈口字型的矩形管,下横梁1的两端设置开口槽,于开口槽内铰接有后支腿2。所述后支腿2为横截面呈口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移位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横梁,所述下横梁的两端铰接有后支腿,所述后支腿的后端连接后万向轮,后支腿的前端固定连接前支腿,所述前支腿的前端连接前万向轮;所述下横梁中部的上侧垂直固定内立柱,所述内立柱的外侧套装外立柱,所述外立柱和内立柱之间安装驱动外立柱上下运动的升降机构;所述外立柱的上部后侧通过轴承设置水平的连接杆,连接杆的两端垂直固定左支臂、右支臂,所述左支臂、右支臂相对的内侧壁上间隔安装多个挂扣,外立柱的上部前侧固定设置卡装左支臂、右支臂的承载杆;所述下横梁中部的后侧设置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并伸出下横梁后侧的中间轴,所述中间轴的伸出部分铰接操作杆,于所述操作杆的前方、在内立柱上固定设置用于锁紧操作杆档位的定位座,于所述操作杆的后方、在中间轴上套装用于压紧操作杆保持在定位座档位上的弹簧,弹簧远离操作杆的一端经螺母限位固定,所述操作杆铰接中心的上下两侧分别铰接一连杆,位于上侧的连杆的另一端铰接后支腿的顶面,位于下侧的连杆的另一端铰接另一后支腿的底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位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横梁,所述下横梁的两端铰接有后支腿,所述后支腿的后端连接后万向轮,后支腿的前端固定连接前支腿,所述前支腿的前端连接前万向轮;所述下横梁中部的上侧垂直固定内立柱,所述内立柱的外侧套装外立柱,所述外立柱和内立柱之间安装驱动外立柱上下运动的升降机构;所述外立柱的上部后侧通过轴承设置水平的连接杆,连接杆的两端垂直固定左支臂、右支臂,所述左支臂、右支臂相对的内侧壁上间隔安装多个挂扣,外立柱的上部前侧固定设置卡装左支臂、右支臂的承载杆;所述下横梁中部的后侧设置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并伸出下横梁后侧的中间轴,所述中间轴的伸出部分铰接操作杆,于所述操作杆的前方、在内立柱上固定设置用于锁紧操作杆档位的定位座,于所述操作杆的后方、在中间轴上套装用于压紧操作杆保持在定位座档位上的弹簧,弹簧远离操作杆的一端经螺母限位固定,所述操作杆铰接中心的上下两侧分别铰接一连杆,位于上侧的连杆的另一端铰接后支腿的顶面,位于下侧的连杆的另一端铰接另一后支腿的底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支腿具有与下横梁平行折叠和沿后支腿伸展打开两种状态,前支腿与后支腿经销轴铰接,于销轴的后侧、前支腿与后支腿的连接处设置可向上提起的锁紧销钉,所述前支腿的底面设置配合锁紧销钉动作使前支腿锁定在折叠状态的第一插槽和配合锁紧销钉动作使前支腿锁定在打开状态的第二插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立柱、外立柱为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宏瑞李奋平李奋和
申请(专利权)人:石家庄莱纳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