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树伯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配料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7951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31 23: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配料斗,包括暂储斗、计量斗,所述暂储斗外部设置有与其固定连接的支撑架,所述暂储斗内部下料口处设置有与其配合的振动格筛,所述暂储斗下料口下方设置有与其铰接连接的出料门一,所述计量斗设置于所述暂储斗下方,其外部均匀设置有与其固定连接的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中部设置有称重装置,所述支撑柱远离计量斗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架固定连接,所述计量斗出料口下方设置有与其铰接连接的出料门二,所述支撑架上还设置有与其固定连接的控制面板、电源。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振动格筛将原料中部分尺寸粒径过大的物料剔除,设置于在计量斗四周的称重装置可准确的计量计量斗中物料的重量,实现对物料出料数量及质量的精确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配料斗
本专利技术涉及搅拌配料
,具体是指一种新型配料斗。
技术介绍
混凝土是当代最主要的土木工程材料之一。它是由胶凝材料、颗粒状集料、水以及必要时加入的外加剂和掺合料按一定比例配制,经均匀搅拌,密实成型,养护硬化而成的一种人工石材。混凝土制作过程中,需要使用配料机将石子、砂子、块石等原料,通过皮带称输送到主机并按一定的配合比进行配料,搅拌成混凝土。配料机中的配料斗在实际使用中,原料的送料方式是通过物料的自身重量进行自由下落进行送料,同时原料中部分物料的尺寸粒径过大,不仅影响最终产品的质量,而且容易损坏配料斗及相关设备,加速了设备老化。配料斗无法准确计量每次出料的重量,进入搅拌机的原料配比不理想,进而导致最终的混凝土产品的质量无法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配料斗,包括暂储斗、计量斗,所述暂储斗外部设置有与其固定连接的支撑架,所述暂储斗内部下料口处设置有与其配合的振动格筛,所述暂储斗下料口下方设置有与其铰接连接的出料门一,所述计量斗设置于所述暂储斗下方,其外部均匀设置有与其固定连接的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中部设置有称重装置,所述支撑柱竖直设置,其远离计量斗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架固定连接,所述计量斗出料口下方设置有与其铰接连接的出料门二,所述支撑架上还设置有与其固定连接的控制面板、电源。作为改进,所述振动格筛包括与所述暂储斗下料口配合的格栅板、设置有格栅板两侧的推杆,所述推杆上设置有伸缩弹簧,所述推杆穿过暂储斗侧壁远离格栅板的一端设置有驱动推杆沿其轴向方向进行往复运动的驱动装置。作为改进,所述伸缩弹簧一端与所述暂储斗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推杆远离所述格栅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与所述驱动电机传动连接的凸轮,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支撑架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电机通过电机开关与所述电源电连接,所述电源、电机开关与所述控制面板电连接。作为改进,所述暂储斗下料口一侧设置有与所述暂储斗铰接密封连接的开合门,所述开合门底边与所述振动格筛平齐,所述暂储斗下料口设置有开合门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开合门配合的倾斜板,所述倾斜板用于将从所述开合门处振动出来的大粒径物料或辅料排出配料斗。作为改进,所述支撑柱为四个,其包括支撑底柱、设置于所述支撑底柱上方的支撑立柱,所述支撑立柱一端插入所述支撑底柱,另一端与所述计量斗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底柱内部支撑立柱下方设置有与所述支撑底柱固定连接的称重装置,所述支撑底柱与所述支撑架固定连接。作为改进,所述出料门一与出料门二下均设置有与其铰接连接的气压缸,所述气压缸与所述支撑架固定连接,所述气压缸通过气管与气压泵连通,所述气压泵通过气压开关与所述电源电连接,所述电源、气压开关与所述控制面板电连接。作为改进,所述称重装置为电子类计量装置,所述控制面板与所述称重装置电连接。采用以上结构后,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本专利技术通过振动格筛将原料中部分尺寸粒径过大的物料剔除,减少了对配料斗等设备的损坏,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通过振动格筛有效地实现了将物料从下料口处以振动的方式进行出料,防止了物料堵住下料口。设置于在计量斗四周的称重装置可准确的计量计量斗中物料的重量,并通过控制面板形成数字信号,实现对物料出料数量的精确控制,保证了物料的配料比进而提高了产品的质量。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新型配料斗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种新型配料斗的剖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种新型配料斗振动格筛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一种新型配料斗的支撑柱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一种新型配料斗的电路示意图。如图所示:1、暂储斗,1.1、开合门,1.2、倾斜板,2、计量斗,3、支撑架,4、振动格筛,4.1、格栅板,4.2、推杆,4.21、伸缩弹簧,4.3、驱动装置,4.31、驱动电机,4.32、凸轮,4.4、电机开关,5、出料门一,6、出料门二,7、气压缸,7.1、气管,7.2、气压泵,7.3、气压开关,8、支撑柱,8.1、支撑底柱,8.2、支撑立柱,8.3、称重装置,9、控制面板,10、电源。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1~5,一种新型配料斗,包括暂储斗1、计量斗2,所述暂储斗1外部设置有与其固定连接的支撑架3,所述暂储斗1内部下料口处设置有与其配合的振动格筛4,所述暂储斗1下料口下方设置有与其铰接连接的出料门一5,所述计量斗2设置于所述暂储斗1下方,其外部均匀设置有与其固定连接的支撑柱8,所述支撑柱8中部设置有称重装置8.3,所述支撑柱8竖直设置,其远离计量斗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架3固定连接,所述计量斗2出料口下方设置有与其铰接连接的出料门二6,所述支撑架3上还设置有与其固定连接的控制面板9、电源10。作为本实施例较佳实施方案的是,所述振动格筛4包括与所述暂储斗1下料口配合的格栅板4.1、设置有格栅板4.1两侧的推杆4.2,所述推杆4.2上设置有伸缩弹簧4.21,所述推杆4.2穿过暂储斗1侧壁远离格栅板4.1的一端设置有驱动推杆沿其轴向方向进行往复运动的驱动装置4.3。作为本实施例较佳实施方案的是,所述伸缩弹簧4.21一端与所述暂储斗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推杆4.2远离所述格栅板4.1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驱动装置4.3包括驱动电机4.31、与所述驱动电机4.31传动连接的凸轮4.32,所述驱动电机4.31与所述支撑架3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电机4.31通过电机开关4.4与所述电源10电连接,所述电源10、电机开关4.4与所述控制面板9电连接。作为本实施例较佳实施方案的是,所述暂储斗1下料口一侧设置有与所述暂储斗1铰接密封连接的开合门1.1,所述开合门1.1底边与所述振动格筛平齐,所述暂储斗1下料口设置有开合门1.1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开合门1.1配合的倾斜板1.2,所述倾斜板1.2用于将从所述开合门1.1处振动出来的大粒径物料或辅料排出配料斗。作为本实施例较佳实施方案的是,所述支撑柱8为四个,其包括支撑底柱8.1、设置于所述支撑底柱8.1上方的支撑立柱8.2,所述支撑立柱7.2一端插入所述支撑底柱7.1,另一端与所述计量斗2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底柱8.1内部支撑立柱8.2下方设置有与所述支撑底柱8.1固定连接的称重装置8.3,所述支撑底柱8.1与所述支撑架3固定连接。作为本实施例较佳实施方案的是,所述出料门一5与出料门二6下均设置有与其铰接连接的气压缸7,所述气压缸7与所述支撑架3固定连接,所述气压缸7通过气管7.1与气压泵7.2连通,所述气压泵7.2通过气压开关7.3与所述电源10电连接,所述电源10、气压开关7.3与所述控制面板9电连接。作为本实施例较佳实施方案的是,所述称重装置8.3为电子类计量装置,所述控制面板9与所述称重装置8.3电连接。本专利技术在具体实施时,通电后,称重装置开始计量计量斗内的物料重量,当物料重量少于设定值时,控制面板发出指令将电机开关闭合,驱动电机开始工作,振动格筛开始振动,同时控制面板通过气压开关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配料斗,包括暂储斗、计量斗,其特征在于,所述暂储斗外部设置有与其固定连接的支撑架,所述暂储斗内部下料口处设置有与其配合的振动格筛,所述暂储斗下料口下方设置有与其铰接连接的出料门一,所述计量斗设置于所述暂储斗下方,其外部均匀设置有与其固定连接的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中部设置有称重装置,所述支撑柱竖直设置,其远离计量斗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架固定连接,所述计量斗出料口下方设置有与其铰接连接的出料门二,所述支撑架上还设置有与其固定连接的控制面板、电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配料斗,包括暂储斗、计量斗,其特征在于,所述暂储斗外部设置有与其固定连接的支撑架,所述暂储斗内部下料口处设置有与其配合的振动格筛,所述暂储斗下料口下方设置有与其铰接连接的出料门一,所述计量斗设置于所述暂储斗下方,其外部均匀设置有与其固定连接的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中部设置有称重装置,所述支撑柱竖直设置,其远离计量斗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架固定连接,所述计量斗出料口下方设置有与其铰接连接的出料门二,所述支撑架上还设置有与其固定连接的控制面板、电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配料斗,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格筛包括与所述暂储斗下料口配合的格栅板、设置有格栅板两侧的推杆,所述推杆上设置有伸缩弹簧,所述推杆穿过暂储斗侧壁远离格栅板的一端设置有驱动推杆沿其轴向方向进行往复运动的驱动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配料斗,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弹簧一端与所述暂储斗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推杆远离所述格栅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与所述驱动电机传动连接的凸轮,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支撑架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电机通过电机开关与所述电源电连接,所述电源、电机开关与所述控制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树伯
申请(专利权)人:陈树伯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