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细胞获取设备及目标细胞的获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08547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31 23: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目标细胞获取设备及目标细胞的获取方法,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显微装置、截取装置和操纵控制装置,所述显微装置为倒置式显微镜,所述倒置式显微镜尾部设置有承物台,所述截取装置可拆卸固定在承物台上,所述操纵控制装置包括控制芯片、控制按钮,所述控制芯片和控制按钮集成在倒置式显微镜目镜筒外壁上的控制板上,所述截取装置包括切割体、摄取钳、举升底座、左右滑动底座、竖直调整机构、左右移动机构和前后移动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伺服电机的旋转控制和蜗轮蜗杆的精密啮合,由精确的旋转运动转变为平稳的直线运动,抗干扰能力极强,输出平稳,速度可极低,精确度极高,使在显微镜视频下的协同操作成为可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目标细胞获取设备及目标细胞的获取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目标细胞获取设备及目标细胞的获取方法。
技术介绍
病理检查的目的,一是为了明确诊断及验证术前的诊断,提高临床的诊断水平;二是诊断明确后,可决定下步治疗方案及估计预后,进而提高临床的治疗水平。通过临床病理分析,也可获得大量极有价值的科研资料。病理检查时,取一定大小的病变组织,用组织病理学方法制成病理切片,通常将病变组织包埋在石蜡块里,用切片机切成薄片,再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或其他特殊染色方法,对石蜡组织切片中特定的病原菌或被感染的单一细胞进行定位,然后获取切片中该特定区域组织,从中提取病原DNA进行PCR扩增获取病原菌的信息,最后作出病理诊断。进行病理诊断,只需少量病原菌或被感染的单一细胞即可,但为保证提取病原菌的有效性,通常会提取切片中特定区域较大面积的组织。在病理状态下,发生相同分子或者能在组织中检测到的病原或者靶细胞通常只占组织总体积的很小一部分;然而机体组织包含复杂的正常细胞、炎症浸润细胞,同时有复杂的基质、血管、腺体等等,在提取组织DNA时,会对我们所要求的靶细胞或靶目标构成极大干扰,大大降低了扩增病原信息的阳性率和准确度。为了对疾病发生过程中的组织损害进行分子水平分析,分离出纯净的目标细胞就显得非常必要。准确分离目标细胞的难点在于:一是如何精确地从组织切片上切出病变细胞区域,二是如何精确摄取病变细胞区域。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获取设备其获取方法,使其能精确锁定病变细胞,并能进行切割和摄取病变细胞操作,这是目前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目标细胞获取设备及获取方法,可精确的锁定、切开和摄取病变细胞,为准确诊疗提供帮助,以解决现有技术由于无法准确提取病原菌或病变细胞存在诊疗质量不准确的问题。本专利技术之一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目标细胞获取设备,包括显微装置、截取装置和操纵控制装置,所述显微装置为倒置式显微镜,所述倒置式显微镜尾部设置有承物台,所述截取装置可拆卸固定在承物台上,所述操纵控制装置包括控制芯片、控制按钮,所述控制芯片和控制按钮集成在倒置式显微镜目镜筒外壁上的控制板上,所述截取装置包括切割体、摄取钳、举升底座、左右滑动底座、竖直调整机构、左右移动机构、前后移动机构和电源,所述竖直调整机构包括第一外壳和固定在第一外壳内的第一伺服电机、第一蜗杆、第一蜗轮,所述第一蜗轮套接于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的主轴上,所述第一蜗杆与第一蜗轮啮合传动,所述第一外壳与承物台可拆卸固定:所述左右移动机构包括第二外壳和固定在第二外壳内的第二伺服电机、第二蜗杆、第二蜗轮,所述第二蜗轮套接于所述第二伺服电机的主轴上,所述第二蜗杆与第二蜗轮啮合传动:所述前后移动机构包括第三外壳和固定在第三外壳内的第三伺服电机、第三蜗杆、第三蜗轮,所述第三蜗轮套接于所述第三伺服电机的主轴上,所述第三蜗杆与第三蜗轮啮合传动:所述左右滑动底座和第二外壳固定在所述举升底座的上方,所述第一外壳固定在所述举升底座的下方,所述第一蜗杆竖直向上延伸出第一外壳,并与举升底座铰接,所述前后移动机构可左右滑动地固定在所述左右滑动底座上,所述第二蜗杆沿左右方向延伸出第二外壳,并与第一外壳铰接,所述第三蜗杆沿前后方向延伸出第三外壳,位于前侧的端部固定有第四伺服电机,所述切割体和摄取钳呈夹角地固定在所述第四伺服电机主轴的同一圆周上,且切割体作用点与摄取钳作用点相对于与电机主轴中心的距离相等,所述倒置式显微镜物镜转台下方设置有收储室,所述电源固定在收储室内,并与第一伺服电机、第二伺服电机、第三伺服电机、第四伺服电机及控制芯片电性连通,所述控制芯片与第一伺服电机、第二伺服电机、第三伺服电机、第四伺服电机电性连通,所述切割体设置有压力传感器。进一步,所述第四伺服电机的主轴上设置有固定夹,所述固定夹包括第一夹口和与第一夹口呈180°夹角设置的第二夹口,所述第一夹口和第二夹口上还设置有副夹,所述第一夹口、第二夹口和副夹均包括固定夹指和活动夹指,所述固定夹指设置有用于活动夹指沿夹口方向滑动的滑槽,所述活动夹指上设置有固定螺栓。进一步,所述切割体包括固定部和切割部,所述固定部上设置有连接套,所述连接套设置有固定切割部的固定孔。进一步,所述切割部为切割针,所述切割针包括针体和针柄,所述针柄与固定孔之间设置有配合锥度,所述针体的头部设置有切割锥尖,所述切割锥尖长5-10μm、锥度大端的直径0.2-0.4mm。进一步,所述摄取钳包括固定钳指和与固定钳指铰接的活动钳指,所述活动钳指与固定钳指之间设置夹持操作机构。进一步,所述夹持操作机构包括微型伸缩推杆和连接杆,所述固定钳指上设置有固定台阶,所述活动钳指的尾部设置有滑孔,所述连接杆可滑动地固定在滑孔内,所述微型伸缩推杆的杆座与固定台阶连接,杆端与连接杆连接。进一步,所述左右滑动底为呈“几”形的薄壳体,“几”形的两侧设置有多个螺栓孔,“几”形的顶部设置有多个导向槽,所述第二外壳的底部对应设置有与所述导向槽滑动配合的滑块。进一步,所述控制按钮包括升降调节按键、左右移动按键、前后移动按键、旋转按键、夹取按键和开关按键。进一步,所述升降调节按键、左右移动按键和前后移动按键均设置有粗调节按键和精调节按键。本专利技术之二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采用如上所述目标细胞获取设备获取目标细胞的方法:将切割体移至组织切片上方区域,在显微镜目镜视野中找到切割体,下降切割体至组织切片上方1-5μm左右,水平移动切割体查找病原菌或被感染细胞,找到目标细胞后锁定进行切割:先将切割体下降并刺入切片中,然后通过左右移动机构或前后移动机构水平移动切割体对目标细胞的区域进行切割,切割完成后,通过第四伺服电机旋转设定角度使摄取钳处于切割体同一位置,再进行微动操作,使摄取钳的固定钳指挑起目标细胞切片,然后收回活动钳指对目标细胞片形成夹持,完成摄取操作,移动钳指至设定位置,打开活动钳指完成操作。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专利技术通过倒置式显微镜将物镜放置在载物台下方,使载物台上方有空间进行切割和摄取操作,使获取目标细胞的构思成为可能;2、通过竖直调整机构实现竖直方向的位置调节、通过左右移动机构实现左右方向的位置调节和实时移动、通过前后移动机构实现前后方向的位置调节和实时移动,从而实现切割体的空间位置的调节,以适应组织切片以及目标细胞的空间位置,并进行目标细胞的切割操作;3、由于切割体和摄取钳固定在电机主轴的同一圆周上,切割完成后,旋转设定角度使摄取钳处于切割体同一位置,再进行微动操作,即可实现对目标切片的摄取操作。4、采用伺服电机的旋转控制和蜗轮蜗杆的精密啮合,由精确的旋转运动转变为平稳的直线运动,抗干扰能力极强,使输出平稳,速度可极低,精确度极高,使在显微镜视频下的协同操作成为可能。5、由于采取同一圆周的设计,使切割和摄取操作可在一次定位的基础上完成,减少了操作程序,提高了操作效率,同时也提高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目标细胞获取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显微装置、截取装置和操纵控制装置,所述显微装置为倒置式显微镜,所述倒置式显微镜尾部设置有承物台,所述截取装置可拆卸固定在承物台上,所述操纵控制装置包括控制芯片、控制按钮,所述控制芯片和控制按钮集成在倒置式显微镜目镜筒外壁上的控制板上,/n所述截取装置包括切割体、摄取钳、举升底座、左右滑动底座、竖直调整机构、左右移动机构、前后移动机构和电源,所述竖直调整机构包括第一外壳和固定在第一外壳内的第一伺服电机、第一蜗杆、第一蜗轮,所述第一蜗轮套接于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的主轴上,所述第一蜗杆与第一蜗轮啮合传动,所述第一外壳与承物台可拆卸固定:所述左右移动机构包括第二外壳和固定在第二外壳内的第二伺服电机、第二蜗杆、第二蜗轮,所述第二蜗轮套接于所述第二伺服电机的主轴上,所述第二蜗杆与第二蜗轮啮合传动:所述前后移动机构包括第三外壳和固定在第三外壳内的第三伺服电机、第三蜗杆、第三蜗轮,所述第三蜗轮套接于所述第三伺服电机的主轴上,所述第三蜗杆与第三蜗轮啮合传动:所述左右滑动底座和第二外壳固定在所述举升底座的上方,所述第一外壳固定在所述举升底座的下方,所述第一蜗杆竖直向上延伸出第一外壳,并与举升底座铰接,所述前后移动机构可左右滑动地固定在所述左右滑动底座上,所述第二蜗杆沿左右方向延伸出第二外壳,并与第一外壳铰接,所述第三蜗杆沿前后方向延伸出第三外壳,位于前侧的端部固定有第四伺服电机,所述切割体和摄取钳呈夹角地固定在所述第四伺服电机主轴的同一圆周上,且切割体作用点与摄取钳作用点相对于与电机主轴中心的距离相等,所述切割体设置有压力传感器,/n所述倒置式显微镜物镜转台下方设置有收储室,所述电源固定在收储室内,并与第一伺服电机、第二伺服电机、第三伺服电机、第四伺服电机及控制芯片电性连通,所述控制芯片与第一伺服电机、第二伺服电机、第三伺服电机、第四伺服电机电性连通,/n所述切割体设置有压力传感器。/n...

【技术特征摘要】
1.目标细胞获取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显微装置、截取装置和操纵控制装置,所述显微装置为倒置式显微镜,所述倒置式显微镜尾部设置有承物台,所述截取装置可拆卸固定在承物台上,所述操纵控制装置包括控制芯片、控制按钮,所述控制芯片和控制按钮集成在倒置式显微镜目镜筒外壁上的控制板上,
所述截取装置包括切割体、摄取钳、举升底座、左右滑动底座、竖直调整机构、左右移动机构、前后移动机构和电源,所述竖直调整机构包括第一外壳和固定在第一外壳内的第一伺服电机、第一蜗杆、第一蜗轮,所述第一蜗轮套接于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的主轴上,所述第一蜗杆与第一蜗轮啮合传动,所述第一外壳与承物台可拆卸固定:所述左右移动机构包括第二外壳和固定在第二外壳内的第二伺服电机、第二蜗杆、第二蜗轮,所述第二蜗轮套接于所述第二伺服电机的主轴上,所述第二蜗杆与第二蜗轮啮合传动:所述前后移动机构包括第三外壳和固定在第三外壳内的第三伺服电机、第三蜗杆、第三蜗轮,所述第三蜗轮套接于所述第三伺服电机的主轴上,所述第三蜗杆与第三蜗轮啮合传动:所述左右滑动底座和第二外壳固定在所述举升底座的上方,所述第一外壳固定在所述举升底座的下方,所述第一蜗杆竖直向上延伸出第一外壳,并与举升底座铰接,所述前后移动机构可左右滑动地固定在所述左右滑动底座上,所述第二蜗杆沿左右方向延伸出第二外壳,并与第一外壳铰接,所述第三蜗杆沿前后方向延伸出第三外壳,位于前侧的端部固定有第四伺服电机,所述切割体和摄取钳呈夹角地固定在所述第四伺服电机主轴的同一圆周上,且切割体作用点与摄取钳作用点相对于与电机主轴中心的距离相等,所述切割体设置有压力传感器,
所述倒置式显微镜物镜转台下方设置有收储室,所述电源固定在收储室内,并与第一伺服电机、第二伺服电机、第三伺服电机、第四伺服电机及控制芯片电性连通,所述控制芯片与第一伺服电机、第二伺服电机、第三伺服电机、第四伺服电机电性连通,
所述切割体设置有压力传感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目标细胞获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伺服电机的主轴上设置有固定夹,所述固定夹包括第一夹口和与第一夹口呈180°夹角设置的第二夹口,所述第一夹口和第二夹口上还设置有副夹,所述第一夹口、第二夹口和副夹均包括固定夹指和活动夹指,所述固定夹指设置有用于活动夹指沿夹口方向滑动的滑槽,所述活动夹指上设置有固定螺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翟志芳宋志强李时飞吴亚光杨希川张恋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