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专用于纽扣电池检测的小型半导体恒温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86424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31 23: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恒温箱,特别是一种专用于纽扣电池检测的小型半导体恒温箱。包含温度传感器、电池仓、保温材料、风道、风扇、半导体制冷片、导冷块、加热管及温度控制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电池仓内的温度,并将温度传输到温度控制器。其中,所述温度传感器位于电池仓内部。所述电池仓位于恒温箱内部,用于提供电池的放置位置。所述电池座的形状尺寸与纽扣电池的形状和尺寸相适应。所述温度控制器采用PID比例‑积分‑微分控制算法,根据温度传感器传来的温度与预设温度之差,计算并输出调节后的温度,确定加热或者制冷,得出加热或制冷的时间,控制加热管加热时间或半导体制冷片制冷时间,直至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到达目标温度。这样,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恒温箱既可加热,又可制冷,不易受环境温度变化影响,可实现恒温器所允许温度范围内任意温度的恒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专用于纽扣电池检测的小型半导体恒温箱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恒温箱,特别是一种专用于纽扣电池检测的小型半导体恒温箱。
技术介绍
电池作为一种高效的能量转换和存储单元,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人类的各行各业。从镍镉电池、镍锌电池、铅酸电池到锂离子电池,根据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场景要求的不同,各种电池技术均得到广泛发展。然而根据阿累尼乌斯公式推导,几乎所有的电池都受到环境温度的影响。一方面,环境温度低会使电池极化降低,但是会带来传输阻力的提高;另一方面,环境温度高会使电池活化更充分,物质迁移能力更强,但是会带来电解液的分解和极化的增大。环境温度的波动也会带来电池性能的波动,尤其是锂离子电池,由于其材料的特殊性,受温度影响颇大。为此,科研工作者会采用高低温恒温箱和空调来调节电池环境温度。高低温恒温箱价格昂贵,内部空间设计不合理;空调调节能力有限,温度波动较大,均不能很好满足广大用户需求。同时,因为电池设备需要进行长时间循环测试,对电池寿命要求较高。为了评价和提高电池的使用寿命,优化其性能,了解电池在不同应用条件下的衰减机制,进行加速老化试验是非常必要的。因此一台可控温,结构合理的小型恒温电池测试箱是被广大研究者需求的。据此,本专利针对市场常见的电池测试设备,设计配置了一款电池恒温测试箱,体积小,设计合理,温度均匀可控,精度高,根据半导体制冷原理和热风循环制热技术制成,可有效用于各种类型电池的实验及测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设计一种专用于纽扣电池检测的小型半导体恒温箱,可有效解决易受外界温度影响,从而使纽扣电池检测不精确的问题得到解决。具体技术方案如下: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温度控制系统,包含温度传感器、电池仓、保温材料、风道、风扇、半导体制冷片、导冷块、加热管及温度控制器。由此制成的恒温箱,包含箱体、电池仓、加热管、温度控制器和风机,其特征在于包含半导体制冷套件。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电池仓内的温度,并将温度传输到温度控制器。其中,所述温度传感器位于电池仓内部。所属电池仓位于恒温箱内部,用于提供电池的放置位置。所述电池座的形状尺寸与纽扣电池的形状和尺寸相适应。所述温度控制器采用PID比例-积分-微分控制算法,根据温度传感器传来的温度与预设温度之差,计算并输出调节后的温度,确定加热或者制冷,得出加热或制冷的时间,控制加热管加热时间或半导体制冷片制冷时间,直至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到达目标温度。所述恒温箱,其特征在于,还包含:半导体制冷片驱动电路和加热管驱动电路。所述温度控制器根据确定的加热或者制冷模式,以及加热时间或者制冷时间,输出两路使能信号和两路脉宽调制PWM信号。所述半导体制冷片驱动电路根据PWM信号驱动所述半导体制冷片进行制冷;所述加热管驱动电路根据PWM信号驱动所述加热管进行加热。所述恒温箱,其特征在于,还包含:热风循环系统和冷风循环系统,风道通过进风口和出风口与电池仓连通。所述恒温箱,其特征在于:进风口和出风口设置在电池仓对侧的两壁上。所述恒温箱,其特征在于:制冷模式下当温度差较低时,加热套件不工作;当温度差较高时,加热套件中的风扇开始工作,加速冷风循环,使电池仓内的温度更快降温至设定值;加热模式下当温度差较低时,制冷套件不工作;当温度差较高时,制冷套件中的风扇组开始工作,加速热风循环,使电池仓内的温度更快加热至设定值。所述加热管用于加热管周围的空气,由风扇驱动加热后的空气经由风道进入电池仓中,最终使电池仓的温度升高。所属风扇位于风道中,用于为气流提供动力。所述半导体制冷片位于电池仓侧面,用于降低制冷片周围的空气温度,由风扇驱动制冷后的空气从侧面经由进入电池仓中,最终使电池仓温度降低。在同一时间,加热管和半导体制冷系统只能有一方进行工作。同时,为了散去制冷时发出的热量,半导体制冷片的外侧安装有风扇。所述的风扇安装方向与半导体制冷片内侧风扇的安装方向相反,驱动热空气向箱体外扩散。具体的说,温度控制器包含PID计算器,根据温度传感器探测到的温度、环境温度、目标温度,确定比例系数P、积分时间I和微分时间D以及脉宽调制PWM信号的占空比,从而判断制冷还是加热并确定加热时间或者制冷时间,输出两路使能信号和两路脉宽调制PWM信号。其中,两路PWM信号分别输出给半导体制冷片驱动电路和加热管驱动电路;半导体制冷片驱动电路根据PWM信号驱动半导体制冷片进行制冷;加热管驱动电路根据PWM信号驱动加热管进行加热。这样,本专利技术的恒温箱既可加热,又可制冷,不易受环境温度变化影响,可实现恒温器所允许温度范围内任意温度的恒温。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恒温箱的等轴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案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本恒温箱包括壳体17和放置电池的电池仓12,为使电池仓内温度控制均匀,电池仓两侧壁上设有48个8mm×3mm的通风口,分别是右侧的进风口11和左侧的出风口16。出风口左侧是风道Ⅰ3,进风口右侧是风道Ⅱ9,风道Ⅱ9右侧为制冷套件,包括三个小风扇构成的风扇组Ⅰ7,导冷块9和三个小风扇构成的风扇组Ⅱ。为了使制冷时发出的热量快速扩散,在壳体17右壁上设有由48个8mm×3mm的通风口构成的散热窗6。当制冷套件工作时,气流由半导体制冷片8经导冷块9、风扇组Ⅰ7、进风口11进入电池仓12,经出风口16进入风道Ⅰ3,经风扇4进入风道Ⅱ5,最后经进风口11进入电池仓12,完成制冷循环。在电池仓12后侧,风道Ⅰ和风道Ⅱ相接处为加热套件,包括两根长150mm的加热管13和风扇4。当加热套件工作时,气流经加热管进入风道Ⅱ5,经进风口11进入电池仓12,经出风口12进入风道Ⅰ3,最后经风扇4回到加热管13处,完成加热循环。箱体左侧是温度控制器1,可用来设置恒温箱温度。例如,当温度控制器1设置的温度高于温度传感器15测得的电池仓12内的温度值且温度差超出某一特定阈值时,温度控制器1判断输出制冷信号和制冷时间,输出PWM信号给半导体制冷片驱动电路。半导体制冷片,风扇组Ⅰ7,风扇组Ⅱ10开始工作,低温气流经导冷块9和风扇组Ⅰ7流出,完成制冷循环。半导体制冷片背面形成的高温气流经风扇组Ⅱ10和散热窗6流出箱体,排入空气中降温。当温度传感器15测得的电池仓12内的温度值与设置温度之差在±0.1℃范围内波动时,温度控制器1停止输出制冷信号,制冷工作结束。当温度差较低时,加热套件不工作;当温度差较高时,加热套件中的风扇4开始工作,加速冷风循环,使电池仓12内的温度更快降温至设定值。当温度控制器1设置的温度低于温度传感器15测得的电池仓12内的温度值且温度差超出某一特定阈值时,温度控制器1判断输出加热信号和加热时间,输出PWM信号给加热管驱动电路。加热管13,风扇4开始工作高温气流经风扇4和加热管13进入风道Ⅱ5,完成加热循环。当温度传感器15测得的电池仓12内的温度值与设置温度之差在±0.1℃范围内波动时,温度控制器1停止输出加热信号,加热工作结束。当温度差较低时,制冷套件不工作;当温度差较高时,制冷套件中的风扇组Ⅰ7开始工作,加速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恒温箱,其特征在于一种专用于纽扣电池检测的小型半导体恒温箱。/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恒温箱,其特征在于一种专用于纽扣电池检测的小型半导体恒温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恒温箱,包含箱体、电池仓、加热管、温度控制器和风机,其特征在于包含半导体制冷套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温度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属温度控制器包含PID比例-积分-微分控制器,对探测到的温度与环境温度、预先设定的目标温度进行计算,确定加热或者制冷,得出加热时间或者制冷时间,并驱动所述加热管对所述电池仓进行加热,或者驱动所述半导体制冷片对所述电池仓进行制冷,使所述电池仓的温度恒定于所述目标温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恒温箱,其特征在于,还包含:半导体制冷片驱动电路和加热管驱动电路;所述温度控制器根据确定的加热或者制冷模式,以及加热时间或者制冷时间,输出两路使能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永明高鹏周浩林王桢孔爱静李君祥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