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力驱动旋转型驱鸟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79112 阅读:8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31 23: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力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风力驱动旋转型驱鸟刺,包括:轴套;U型夹,所述U型夹与所述轴套固接,用于固定在杆塔的横担上;刺束,所述刺束位于所述轴套的上方,其包括若干呈放射状排布的刺针;扇叶组件,所述扇叶组件包括若干竖直叶片;联轴,所述联轴穿过所述轴套并与所述轴套转动连接,其一端与所述刺束固接,另一端与所述扇叶组件固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风力驱动旋转型驱鸟刺,能解决传统的驱鸟刺由于不能转动而导致驱鸟效果较为一般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风力驱动旋转型驱鸟刺
本技术涉及电力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风力驱动旋转型驱鸟刺。
技术介绍
鸟害普遍存在于农林业、电力系统和机场等领域,严重影响了生产和正常经营。鸟类活动经常造成高压输电线路接地跳闸或绝缘子闪络等事故,直接威胁着输电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并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对于高压输电线路,鸟害的形式主要集中表现为在杆塔横担末端上方,即绝缘子挂点处筑巢,鸟巢的垂草及掉落的异物十分容易引发线路短路跳闸,危及线路安全运行。因此,如何有效防止鸟类在此处筑巢,成为输电线路防治鸟害的重点。目前,在杆塔横担末端处安装驱鸟刺是一种较为有效的防治手段。但传统的驱鸟刺存在一定的弊端,因其为固定式安装,不能转动,使用效果较为一般。如驱鸟刺开度过小,横担周围留下太多空间,鸟类仍然可以在横担上筑巢;如驱鸟刺开度过大,一段时间后鸟类习惯和适应了该驱鸟刺后,便敢飞近停留于其上方,甚至在驱鸟刺上筑巢,此时驱鸟刺反而成为鸟巢的“基础和骨架”,为鸟类筑巢带来方便,为后期拆除带来更大的麻烦,该驱鸟刺失去应有的效果。因此,需要对现有的驱鸟刺进行改进,以解决其由于不能转动而导致驱鸟效果较为一般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力驱动旋转型驱鸟刺,能解决传统的驱鸟刺由于不能转动而导致驱鸟效果较为一般的问题。为达以上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风力驱动旋转型驱鸟刺,包括:轴套;U型夹,所述U型夹与所述轴套固接,用于固定在杆塔的横担上;刺束,所述刺束位于所述轴套的上方,其包括若干呈放射状排布的刺针;扇叶组件,所述扇叶组件包括若干竖直叶片;联轴,所述联轴穿过所述轴套并与所述轴套转动连接,其一端与所述刺束固接,另一端与所述扇叶组件固接。优选的,所述联轴包括:第一轴,所述第一轴的一端与所述刺束固接,另一端设有非圆孔;第二轴,所述第二轴的一端与所述扇叶组件固接,另一端形状尺寸与所述非圆孔匹配并插入所述非圆孔中。优选的,所述第一轴与所述刺束焊接连接,所述第二轴与所述扇叶组件为一体成型结构。优选的,所述第一轴为金属材质,第二轴为绝缘材质。优选的,所述金属材质为不锈钢。优选的,所述绝缘材质为玻璃纤维或者热固性树脂。优选的,所述风力驱动旋转型驱鸟刺还包括: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的内圈套设在所述第一轴外侧,外圈固定在所述轴套的上部;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的内圈套设在所述第二轴外侧,外圈固定在所述轴套的下部。优选的,所述刺针的中部为锯齿状或弹簧状的弹性部。优选的,还包括:挡雨罩,所述挡雨罩固定在所述联轴的外侧,位于所述轴套的上方。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一种风力驱动旋转型驱鸟刺,U型夹可固定在横担的角钢上,此时刺束位于横担上方,扇叶组件位于横担下方;当有风吹过时,扇叶组件在风力的驱动下带动联轴与轴套发生相对转动,联轴带动上方的刺束转动,驱散鸟类。刺束可转动,故可以加强对鸟类的驱散作用,进一步地,由于使用了风力作为动力源,无需人工安装电池等,环保节能且方便,解决了传统驱鸟刺的弊端,大大提高了驱鸟刺的实用性和耐候性,提升输电线路防治鸟害的应用效果,保障输电线路安全运行。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为实施例提供的风力驱动旋转型驱鸟刺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轴套;2、U型夹;3、刺束;301、刺针;3011、弹性部;4、扇叶组件;501、第一轴;502、第二轴;6、挡雨罩。具体实施方式为使得本技术的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参见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风力驱动旋转型驱鸟刺,包括轴套1、U型夹2、刺束3、扇叶组件4和联轴。所述U型夹2与所述轴套1固接,用于固定在杆塔的横担上。所述刺束3位于所述轴套1的上方,其包括若干呈放射状排布的刺针301。所述扇叶组件4包括若干竖直叶片。所述联轴穿过所述轴套1并与所述轴套1转动连接,其一端与所述刺束3固接,另一端与所述扇叶组件4固接。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风力驱动旋转型驱鸟刺,U型夹2可固定在横担的角钢上,此时刺束3位于横担上方,扇叶组件4位于横担下方;当有风吹过时,扇叶组件4在风力的驱动下带动联轴与轴套1发生相对转动,联轴带动上方的刺束3转动,驱散鸟类。刺束3可转动,故可以加强对鸟类的驱散作用,进一步地,由于使用了风力作为动力源,无需人工安装电池等,环保节能且方便,解决了传统驱鸟刺的弊端,大大提高了驱鸟刺的实用性和耐候性,提升输电线路防治鸟害的应用效果,保障输电线路安全运行。所述联轴包括第一轴501和第二轴502。所述第一轴501的一端与所述刺束3固接,另一端设有非圆孔。所述第二轴502的一端与所述扇叶组件4固接,另一端形状尺寸与所述非圆孔匹配并插入所述非圆孔中。需要说明的是,非圆孔的设定是为了保证第一轴501和第二轴502同步转动。可选的,非圆孔可以是三角孔、矩形孔、五边形孔或者六边形孔等。所述第一轴501与所述刺束3焊接连接,所述第二轴502与所述扇叶组件4为一体成型结构。具体地,焊接连接方便实现各刺针301放射状的布局,一体成型结构可以免去第二轴502与扇叶组件4的装配工序,提高工作效率。优选的,所述第一轴501为金属材质,第二轴502为绝缘材质。进一步地,所述金属材质为不锈钢,所述绝缘材质为玻璃纤维或者热固性树脂。可以理解的是,不锈钢材质可以防止锈蚀,增强耐候性。玻璃纤维或者热固性树脂等绝缘材料不仅可以保证电力安全,还具有较轻的质量,从而减少扇叶组件4的惯性和降低动力损耗,保证最大程度地将风力用于驱动刺束3转动。所述风力驱动旋转型驱鸟刺还包括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所述第一轴承的内圈套设在所述第一轴501外侧,外圈固定在所述轴套1的上部。所述第二轴承的内圈套设在所述第二轴502外侧,外圈固定在所述轴套1的下部。具体地,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均为环形滚珠轴承。可选的,所述刺针301的中部为锯齿状或弹簧状的弹性部3011。可以理解的是,锯齿状或弹簧状的设计增强了刺针301的弹性,一方面可以使刺针301在转动的同时发生不规则的晃动,增强对鸟类的驱赶作用,另一方面可以防止鸟类落在刺针3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风力驱动旋转型驱鸟刺,其特征在于,包括:/n轴套;/nU型夹,所述U型夹与所述轴套固接,用于固定在杆塔的横担上;/n刺束,所述刺束位于所述轴套的上方,其包括若干呈放射状排布的刺针;/n扇叶组件,所述扇叶组件包括若干竖直叶片;/n联轴,所述联轴穿过所述轴套并与所述轴套转动连接,其一端与所述刺束固接,另一端与所述扇叶组件固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力驱动旋转型驱鸟刺,其特征在于,包括:
轴套;
U型夹,所述U型夹与所述轴套固接,用于固定在杆塔的横担上;
刺束,所述刺束位于所述轴套的上方,其包括若干呈放射状排布的刺针;
扇叶组件,所述扇叶组件包括若干竖直叶片;
联轴,所述联轴穿过所述轴套并与所述轴套转动连接,其一端与所述刺束固接,另一端与所述扇叶组件固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力驱动旋转型驱鸟刺,其特征在于,所述联轴包括:
第一轴,所述第一轴的一端与所述刺束固接,另一端设有非圆孔;
第二轴,所述第二轴的一端与所述扇叶组件固接,另一端形状尺寸与所述非圆孔匹配并插入所述非圆孔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力驱动旋转型驱鸟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与所述刺束焊接连接,所述第二轴与所述扇叶组件为一体成型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力驱动旋转型驱鸟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瀚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潮州供电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