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应300m/s落速的燃料抛撒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084930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31 23: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应300m/s落速的燃料抛撒装置,包括中心抛撒装置、端部抛撒装置及云爆剂装药等。端部抛撒装置由多个均匀分布的圆台形端部抛撒装药组成。中心抛撒装置内置中心抛撒装药。燃料抛撒装置作用时,首先起爆端部抛撒装药,形成的冲击波及爆轰产物对云爆剂施加与弹轴落速方向相反的冲击作用,减小云爆剂沿弹轴速度方向的飞散,控制抛撒云团的厚度;经过几十微秒的延时后,再起爆中心抛撒装药,在中心抛撒装药爆炸作用下,对云爆剂施加径向冲击作用,通过端部及中心抛撒装药的共同作用,减小云团的厚度,增大云团直径,形成更为扁平的动态抛撒云团,实现了300m/s落速条件下燃料的大范围抛撒,增大云爆战斗部对地面目标的杀伤范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应300m/s落速的燃料抛撒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云爆战斗部
,具体涉及一种适应300m/s落速的燃料抛撒装置。
技术介绍
云爆战斗部内部装填高能燃料,通过抛撒装置将高能燃料抛撒分散,并与环境空气混合形成可爆轰燃料空气炸药云团,在云雾起爆装置的作用下形成云雾爆轰,通过冲击波、热及缺氧效应等,对人员、轻型车辆等大面积集群目标造成高效毁伤。对于如陆军火箭弹、火箭军弹道导弹等高落速武器平台,弹道终点速度可达到300m/s,当云爆战斗部在高落速条件下抛撒时,由于受终点速度的影响,云爆剂抛撒云团将由扁平形转变为伞形,并且随着终点速度的增加,云团厚度大幅增大而云团直径逐渐减小,由于无法形成大面积分布的抛撒云团,极大的制约了云爆战斗部的动态毁伤威力。云爆战斗部通常采用爆炸抛撒的方式实现云爆剂的大范围分散,对于中心抛撒装药结构,静态条件下抛撒装药爆炸作用时,对云爆剂施加环向作用力,云爆剂主要沿着径向飞散,形成大尺寸抛撒云团;当战斗部存在一定的飞行速度时,由于初始速度的影响,云爆剂的飞散方向发生偏转,由此形成伞形分布的云团,飞行速度越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应300m/s落速的燃料抛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后端盖(1)、主壳体(2)、云爆剂装药(3)、中心抛撒装置(4)、端部抛撒装置(5)及前端盖(6);/n所述主壳体(2)为金属圆台壳体结构,两端开口,前端直径小于后端直径;/n所述后端盖(1)固定安装在所述主壳体(2)的后端;/n所述中心抛撒装置(4)位于所述主壳体(2)的中轴处;/n云爆剂装药(3)分布在所述中心抛撒装置(4)与所述主壳体(2)之间;/n所述前端盖(6)为金属圆板,固定安装在所述主壳体(2)的前端,所述前端盖上均匀设有所述端部抛撒装置;/n所述中心抛撒装置(4)包括堵块(4-1)、抛撒管壳体(4-2)、中心抛撒装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应300m/s落速的燃料抛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后端盖(1)、主壳体(2)、云爆剂装药(3)、中心抛撒装置(4)、端部抛撒装置(5)及前端盖(6);
所述主壳体(2)为金属圆台壳体结构,两端开口,前端直径小于后端直径;
所述后端盖(1)固定安装在所述主壳体(2)的后端;
所述中心抛撒装置(4)位于所述主壳体(2)的中轴处;
云爆剂装药(3)分布在所述中心抛撒装置(4)与所述主壳体(2)之间;
所述前端盖(6)为金属圆板,固定安装在所述主壳体(2)的前端,所述前端盖上均匀设有所述端部抛撒装置;
所述中心抛撒装置(4)包括堵块(4-1)、抛撒管壳体(4-2)、中心抛撒装药(4-3)、上堵头(4-4)以及中心起爆雷管;堵块(4-1)为非金属圆柱块,自由放置于所述抛撒管壳体底部;所述抛撒管壳体(4-2)为底部封闭、上端开口的金属圆管,所述中心抛撒装药(4-3)设置于所述抛撒管壳体(4-2)内;所述上堵头(4-4)为非金属圆柱块,中间为通孔,用于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海文肖川韩天一王世英何超刘春雷计冬奎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