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点对点的变压器容量互济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09060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31 23: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点对点的变压器容量互济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在变压器处安装智能终端;S2.将电池等各种能量型储能元件和柔性负荷通过智能终端接到配网中;S3.通过智能终端完成点对点完成数据传输,把分散的变压器井然有序的连接起来,采集的海量数据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高效协同,使变压器之间协同出力,实现容量互济共享;S5.平台根据电力调度部门的判定结果,根据规则自动完成交易结算。针对平台运行过程中的信息交互、响应确认、交易签订、违约判定、结果核算等制定规范化流程,实现对整个供需交易过程的监督与管控,保证时效性、可靠性、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点对点的变压器容量互济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属于电力领域,是一种点对点的变压器容量互济的方法。
技术介绍
配电网随着能源结构和用户需求发生重大变化,从传统的放射型向多源互联转变,并进一步向多层次、多环节、多形态复杂网络方向发展。尤其是随着电力交易体制的改革,市场化交易机制的完善,未来的配电网将由分布式电源主导,信息通信技术与能源网络深度融合,满足柔性负荷差异化的负责需求,电力市场由多市场主体参与,电价和用电形式更加灵活。当前电网的交互是强中心模式,随着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新技术的逐渐成熟,去中心化、点对点互动、高可控、高灵活性、定制化的能源系统将成为现实。未来配电网将承担可再生能源消纳支撑、多元海量信息集成、多利益主体参与的交易和电气化支撑与服务的多重角色。针对将来的配电网架构以及场景化的需求,随着ICT技术和生态链的逐步成熟,区别于以往的强中心式的运行模式,创造性的提出基于ICT技术的点对点的变压器容量互济的办法。通过ICT技术可实现端到端部署策略,在物联网技术的基础上,采用共识机制原理,建立去中心化的自发治理机制,使变压器间直接对话,通信效率更高,系统成本更低。结合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计算机技术的新型应用模式。使变压器之间点对点完成数据传输,把分散的变压器井然有序的连接起来,采集的海量数据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高效协同,使变压器之间实现点对点直接交互,协同出力,实现负荷互济共享。智能信息采集技术,在低成本、低功耗的前提下完成配电变压器的大数据采集,在变压器容量互济共享平台,整合系统运行、市场交易和用户用电数据,提高负荷侧大数据分析能力,增强负荷侧响应能力。配电变压器作为电力系统的终端变压器,在电力输送、分配和使用过程中发挥着重要核心作用,配电变压器整体供电能力不足,变台整体容量增长幅度低于用电负荷的增长幅度,使得许多变台超负荷供电,可靠性下降。变压器发生过负荷时,会造成其绝缘发生老化、各部分温度大幅升高、寿命降低等等,变压器过负荷不仅会使故障率增加还会被电网公司罚款。"迎峰度夏"是供电企业每年必打的攻坚战,许多线路一到迎峰度夏期间就进入满载甚至过载的运行状态,因此一到迎峰度夏,国家电网人就时刻准备,为保障设备的安全做工作。通过变压器容量共享及负荷共济共享交易平台深度分析区域及用户能耗变量特征,为用户建立最优的负荷互济经济模型,通过市场化的经济手段,最大限度的降低用户用能成本,并保障电网在用电高峰期安全、可靠、稳定的运行。单台配电变压器容量设计是根据不同负荷密度和供电半径,考虑每1个周期的负荷增长情况来确定的。随着社会进步,设计年增长率偏低,过去在考虑负荷自然增长率时一般以年增长5%考虑,最近负荷增长较快,单台台区负荷年增长均超过10%,从而造成目前已运行的配电变压器普遍容量不足。设计负荷密度偏小,尤其是在工业集聚区及中心城区,线路负荷较大,供电线路已经满负荷运行,用户有扩容需要但无法实现变压器扩容。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点对点的变压器容量互济的方法,解决了以上提出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一种点对点的变压器容量互济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在变压器处安装智能终端;S2.将电池等各种能量型储能元件和柔性负荷通过智能终端接到配网中;S3.通过智能终端完成点对点完成数据传输,把分散的变压器井然有序的连接起来,采集的海量数据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高效协同,使变压器之间协同出力,实现容量互济共享;S4.电力调度部门使用大数据、智能算法建立优化调度模型,通过智能调度算法及决策支持系统,结合平台内置的安全校核模块,可完成输配电线路的安全约束情况、限制容量、限制依据、该输配电设备上其他用户的使用情况、约束时段等内容的判定;S5.平台根据电力调度部门的判定结果,根据规则自动完成交易结算。进一步的,在S1中,所述智能终端作为底层的基础量测与控制装置,是配电网信息化的重要环节,具有灵活的终端接入和组网模式,丰富的量测内容和数据资源共享,广域数据的实时同步量测、控制和传递。进一步的,在S2中,所述智能终端中电力电子变换器实现储能元件的充放电控制,结合柔性负荷的控制实现负荷容量优化,使得智能终端成为高度集成的综合能量调控装置。进一步的,所述智能终端上设有无线接收与发射装置。进一步的,所述智能终端通过分布式控制器与大数据采集装置相连。进一步的,所述大数据采集设备与大数据存储设备之间电性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大数据采集设备与大数据存储设备与人机交互可视化终端相连。进一步的,所述人机交互可视化终端上设有可视化液晶显示屏。进一步的,在S4中,用户提出负荷需求,系统根据各用户响应能力发送响应邀约,用户可确认响应时间还可中断容量,系统可根据响应容量偏差限值,对响应过程进行监督,监督响应过程中是否出现违约的情况,如果出现违约,则采取违约措施,对缺口负荷采取强制措施。进一步的,当未出现违约时,根据负荷响应完成度进行结算后交易结束。(三)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点对点的变压器容量互济的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柔性、灵活的配电网为实现变压器的容量互济提供了必要途径和技术支撑,涉及灵活装备、灵活调度和灵活交易等各个层面的不同环节。1.基于SOP的配电网柔性互联面向配电层面的智能软开关SOP技术正引起新一次的研究热潮,利用电力电子装置代替传统联络开关,形成常态化软连接,改变传统闭环设计、开环运行的供电方式,能够提供灵活、快速、精确的功率交换控制与潮流优化能力。2.可调节灵活负荷电力负荷按照供电可靠性、用户生产性质和可调节特性三种不同维度可进行电力负荷的进一步细分。其中按可调节特性可划分为可调节负荷和不可调节负荷。可调节负荷主要包括温控性负荷、时间驱动型设备负荷和智能家居等负荷。温控性负荷包括空调、热泵、热水器等具有一定时滞和热传导特性的负荷。时间驱动型设备负荷以洗衣机、烘干机等负荷为代表,具有明显的阶梯式特征。智能家居可通过能量管理系统,对内部资源有效优化并与外部电网进行互动。3.基于ICT的信息化发展基于ICT的信息化、数字化配电系统是提升配电网灵活性水平的关键,全面信息采集和分析有助于配电网运行状态认知和不确定性削减,快速量测与通讯手段使配电网运行控制准确性与时效性显著提升。核心问题是信息的有效采集、发掘与利用。4.灵活的能源交易服务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入以及电力现货市场的推进,未来配电网将为用户提供双向定制能源服务,形成面向用户的点对点能源交易通道,通过充分市场竞争与博弈完成多利益主体的互动。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点对点的变压器容量互济的方法的系统图;图2为电力调度部门使用大数据、智能算法建立优化调度模型;图中:1-智能终端,2-分布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点对点的变压器容量互济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在变压器处安装智能终端;/nS2.将电池等各种能量型储能元件和柔性负荷通过智能终端接到配网中;/nS3.通过智能终端完成点对点完成数据传输,把分散的变压器井然有序的连接起来,采集的海量数据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高效协同,使变压器之间协同出力,实现容量互济共享;/nS4.电力调度部门使用大数据、智能算法建立优化调度模型,通过智能调度算法及决策支持系统,结合平台内置的安全校核模块,可完成输配电线路的安全约束情况、限制容量、限制依据、该输配电设备上其他用户的使用情况、约束时段等内容的判定;/nS5.平台根据电力调度部门的判定结果,根据规则自动完成交易结算。/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点对点的变压器容量互济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在变压器处安装智能终端;
S2.将电池等各种能量型储能元件和柔性负荷通过智能终端接到配网中;
S3.通过智能终端完成点对点完成数据传输,把分散的变压器井然有序的连接起来,采集的海量数据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高效协同,使变压器之间协同出力,实现容量互济共享;
S4.电力调度部门使用大数据、智能算法建立优化调度模型,通过智能调度算法及决策支持系统,结合平台内置的安全校核模块,可完成输配电线路的安全约束情况、限制容量、限制依据、该输配电设备上其他用户的使用情况、约束时段等内容的判定;
S5.平台根据电力调度部门的判定结果,根据规则自动完成交易结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点对点的变压器容量互济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1中,所述智能终端作为底层的基础量测与控制装置,是配电网信息化的重要环节,具有灵活的终端接入和组网模式,丰富的量测内容和数据资源共享,广域数据的实时同步量测、控制和传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点对点的变压器容量互济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2中,所述智能终端中电力电子变换器实现储能元件的充放电控制,结合柔性负荷的控制实现负荷容量优化,使得智能终端成为高度集成的综合能量调控装置。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金亮刘东蒋曦赵玮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沧州供电分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