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氨基酸异构化测定茶叶或茶产品的储存期和/或储存条件和/或加工程度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08562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31 23: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以D‑型和L‑型氨基酸的含量及其比例比为基础推断茶叶或茶产品的储存期和/或储存条件和/或加工程度中的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创新地采用D‑氨基酸与L‑氨基酸的含量作为推断依据来评估茶叶或茶产品在储存期和/或加工过程中的变化,客观有效,关联性强,准确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氨基酸异构化测定茶叶或茶产品的储存期和/或储存条件和/或加工程度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茶叶和茶产品质量鉴定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基于氨基酸异构化测定茶叶或茶产品的储存期和/或储存条件和/或加工程度的方法。
技术介绍
茶叶是我国主要的出口农产品之一,其出口量一直在国际销售市场上占有重要地位。茶叶的感官品质随时间延长而变化,这种变化可能是正反双向的,与茶叶种类有关。因此,茶叶的储存年份是其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例如普洱茶的定价依据之一就是其储存年份。市场上对白茶品质还有“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的说法。而另外一些种类的茶叶,如多数绿茶,其感官品质随时间而降低。目前市场上的茶叶产品的年份一般是根据商家的自述或结合专家感官评估。当前尚未建立客观可靠的鉴定茶叶储存年份的方法。茶叶在储存过程中,除了时间因素外,储存环境对品质的影响也十分重要。普洱茶“越陈越香”的说法意味着在适宜的环境下储存的普洱茶可能具有更好的品质。因此,一种客观、可靠并且量化的茶叶年份及储存条件的判别方法尤为重要。茶产品是指茶叶通过工业化加工过程而得到的产品,包括茶提取物,茶浓缩液,茶粉及茶饮料等。其工艺过程和参数可能与一般饮用泡茶的常规条件(温度、时间、无添加剂等)相似,也可能为增加茶叶的提取率或提高生产效率而采用一些超常规的方式,例如,长时间提取,高温(>100℃),特殊高效提取工艺,或者甚至加入“萃取辅助剂”等。这些超常规的生产工艺可能会引起茶叶内含物的化学变化,例如:水解、降解、异构化等。已有文献报道,茶氨酸可能在不同的酸碱环境中异构化,氨基酸在较高温度下或者酸碱条件下降解并且发生对映异构化。因此,氨基酸的含量及对映异构体的比例是潜在的茶产品加工程度的标识参数。目前基于氨基酸含量及其对映异构体的比例为指标来鉴定茶叶储存期,茶产品加工程度及产地溯源的研究未有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以新的推断依据在测定茶叶或茶产品的储存期和/或储存条件和/或加工程度中的用途。以及根据该用途设计的一种测定茶叶或茶产品的储存期和/或储存条件和/或加工程度的方法。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以D-型氨基酸和L-型氨基酸的含量及含量比作为依据在推断茶叶或茶产品的储存期和/或储存条件和/或加工程度中的用途。基于D-型氨基酸和L-型氨基酸的含量及含量比测定茶叶或茶产品的储存期和/或储存条件和/或加工程度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使用茶叶或茶产品标品,根据氨基酸的降解及消旋规律建立分析模型;(2)测定待测茶叶或茶产品中的D-型氨基酸和L-型氨基酸的含量及含量比;(3)将测得的待测茶叶或茶产品的D-型氨基酸和L-型氨基酸的含量及含量比带入分析模型,根据分析模型推断待测茶叶或茶产品的储存期和/或储存条件和/或加工程度。本专利技术中,是指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氨基酸的D-型氨基酸和L-型氨基酸的含量及含量比。氨基酸的含量以及D-氨基酸与L-氨基酸的含量比不是相互独立的变量,只需任意两个量即可来实现本申请的目标。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所用的氨基酸包括所有除甘氨酸之外的19中蛋白质氨基酸以及茶氨酸,S-甲硫氨基酸,共21种氨基酸。具体如下表1所示:表1进一步地,还包括步骤(4)根据实测大数据和深度学习进行模型修正和完善。进一步地,所述茶产品为茶提取物、茶浓缩液、茶粉、茶饮料中的任意一种。进一步地,所述加工是指茶叶的提取工艺。可以是任何提取工艺。这种工艺可以是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超常规的方式,例如,长时间提取,高温(>100℃)或者加入“萃取辅助剂”等。这些超常规的生产工艺可能会引起茶叶内含物的化学变化,例如:水解、降解、异构化等。这里的程度根据所述加工的类型,可以是时间的长短、温度的高低等工艺参数,也可以是加入的辅料的类型和数量。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储存条件可以用温度、湿度等任何能够反映储存条件差异的指标来表示。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本专利技术创新的采用以氨基酸的含量以及D-氨基酸与L-氨基酸的含量比作为推断依据,测定茶叶或茶产品的储存期和/或储存条件和/或加工程度,客观有效,关联性强,准确率高。附图说明图1是同一品种不同年份的祁门红茶D-氨基酸和L-氨基酸的组成及含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所使用的各种原料,如未作特别说明,均为本领域公知的市售产品。检测氨基酸对映异构体的含量及比例的任何有效的分析技术都可以用于测定茶叶或茶产品中的D-氨基酸的含量。比如,离子交换富集氨基酸,液相色谱拆分对映异构体,继以采用质谱检测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还可以采用申请号为2020100941551的中国专利申请的游离D型氨基酸的检测方法来测定茶叶或茶产品中的D-氨基酸的含量。实施例1:同一品种不同年份的祁门红茶(2018,2015,2012)中游离氨基酸对映异构体分析祁门红茶中一些氨基酸的含量(D+L:D-型与L-型氨基酸的浓度之和),D-型氨基酸的浓度和氨基酸对映异构体的比例(D/L:D-型与L-型氨基酸之比)如图1所示。初步实验结果表明,D-氨基酸和DL-氨基酸的浓度,D-氨基酸/L-氨基酸的比值,随着储存的时间增加而变化。不同的氨基酸的消旋率与储存环境有关。实施例2:速溶茶粉中游离氨基酸对映异构体分析不同加工工艺的速溶茶粉中游离氨基酸及对映体的含量如表2所示。初步实验结果表明,工艺参数对氨基酸含量及其对映异构体有很大影响。在相同条件下,不同的氨基酸异构化程度不同。表2速溶茶粉中D型氨基酸的含量分析(D+Lmg/g,Dμg/g,D/L%)实施例3:茶饮料中游离氨基酸对映异构体分析一些茶饮料中游离氨基酸对映异构体的含量如表3所示。初步实验结果表明,茶饮料生产工艺条件对氨基酸异构化可能有显著影响。在相同条件下,不同的氨基酸异构化程度不同。进一步的实验仍在进行中。表3茶饮料中D型氨基酸的含量分析(D+Lmg/L,Dμg/L,D/L%)应当理解本文所述的例子和实施方式仅为了说明,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它做出各种修改或变化,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以D-型氨基酸和L-型氨基酸的含量及含量比作为依据在推断茶叶或茶产品的储存期和/或储存条件和/或加工程度中的用途。/n

【技术特征摘要】
1.以D-型氨基酸和L-型氨基酸的含量及含量比作为依据在推断茶叶或茶产品的储存期和/或储存条件和/或加工程度中的用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茶产品为茶提取物、茶浓缩液、茶粉、茶饮料中的任意一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是指茶叶的提取工艺。


4.基于D-型氨基酸和L-型氨基酸的含量及含量比测定茶叶或茶产品的储存期和/或储存条件和/或加工程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使用茶叶或茶产品标品,根据氨基酸的降解及消旋规律建立分析模型;
(2)测定待测茶叶或茶产品中的D-型氨基酸和L-型氨基酸的含量及含量比;
(3)将测得的待测茶叶或茶产品的D-型氨基酸和L-型氨基酸的含量及含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小根宛晓春许愉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