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浮微粒冲击板及悬浮微粒分径采样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85301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31 23:28
一种悬浮微粒冲击板,包含基板、多孔金属片、玻璃纤维滤纸、第一硅油层及第二硅油层。该多孔金属片设置在该基板上,具有多个孔洞。该玻璃纤维滤纸设置在该多孔金属片上。该第一硅油层形成在该玻璃纤维滤纸上。该第二硅油层含浸在该玻璃纤维滤纸及该多孔金属片的孔洞中。本发明专利技术也提供一种悬浮微粒分径采样器,包含外壳、导流管、该悬浮微粒冲击板及分径入口。该导流管的出口端是设置在该分径入口与该悬浮微粒冲击板之间。该悬浮微粒冲击板可提供该悬浮微粒分径采样器维持长时间采样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悬浮微粒冲击板及悬浮微粒分径采样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悬浮微粒冲击板,特别是涉及一种PM10冲击板及一种包含该悬浮微粒冲击板的PM10分径采样器。
技术介绍
现有悬浮微粒分径采样器适用于收集周围环境中含有悬浮微粒的气体,利用其中的冲击板分离及收集具有不同惯性质量(或气动粒径)的悬浮微粒。但由于悬浮微粒分径采样器内部气流会发生紊流,因此收集效率并不理想,一般是通过在冲击板的表面涂覆润滑油,以提高悬浮微粒的收集效率。然而,冲击板表面微粒的累积负载量会随着收集时间持续增加,使得后续进入分径采样器的气体中的悬浮微粒不再撞击到冲击板上,而是撞击在堆积于此的微粒上,导致悬浮微粒的收集效率显著下降、采样浓度产生误差及微粒粒径分布往小粒径的区间偏移等问题,因此持续收集一段时间后,往往需要清洁冲洗累积在冲击板上的微粒并重新涂覆润滑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悬浮微粒冲击板,可以克服上述
技术介绍
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悬浮微粒冲击板包含基板、多孔金属片、玻璃纤维滤纸、第一硅油层及第二硅油层。该多孔金属片设置在该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悬浮微粒冲击板,其特征在于,该悬浮微粒冲击板包含:/n基板;/n设置在该基板上的多孔金属片,该多孔金属片具有多个孔洞;/n设置在该多孔金属片上的玻璃纤维滤纸;/n形成在该玻璃纤维滤纸上的第一硅油层;及/n含浸在该玻璃纤维滤纸及该多孔金属片的孔洞中的第二硅油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悬浮微粒冲击板,其特征在于,该悬浮微粒冲击板包含:
基板;
设置在该基板上的多孔金属片,该多孔金属片具有多个孔洞;
设置在该多孔金属片上的玻璃纤维滤纸;
形成在该玻璃纤维滤纸上的第一硅油层;及
含浸在该玻璃纤维滤纸及该多孔金属片的孔洞中的第二硅油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浮微粒冲击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孔洞的平均直径范围为50-150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浮微粒冲击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硅油层的厚度范围为0.9-1.1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浮微粒冲击板,其特征在于:该玻璃纤维滤纸的厚度范围为0.20-0.25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浮微粒冲击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硅油层及该第二硅油层是由黏度范围为30-300mm2/s的硅油所形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浮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春进黎氏菊宋荣哲
申请(专利权)人:国际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