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叠式横担及输电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8357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31 23: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绝缘横担及输电杆,上述绝缘横担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横担和第二横担,第一横担的一端部设置第一根部连接金具,第二横担的一端部设置第二根部连接金具,第一根部连接金具远离第一横担的端部设置第一销孔,第二根部连接金具远离第二横担的端部设置第二销孔,第一销孔和第二销孔对应配合后通过第一销轴将第一横担和第二横担铰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绝缘横担结构简单,轻质高强、耐腐蚀、耐老化、绝缘性能好,且折叠后的绝缘横担减小了运输体积,降低了运输费用,现场安装便捷、效率高,该绝缘横担适用于多种杆体,具有通用性。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一种输电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折叠式横担及输电杆
本专利技术涉及输电绝缘设备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绝缘横担及输电杆。
技术介绍
在电力设备领域,输电线路用的绝缘横担是输电杆重要的配套结构件,用于支承导线、避雷线等,并使之按规定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目前输电线路中多采用铁横担,绝缘性差,易造成闪络问题。且横担塔头需要由多根横担组成,需要分开运输,现场安装时,需要预先在塔下进行拼凑组装之后,才可上塔固定,步骤较为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绝缘横担及输电杆,以解决现有横担运输费用高、现场安装步骤复杂的问题。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一种绝缘横担,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横担和第二横担,第一横担的一端部设置第一根部连接金具,第二横担的一端部设置第二根部连接金具,第一根部连接金具远离第一横担的端部设置第一销孔,第二根部连接金具远离第二横担的端部设置第二销孔,第一销孔和第二销孔对应配合后通过第一销轴将第一横担和第二横担铰接。上述绝缘横担通过在两个绝缘横担的根部金具设置销孔,并通过在两个销孔内穿设销轴,从而实现铰接,即铰接后的第一横担和第二横担可相对自由地转动,当第一横担与第二横担之间的夹角为0°时,为该绝缘横担折叠后的状态,可减小运输体积,降低运输费用,便于装箱运输;当第一横担与第二横担之间的夹角为180°时,为该绝缘横担展开后的状态,可直接与输电杆连接,省去了绝缘横担安装前的拼凑组装,使现场安装方便快捷、效率高。优选地,上述第一根部连接金具远离第一横担的端部设置第一固定板,第二根部连接金具远离第二横担的端部设置第二固定板,第一固定板上设置第一固定孔,第二固定板上设置第二固定孔,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对应配合并通过锁紧件固定连接,使得第一横担与第二横担固定连接并且第一横担的轴线和第二横担的轴线相互平行,使展开后的绝缘横担无法相对自由地转动且保持稳定,便于与输电杆的固定连接,以及使绝缘横担稳固运行。优选地,上述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均为L型,第一固定孔的圆心位于第一横担的轴线所处的竖直或者水平平面内,第一销孔的圆心与第一固定孔的圆心形成的连线与第一横担的轴线垂直,第二固定孔的圆心位于第二横担的轴线所处的竖直或者水平平面内,第二销孔的圆心与第二固定孔的圆心形成的连线与第二横担的轴线垂直,给第一横担和第二横担的相对转动提供空间,便于绝缘横担的折叠和展开。优选地,上述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的数量均为一个,且第一固定板远离第一销孔的一侧端部设置挡板,该挡板垂直设置于第一固定板靠近第二固定板的一侧,使第一横担和第二横担从折叠状态到展开状态后可以定位到第一横担和第二横担同轴的位置,并且能够保持该位置以便于将第一横担和第二横担固定连接,同时也减少了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所用的材料。优选地,上述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第一固定板和两个第二固定板平行设置,至少一个第一固定板插入两个第二固定板之间,使第一横担和第二横担稳固连接。优选地,上述绝缘横担还包括与第一横担垂直设置的顶相横担,顶相横担的一端部设置第三根部连接金具,第三根部连接金具远离顶相横担的端部设置第三销孔,第一横担上设置第四销孔,第三销孔和第四销孔配合后通过第二销轴将顶相横担与第一横担铰接。上述绝缘横担为三角排列,铰接后的顶相横担和第一横担可相对自由地转动,当顶相横担与第一横担之间的夹角为0°时,为该绝缘横担折叠后的状态,可减小运输体积,降低运输费用,便于装箱运输;当顶相横担与第一横担之间的夹角为90°时,为该绝缘横担展开后的状态,可直接与输电杆连接,省去了横担安装前的拼凑组装,使现场安装方便快捷、效率高。优选地,上述第三根部连接金具远离顶相横担的端部设置螺纹孔,顶相横担与第一横担和第二横担通过螺纹孔及紧固件配合后固定连接,使展开后的绝缘横担能稳固连接。优选地,上述顶相横担的另一端部设置顶相挂线金具,顶相挂线金具包括与顶相横担的本体连接的连接部以及设置在连接部上的绕线部,且绕线部的直径小于连接部的直径,便于导线的绑扎。优选地,上述绕线部远离连接部的一端设置支撑台,支撑台上设置导线凹槽,用于悬挂导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另一技术方案如下:提供一种输电杆,包括杆体和固定在该杆体上的任一上述绝缘横担。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绝缘横担为可折叠式,至少两个横担之间通过销轴铰接,可相对自由地转动,以便绝缘横担保持折叠状态和展开状态。折叠后的绝缘横担体积小、便于运输,展开后的绝缘横担能够稳固连接,可直接与输电杆连接,省去了绝缘横担安装前的拼凑组装,使现场安装方便快捷、效率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绝缘横担10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第一根部连接金具100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第二根部连接金具200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绝缘横担10另一视图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的绝缘横担20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的第一根部连接金具300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的第二根部连接金具400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的第三根部连接金具500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的顶相挂线金具600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的绝缘横担30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的第一根部连接金具700的结构示意图;图1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的第二根部连接金具800的结构示意图;图1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的第三根部连接金具900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根据要求,这里将披露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然而,应当理解的是,这里所披露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典型例子而已,其可体现为各种形式。因此,这里披露的具体细节不被认为是限制性的,而仅仅是作为权利要求的基础以及作为用于教导本领域技术人员以实际中任何恰当的方式不同地应用本专利技术的代表性的基础,包括采用这里所披露的各种特征并结合这里可能没有明确披露的特征。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连接”,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或限定,应作广义理解,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相连。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上”、“下”“水平”、“竖直”、“侧面”、“端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实施例一: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绝缘横担10,绝缘横担1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横担11和第二横担12。第一横担11的一端部设置第一根部连接金具100,第二横担12的一端部设置第二根部连接金具200,第一根部连接金具100远离第一横担11的端部设置第一销孔122,第二根部连接金具200远离第二横担12的端部设置第二销孔222,第一销孔122和第二销孔222对应配合后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绝缘横担,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横担和第二横担,所述第一横担的一端部设置第一根部连接金具,所述第二横担的一端部设置第二根部连接金具,所述第一根部连接金具远离所述第一横担的端部设置第一销孔,所述第二根部连接金具远离所述第二横担的端部设置第二销孔,所述第一销孔和所述第二销孔对应配合后通过第一销轴将所述第一横担和所述第二横担铰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绝缘横担,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横担和第二横担,所述第一横担的一端部设置第一根部连接金具,所述第二横担的一端部设置第二根部连接金具,所述第一根部连接金具远离所述第一横担的端部设置第一销孔,所述第二根部连接金具远离所述第二横担的端部设置第二销孔,所述第一销孔和所述第二销孔对应配合后通过第一销轴将所述第一横担和所述第二横担铰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绝缘横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根部连接金具远离所述第一横担的端部设置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二根部连接金具远离所述第二横担的端部设置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上设置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二固定板上设置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一固定孔和所述第二固定孔对应配合并通过锁紧件固定连接,使得所述第一横担与所述第二横担固定连接并且所述第一横担的轴线和所述第二横担的轴线位于同一平面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绝缘横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均为L型,所述第一固定孔的圆心位于所述第一横担的轴线所处的竖直或水平平面内,所述第一销孔的圆心与所述第一固定孔的圆心形成的连线与所述第一横担的轴线垂直,所述第二固定孔的圆心位于所述第二横担的轴线所处的竖直或水平平面内,所述第二销孔的圆心与所述第二固定孔的圆心形成的连线与所述第二横担的轴线垂直。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绝缘横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的数量均为一个,且所述第一固定板远离所述第一销孔的一侧端部设置挡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玺张维堂赵博黄亚飞满建越马斌李德权徐康金天亮刘伟杰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神马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