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检测锂离子电池发生微内短路的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085859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31 23: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检测锂离子电池发生微内短路的方法及系统,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包括:对未发生微内断路的锂离子电池进行循环恒流充放电;对锂离子电池进行动态阻抗测试,获取测试动态阻抗数据;测试已发生微内断路的锂离子电池的动态阻抗,获取动态阻抗数据;确定预设测试频率区间内锂离子电池微内短路直线的斜率标准;获取待测锂离子电池的动态阻抗作为检测数据,确定检测数据的斜率,当斜率小于或等于斜率标准时,确定待测锂离子电池发生微内断路。本发明专利技术准确度更高,应用范围更广,更加高效简洁,可推广至多种不同体系的锂离子电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检测锂离子电池发生微内短路的方法及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锂离子电池
,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检测锂离子电池发生微内短路的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锂离子电池自1991年商业化以来,经过不断革新与发展,具备高工作电压、高质量能量密度和体积能量密度、没有记忆效应、低自放电率以及工作温度范围宽等优点,现已广泛应用于3C数码、航空航天、智能电网以及新能源汽车等领域。锂离子电池寿命受多种因素影响,如温度、充放电倍率等,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会出现内阻增大,电压降低等现象,同时也会出现内短路这种危险状况,电池内部短路后温度会急剧升高,容易发生热失控甚至爆炸,造成极大的财产损失和安全隐患,然而电池微内短路表现为电压小幅度降低,很难被甄别。专利CN201810889484.8公布了一种通过力学性能判断锂离子电池短路的方法,通过对锂离子电池进行机械加载实验获得力学响应曲线的拐点,与电压下降曲线相对应,该方法适用性较差,且耗时长,不适合实际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用于检测锂离子电池发生微内短路的方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检测锂离子电池发生微内短路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n将未发生微内断路的锂离子电池置于预设温度的环境中,静置预设时长,静置完成后对已发生微内断路的锂离子电池进行循环恒流充放电;/n每循环恒流充放电预设次数后,对锂离子电池进行动态阻抗测试,获取测试动态阻抗数据;/n当锂离子电池发生微内短路后,测试已发生微内断路的锂离子电池的动态阻抗,获取动态阻抗数据;/n针对动态阻抗数据和测试动态阻抗数据,确定动态阻抗的log(/Z/)和log(frequency)曲线图,根据log(/Z/)和log(frequency)图确定预设测试频率区间内锂离子电池微内短路直线的斜率标准;/n获取待测锂离子电池...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检测锂离子电池发生微内短路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将未发生微内断路的锂离子电池置于预设温度的环境中,静置预设时长,静置完成后对已发生微内断路的锂离子电池进行循环恒流充放电;
每循环恒流充放电预设次数后,对锂离子电池进行动态阻抗测试,获取测试动态阻抗数据;
当锂离子电池发生微内短路后,测试已发生微内断路的锂离子电池的动态阻抗,获取动态阻抗数据;
针对动态阻抗数据和测试动态阻抗数据,确定动态阻抗的log(/Z/)和log(frequency)曲线图,根据log(/Z/)和log(frequency)图确定预设测试频率区间内锂离子电池微内短路直线的斜率标准;
获取待测锂离子电池的动态阻抗作为检测数据,确定检测数据的斜率,当斜率小于或等于斜率标准时,确定待测锂离子电池发生微内断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预设温度的范围为-20~4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预设时长为0.5~2h。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预设次数的范围为80-120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预设测试评率区间为0.01-10Hz。


6.一种用于检测锂离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耿萌萌杨凯方陈时珊珊范茂松张宇张明杰高飞刘皓王康康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