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晓华专利>正文

建筑装饰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8341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31 23: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装饰板,包括安装于混凝土墙体上的装饰板,在混凝土墙靠近室内一侧面开设一个镂空腔,通过镂空腔在混凝土墙体上形成一安装墙,装饰板上下滑动安装于安装墙面上,在安装墙的顶部形成一开口腔,装饰板穿过开口腔进入到镂空腔内,所述镂空腔内填充一气囊隔层,气囊隔层向着混凝土墙体的顶部延伸,气囊隔层的最顶部放置一配重块,每块装饰板之间上下叠加,并均通过一弹性带连接,最顶部的装饰板的弹性带连接配重块。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装饰板,不仅大大增加了隔热保温能力,而且能够很好的增加各装饰板的防火安全性,使其在安装于室内后防火性能更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建筑装饰板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装饰装潢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筑装饰板。
技术介绍
建筑装饰板铺设在室内墙面上,其目的是为了增加装饰性,为了增加装饰板的功能,不浪费资源,所以装饰板一般设置为保温板,但是这种情况下由于装饰板采用易燃材质,故安装于室内具有安全隐患,特别是火灾下时,火焰快速传递至装饰板上,导致装饰板燃烧,加剧火势蔓延,进而造成更严重的人员伤亡以及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建筑装饰板,其不仅增加了安装后墙体的保温隔热能力,而且还能在发生火灾时,第一时间将装饰板进行隐藏,躲避火源,并具有降低火焰的功能,大大增加了室内的安全性,降低人员伤亡以及经济损失。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建筑装饰板,包括安装于混凝土墙体上的装饰板,在混凝土墙靠近室内一侧面开设一个镂空腔,通过镂空腔在混凝土墙体上形成一安装墙,装饰板上下滑动安装于安装墙面上,在安装墙的顶部形成一开口腔,装饰板穿过开口腔进入到镂空腔内,所述镂空腔内填充一气囊隔层,气囊隔层向着混凝土墙体的顶部延伸,气囊隔层的最顶部放置一配重块,每块装饰板之间上下叠加,并均通过一弹性带连接,最顶部的装饰板的弹性带连接配重块。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每块装饰板的上下端面均嵌入设置一颗以上的第一磁铁,叠加的装饰板之间通过第一磁铁异性吸合,天花板上嵌入设置有第二磁铁,最顶部的装饰板上的第一磁铁与第二磁铁接触后异性吸合。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安装墙相对装饰板一侧面嵌入设置有一条以上的纵向导轨,纵向导轨内均设置有纵向导轨槽,正对纵向导轨槽的装饰板上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滑动安装于导轨槽内。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滑块与纵向导轨槽的形状均层“T”字形。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装饰板的中间均开设有一个贯穿小孔,所述气囊隔层上正对着贯穿小孔的位置均设置一填充凸部,当气囊隔层内部填充满气体后,填充凸部凸出并填充至贯穿小孔内部。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装饰板的上下面均开设有凹孔,弹性带的一端均固定装入于凹孔内,用于连接相邻的装饰板。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配重块的质量大于每排装饰板的总质量,每排装饰板对应一块配重块,当装饰板位于各装饰板最顶部时,滑块从纵向导轨槽内分离。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气囊隔层内部填充的气体为惰性气体。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利用气囊隔层实现保温隔热,并利用气囊隔层内部惰性气体熄灭周边的火焰;并在气囊隔层破损后,自动将对应的装饰板抽拉进入到镂空腔,进而隔离装饰板,防止火焰与装饰板接触,降低室内火势蔓延的速度,提升安全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装饰板被抽拉进入到镂空腔内时的使用状态图;图4为图3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图5为两装饰板之间的连接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本建筑装饰板,包括安装于混凝土墙体1上的装饰板3,在混凝土墙靠近室内一侧面开设一个镂空腔7,通过镂空腔7在混凝土墙体上形成一安装墙4,装饰板3上下滑动安装于安装墙4面上,在安装墙4的顶部形成一开口腔11,装饰板3穿过开口腔11进入到镂空腔7内,镂空腔7内填充一气囊隔层2,气囊隔层2向着混凝土墙体1的顶部延伸,气囊隔层2的最顶部放置一配重块5,每块装饰板3之间上下叠加,并均通过一弹性带6连接,最顶部的装饰板3的弹性带连接配重块5。如图5所示,每块装饰板3的上下端面均嵌入设置一颗以上的第一磁铁31,叠加的装饰板3之间通过第一磁铁31异性吸合,天花板上嵌入设置有第二磁铁9,最顶部的装饰板3上的第一磁铁31与第二磁铁9接触后异性吸合,安装墙4相对装饰板3一侧面嵌入设置有一条以上的纵向导轨(未图示),纵向导轨内均设置有纵向导轨槽,正对纵向导轨槽的装饰板上设置有滑块33,滑块33滑动安装于导轨槽内。通过磁铁实现上下定位,防止装饰板3位移,一般装饰板3不承重,最顶部的装饰板3也不会受到撞击,所以利用磁铁块定位即可。而中间位置的装饰板通过滑块装入于导向滑槽内完成定位,防止左右方向的移动,也防止了装饰板与纵向导轨槽的分离,很好的完成了定位,当气囊隔层2破损后,各装饰板是通过纵向导轨向上运动的。其中,滑块33与纵向导轨槽的形状均层“T”字形,T字形的结构目的是防止滑块从纵向导轨槽内分离,达到限位的目的。其中,如图5所示,装饰板3的中间均开设有一个贯穿小孔34,气囊隔层2上正对着贯穿小孔34的位置均设置一填充凸部21,当气囊隔层2内部填充满气体后,填充凸部21凸出并填充至贯穿小孔34内部。当发生火灾时,火焰会有装饰板接触,但是装饰板一般表面会作一定的防火处理,所以火焰会先破坏没有作防火处理的填充凸部,填充凸部破损后,整个气囊隔层体积变小,配重块不再受到支撑,在重力作用下下降,进而利用弹性带牵拉最顶部的装饰板,由于最顶部的装饰板上下面只提供磁铁块吸合定位,因此不能承受配重块的重量,进而被吊装进入到镂空腔内,如图3和图4所示,当最顶部的装饰板被抽拉至镂空腔内后,其余的装饰板会在牵拉力下均被拖入到开口腔的位置,弹性带的牵拉长度不能太长,否则无法高度不够的情况下无法实现牵拉,因此只能拉长的距离在2-5cm之内为最佳,之所以用弹性带的目的就是克服开口腔处的折弯,拉伸到点后再不能拉伸,跟普通的牵拉绳一样,进而实现一块块装饰板的牵拉底座。其中,装饰板的上下面均开设有凹孔32,弹性带6的一端均固定装入于凹孔32内,用于连接相邻的装饰板3,配重块5的质量大于每排装饰板3的总质量,每排装饰板3对应一块配重块5,当装饰板位于各装饰板最顶部时,滑块从纵向导轨槽内分离。配重块的质量应足够的大,这样才有将同排的装饰板牵拉进入到镂空腔内。而当装饰板位于最顶部位置时,此时滑块与滑轨分离,即可实现对装饰板的折弯,进而能够拖入到镂空腔内。本实施例中,气囊隔层2内部填充的气体为惰性气体,当气囊隔层2上的填充凸部21被破损后,内部的惰性气体快速跑出,在配重块的挤压力下,惰性气体的排出速度更快,跑出的惰性气体可以快速冲淡周边的氧气含量,降低火势大小,防止火焰过多的与装饰板接触,如果火源不大,还可以起到自动灭火的目的,所以气囊隔层不仅具有保温隔热功能,还具有灭火的功能,以及用于支撑配重块的功能。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利用气囊隔层实现保温隔热,并利用气囊隔层内部惰性气体熄灭周边的火焰;并在气囊隔层破损后,自动将对应的装饰板抽拉进入到镂空腔,进而隔离装饰板,防止火焰与装饰板接触,降低室内火势蔓延的速度,提升安全性。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装饰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于混凝土墙体上的装饰板,在混凝土墙靠近室内一侧面开设一个镂空腔,通过镂空腔在混凝土墙体上形成一安装墙,装饰板上下滑动安装于安装墙面上,在安装墙的顶部形成一开口腔,装饰板穿过开口腔进入到镂空腔内,所述镂空腔内填充一气囊隔层,气囊隔层向着混凝土墙体的顶部延伸,气囊隔层的最顶部放置一配重块,每块装饰板之间上下叠加,并均通过一弹性带连接,最顶部的装饰板的弹性带连接配重块。/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装饰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于混凝土墙体上的装饰板,在混凝土墙靠近室内一侧面开设一个镂空腔,通过镂空腔在混凝土墙体上形成一安装墙,装饰板上下滑动安装于安装墙面上,在安装墙的顶部形成一开口腔,装饰板穿过开口腔进入到镂空腔内,所述镂空腔内填充一气囊隔层,气囊隔层向着混凝土墙体的顶部延伸,气囊隔层的最顶部放置一配重块,每块装饰板之间上下叠加,并均通过一弹性带连接,最顶部的装饰板的弹性带连接配重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装饰板,其特征在于:每块装饰板的上下端面均嵌入设置一颗以上的第一磁铁,叠加的装饰板之间通过第一磁铁异性吸合,天花板上嵌入设置有第二磁铁,最顶部的装饰板上的第一磁铁与第二磁铁接触后异性吸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装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墙相对装饰板一侧面嵌入设置有一条以上的纵向导轨,纵向导轨内均设置有纵向导轨槽,正对纵向导轨槽的装饰板上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晓华
申请(专利权)人:吴晓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