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流动空气的蒸发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08112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31 23: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流动空气的蒸发系统,涉及蒸发技术领域,包括蒸发器、冷却塔和风机,所述蒸发器与冷却塔之间分别设置有加热器、热交换器和冷却器,所述蒸发器与热交换器之间设置有第一循环泵,所述冷却塔与冷却器之间设置有第二循环泵。本发明专利技术中,该蒸发技术利用空气作为水分的载体蒸发,既实现了空气作为蒸发驱动力的功能,蒸发强度小,不易发生结垢堵塞,又使得蒸发体可以选择非导热材料,经济效益突出,成本较低,且通过第一循环泵、热交换器和第二循环泵之间的配合使用,实现了利用水蒸气和空气中残留的热量对废水进行预加热的功能,既能增加蒸发的速度,又能减少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流动空气的蒸发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蒸发
,具体是一种基于流动空气的蒸发系统。
技术介绍
蒸发是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过程,溶液的蒸发通常是指通过加热使溶液中一部分溶剂汽化,以提高溶液中非挥发性组分的浓度(浓缩)或使溶质从溶液中析出结晶的过程。通常,温度越高、液面暴露面积越大,蒸发速率越快;溶液表面的压强越低,蒸发速率越快。废水是指居民活动过程中排出的水及径流雨水的总称。它包括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初雨径流入排水管渠等其它无用水,一般指经过一定技术处理后不能再循环利用或者一级污染后制纯处理难度达不到一定标准的水。一般在废水的处理过程中,需要使用蒸发技术对废水中的废料与水进行分离,减少水资源的浪费。但是现有技术中,传统的蒸发技术均是采用沸点蒸发,蒸发强度大,易结垢堵塞,蒸发体选材要求高、成本高昂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流动空气的蒸发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流动空气的蒸发系统,包括蒸发器、冷却塔和风机,所述蒸发器与冷却塔之间分别设置有加热器、热交换器和冷却器,所述蒸发器与热交换器之间设置有第一循环泵,所述冷却塔与冷却器之间设置有第二循环泵。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风机的输入端与外部连通,且风机的输出端与蒸发器的内部连通。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循环泵的输入端与蒸发器的内部连通,且第一循环泵的输出端与热交换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热交换器的输入端外接有废水,所述第二循环泵的输入端与冷却塔的内部连通,且第二循环泵的输出端与热交换器的输入端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冷却器的输入端与热交换器的输出端连接,且冷却器的输出端与冷却塔的内部连通,所述冷却器输入端外接有循环水。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加热器的输入端与热交换器的输出端连接,且加热器的输出端与蒸发器的内部连通,所述加热器的输入端外接有蒸汽,所述蒸发器的输出端与冷却塔的输入端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加热器、热交换器、风机、第一循环泵和第二循环泵均外接有电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蒸发技术利用空气作为水分的载体蒸发,既实现了空气作为蒸发驱动力的功能,蒸发强度小,不易发生结垢堵塞,又使得蒸发体可以选择非导热材料,经济效益突出,成本较低,且通过第一循环泵、热交换器和第二循环泵之间的配合使用,实现了利用水蒸气和空气中残留的热量对废水进行预加热的功能,既能增加蒸发的速度,又能减少资源的浪费。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基于流动空气的蒸发系统的工艺流程图。图中标记:1、蒸发器;2、冷却塔;3、加热器;4、热交换器;5、冷却器;6、风机;7、第一循环泵;8、第二循环泵。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基于流动空气的蒸发系统,包括蒸发器1、冷却塔2和风机6,风机6的输入端与外部连通,且风机6的输出端与蒸发器1的内部连通,风机6用于将外部的空气输送至蒸发器1的内部,蒸发器1与冷却塔2之间分别设置有加热器3、热交换器4和冷却器5,蒸发器1与热交换器4之间设置有第一循环泵7,冷却塔2与冷却器5之间设置有第二循环泵8,第一循环泵7的输入端与蒸发器1的内部连通,且第一循环泵7的输出端与热交换器4的输出端连接,热交换器4的输入端外接有废水,第二循环泵8的输入端与冷却塔2的内部连通,且第二循环泵8的输出端与热交换器4的输入端连接,第一循环泵7用于将蒸发器1内部的蒸汽和空气输送至热交换器4内,第二循环泵8将冷却塔2内部残留的蒸汽输送至热交换器4内,对输入热交换器4内部的废水进行预加热,减少资源的浪费,冷却器5的输入端与热交换器4的输出端连接,且冷却器5的输出端与冷却塔2的内部连通,冷却器5输入端外接有循环水,冷却器5用于将热交换后的蒸汽和空气进行冷却,并输送至冷却塔2的内部,加热器3的输入端与热交换器4的输出端连接,且加热器3的输出端与蒸发器1的内部连通,加热器3的输入端外接有蒸汽,蒸发器1的输出端与冷却塔2的输入端连接,加热器3用于将预热后的废水和输入的蒸汽进行加热,加热至80℃,并将加热后的废水和蒸汽输送至蒸发器1的内部,水蒸气的饱和蒸气压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在室温条件下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很低,但在80℃时,水蒸气在空气中的含量可达到为293g/m3,蒸发温度低,蒸发强度小,加热器3、热交换器4、风机6、第一循环泵7和第二循环泵8均外接有电源。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在使用过程中,待蒸发的废水持续输入热交换器4的内部,废水再进入加热器3,与输入的蒸汽进行加热,加热至80℃,并将加热后的废水和蒸汽输送至蒸发器1的内部,与此同时风机6做功将外部空气输送至蒸发器1的内部,水蒸气的饱和蒸气压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在室温条件下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很低,但在80℃时,水蒸气在空气中的含量可达到为293g/m3,蒸发温度低,蒸发强度小,实现了利用空气作为蒸发驱动力的功能,不易结垢堵塞,废水蒸发后形成浓缩液排出,蒸发器1内部的一部分水蒸气和空气进入冷却塔2的内部,冷凝后的冷凝水和空气排出,第一循环泵7将蒸发器1内部的另一部分蒸汽和空气输送至热交换器4内,第二循环泵8将冷却塔2内部残留的蒸汽输送至热交换器4内,对输入热交换器4内部的废水进行预加热,减少资源的浪费,冷却器5用于将热交换后的蒸汽和空气进行冷却,并输送至冷却塔2的内部,用于冷却排出。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流动空气的蒸发系统,包括蒸发器(1)、冷却塔(2)和风机(6),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器(1)与冷却塔(2)之间分别设置有加热器(3)、热交换器(4)和冷却器(5),所述蒸发器(1)与热交换器(4)之间设置有第一循环泵(7),所述冷却塔(2)与冷却器(5)之间设置有第二循环泵(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流动空气的蒸发系统,包括蒸发器(1)、冷却塔(2)和风机(6),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器(1)与冷却塔(2)之间分别设置有加热器(3)、热交换器(4)和冷却器(5),所述蒸发器(1)与热交换器(4)之间设置有第一循环泵(7),所述冷却塔(2)与冷却器(5)之间设置有第二循环泵(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流动空气的蒸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6)的输入端与外部连通,且风机(6)的输出端与蒸发器(1)的内部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流动空气的蒸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循环泵(7)的输入端与蒸发器(1)的内部连通,且第一循环泵(7)的输出端与热交换器(4)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热交换器(4)的输入端外接有废水,所述第二循环泵(8)的输入端与冷却塔(2)的内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华冯宗会陈浩钱浩军孙权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屹维尔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