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logo墙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079495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31 23:22
本发明专利技术专利涉及一种预制logo墙制备方法,包括模具平台、硅胶膜、由多根纵横交错的钢筋固定而成的钢筋骨架、多个预埋件和灌浆套筒,还包括、制模、布筋及预埋、浇筑和脱模等步骤,在模具平台上进行模具的组模,组模完成后在模具内进行硅胶膜的黏贴,将纵横交错的钢筋骨架固定设置在模具内,并且将多个预埋件和多个灌浆套筒固定设置在钢筋骨架上,将混凝土浇入模具中,待模具中的混凝土凝固之后在模具内得到成品,将模具拆除,然后通过吊装机构将成品吊起,吊起后脱出硅胶膜,并在模具平台上放置缓震垫,成品翻起脱模后放置在缓震垫上。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高效的对预制logo墙进行制备,高效便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预制logo墙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专利涉及一种预制logo墙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形象墙(LOGO墙、标志墙)在于表达公司的企业形象,传达企业文化,展示企业的实力,让客户对该公司留下深刻印象,提高企业的知名度;现有技术中对logo墙的制作的方法一般为将制好的logo通过螺栓螺帽固定在墙体上,或者直接在墙体上进行logo图案的雕刻,但是通过螺栓螺帽固定的方法在长期的暴露在空气中会被雨水侵蚀和掉落,而对墙体进行logo的雕刻,不仅费时费力而且美观度也不能得到保证,十分不便。专利技术专利内容本专利技术专利的目的提供一种制备便捷,高效实用的预制logo墙制备方法。实现本专利技术专利目的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专利涉及一种预制logo墙制备方法,包括模具平台、硅胶膜、由多根纵横交错的钢筋固定而成的钢筋骨架、多个预埋件和灌浆套筒,还包括以下步骤:A、制模:在模具平台上进行模具的组模,组模完成后在模具内进行硅胶膜的黏贴;B、布筋及预埋:将钢筋骨架固定设置在模具内,并且将多个预埋件和多个灌浆套筒固定设置在钢筋骨架上;C、浇筑:将混凝土浇入模具中,待模具中的混凝土凝固之后在模具内得到成品;D、脱模:将模具拆除,然后通过吊装机构将成品吊起,吊起后脱出硅胶膜,并在模具平台上放置缓震垫,成品翻起脱模后放置在缓震垫上。上述模具的内壁上设有台阶,模具内的台阶将模具自下而上分隔成首层浇筑层和第二层浇筑层,所述硅胶膜黏贴在首层浇筑层内。各个固定设置在第二层浇筑层的钢筋骨架上的灌浆套筒呈梅花状分布,且各个灌浆套筒的灌浆口均高于第二浇筑层的层高。上述缓震垫为缓震橡胶或者缓震轮胎。本专利技术专利具有积极的效果:(1)本专利技术通过制模、布筋及预埋、浇筑和脱模的方法来预制logo墙,在模具组模完成后将反制的logo的硅胶膜黏贴在模具中,然后在模具内将钢筋骨架和灌浆套筒固定在钢筋骨架上,然后进行首层混凝土层的浇筑后再进行第二层混凝土层的浇筑,脱模后得到预制logo墙,此方法能够有效的避免现有技术中螺栓螺帽固定logo时被雨水侵蚀的问题,而且能够保证logo墙的美观度,实用高效。(2)本专利技术通过在磨具内壁上设置台阶,通过台阶将模具分隔成首层浇筑层和第二层浇筑层,把台阶作为标尺,能够有效的保证在浇筑白色混凝土层的厚度,保证浇筑精确的同时也能保证整体的美观度,便捷高效。(3)本专利技术通过将各个灌浆套筒固定在第二层浇筑层上的钢筋骨架上的灌浆套筒呈梅花状分布,且高于第二层浇筑层的层高,一方面在保证能够顺利快捷的灌浆的同时也能保证灌浆套筒能够与钢筋骨架和第二层混凝土层能够牢固的连接一起,且梅花状的分布能够保证第二层浇筑层浇筑成型后的墙各方面的强度,实用便捷。(4)本专利技术中因为预制logo墙较重,因此设置缓震橡胶或者缓震轮胎,在吊装机构在进行吊装脱模后,能够有效的避免预制logo墙在放下的过程中不会产生断裂或者破损,安全高效。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预制logo墙制备方法,包括模具平台、硅胶膜、由多根纵横交错的钢筋固定而成的钢筋骨架、多个预埋件和灌浆套筒,还包括以下步骤:A、制模:在模具平台上进行模具的组模,组模完成后在模具内进行硅胶膜的黏贴;B、布筋及预埋:将钢筋骨架固定设置在模具内,并且将多个预埋件和多个灌浆套筒固定设置在钢筋骨架上;C、浇筑:先进行首层混凝土层的浇筑,浇筑完成后,再进行第二层混凝土层的浇筑,在首层混凝土层和第二层混凝土层均凝固之后在模具内得到成品;D、脱模:将模具拆除,然后通过吊装机构将成品吊起,吊起后脱出硅胶膜,并在模具平台上放置缓震垫,成品翻起脱模后放置在缓震垫上;所述模具的内壁上设有台阶,模具内的台阶将模具自下而上分隔成首层浇筑层和第二层浇筑层,首层混凝土层为白色混凝土层,第二层混凝土层为黑色混凝土层,首层混凝土层浇筑在首层浇筑层内,第二层混凝土层浇筑在第二层浇筑层内,所述硅胶膜黏贴在首层浇筑层内,各个固定设置在第二层浇筑层的钢筋骨架上的灌浆套筒呈梅花状分布,且各个灌浆套筒的灌浆口均高于第二浇筑层的层高;所述缓震垫为缓震橡胶或者缓震轮胎。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本专利技术先根据设计图中的预制logo墙的尺寸进行模具的搭建,并且根据logo的样式进行反制的硅胶膜的制作,在模具搭建完成后在模具的底面将反制的硅胶膜黏贴上,然后根据设计的图中预制logo墙中墙的颜色和叠层样式,在模具内设置台阶,台阶设置完成后将纵横交错固定的钢筋骨架通过焊接或者其他一些固定方式固定在模具内,在钢筋骨架上通过焊接或者其他固定方式固定多个预埋件和灌浆套筒,第二层浇筑层的钢筋骨架上的灌浆套筒成梅花状交错分布,可以加强第二混凝土层和钢筋骨架连接的牢固性,然后进行浇筑,先对首层浇筑层进行浇筑,以台阶为标尺,首层混凝土层浇筑至台阶高度时停止浇筑,进行第二层浇筑层的浇筑,待首层混凝土层和第二层混凝土均凝土后,通过航车或者其他吊装机构将成品吊起进行脱模,脱模完成在放下成品的过程中,在模具平台上放上缓震垫,避免成品在防止的过程中发生破裂,安全高效。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专利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专利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专利,凡在本专利技术专利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制logo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具平台、硅胶膜、由多根纵横交错的钢筋固定而成的钢筋骨架、多个预埋件和灌浆套筒,包括以下步骤:/nA、制模:在模具平台上进行模具的组模,组模完成后在模具内进行硅胶膜的黏贴;/nB、布筋及预埋:将钢筋骨架固定设置在模具内,并且将多个预埋件和多个灌浆套筒固定设置在钢筋骨架上;/nC、浇筑:将混凝土浇入模具中,待模具中的混凝土凝固之后在模具内得到成品;/nD、脱模:将模具拆除,然后通过吊装机构将成品吊起,吊起后脱出硅胶膜,并在模具平台上放置缓震垫,成品翻起脱模后放置在缓震垫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logo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具平台、硅胶膜、由多根纵横交错的钢筋固定而成的钢筋骨架、多个预埋件和灌浆套筒,包括以下步骤:
A、制模:在模具平台上进行模具的组模,组模完成后在模具内进行硅胶膜的黏贴;
B、布筋及预埋:将钢筋骨架固定设置在模具内,并且将多个预埋件和多个灌浆套筒固定设置在钢筋骨架上;
C、浇筑:将混凝土浇入模具中,待模具中的混凝土凝固之后在模具内得到成品;
D、脱模:将模具拆除,然后通过吊装机构将成品吊起,吊起后脱出硅胶膜,并在模具平台上放置缓震垫,成品翻起脱模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戚思超王金彪王杉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砼筑建筑科技有限公司上海研砼治筑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