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铜铝管的焊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79023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31 23: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铜铝管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铜铝管的焊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下料铜管、铝管,在铜管的一端通过机械加工的方式加工锥状铜管连接部,在铝管的一端端部通过机械加工的方式加工出锥形铝管连接部,并在铝管的锥形铝管连接部缠绕焊丝,将铝管的锥形铝管连接部插入铜管的锥状铜管连接部,得到预装管件;S2.将芯棒插入预装管件,再将预装管件放置到旋压设备上,对铜管的锥状铜管连接部外部进行旋压,得到半成品管件;S3.将半成品管件放置到焊接设备上进行焊接,焊接温度420‑660℃;S4.焊接后冷却、包装得到铜铝管成品,铜铝管焊接的质量高,减少漏焊、虚焊、缝隙气泡多等现象,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铜铝管的焊接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铜铝管生产
,具体涉及一种铜铝管的焊接工艺。
技术介绍
铜铝管是蒸发器中经常使用的一种连接管,一般由一段铜管和一段铝管插接后焊接而成。铜铝管接头的焊接难度很大,原因在于铜和铝的熔点差距很大,铜材的熔点要高得多,铝材的熔点温差很小,温度稍有偏差就会产生烧化,因此,现有的铜铝管经常会发生漏焊、虚焊、缝隙气泡多、渗透不均匀等现象,因此,需要对现有的生产工艺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缺陷,提供一种铜铝管的焊接工艺,铜铝管焊接的质量高,减少漏焊、虚焊、缝隙气泡多等现象,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铜铝管的焊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下料铜管、铝管,在铜管的一端通过机械加工的方式加工出扩口的锥状铜管连接部,在铝管的一端端部通过机械加工的方式加工出锥形铝管连接部,并在铝管的锥形铝管连接部缠绕焊丝,随后将铝管的锥形铝管连接部插入铜管的锥状铜管连接部,得到预装管件;S2.将芯棒插入预装管件,芯棒工作部处于铝管的锥形铝管连接部与铜管的锥状铜管连接部的配合处,再将预装管件放置到旋压设备上,对铜管的锥状铜管连接部外部进行旋压,得到半成品管件;S3.将半成品管件放置到焊接设备上,对半成品管件进行焊接,焊接温度420-660℃;S4.焊接后冷却、包装得到铜铝管成品。进一步的,步骤S1中,铜管的锥状铜管连接部在机械加工成型后对其内壁依次进行酸洗、水洗、干燥、打磨处理,铝管的锥形铝管连接部在机械加工成型后对其外壁依次进行酸洗、水洗、干燥、打磨处理。进一步的,焊丝在铝管的锥形铝管连接部外呈螺旋状缠绕。进一步的,锥形铝管连接部与铝管相接处设有一环状凸起,铜管的锥状铜管连接部在旋压后包覆环状凸起。进一步的,步骤S3中的焊接温度为480℃。进一步的,所述的的环状凸起的横截面为弧形。进一步的,所述的环形凸起的凸起高度为0.1-0.3mm。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方案,先旋压,铜管连接部、铝管连接部先旋压连接,旋压连接后实现第一层连接,焊丝螺旋状缠绕,焊丝溶流的效果很好,有效的避免了漏焊、虚焊、缝隙气泡多、渗透不均匀等现象的发生,焊接形成第二层连接,双层连接极大的提高了铜铝管连接的可靠性,提高焊接质量,延长铜铝管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通过下面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前述的和其他的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显而易见。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铜管、铝管相接处的截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一种铜铝管的焊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参照图1,下料铜管、铝管,在铜管的一端通过机械加工的方式加工出扩口的锥状铜管连接部,加工后,对锥状铜管连接部的内壁依次进行酸洗、水洗、干燥、打磨处理,在铝管的一端端部通过机械加工的方式加工出锥形铝管连接部,同时,在锥形铝管连接部与铝管管体相接处加工出环状凸起,环状凸起的横截面为弧形,环状凸起的凸起高度为0.05mm,随后,对锥形铝管连接部的外壁依次进行酸洗、水洗、干燥、打磨处理,随后,在锥形铝管连接部的外壁上缠绕焊丝,随后将铝管的锥形铝管连接部插入铜管的锥状铜管连接部,得到预装管件;S2.将芯棒插入预装管件,芯棒工作部处于铝管的锥形铝管连接部与铜管的锥状铜管连接部的配合处,再将预装管件放置到旋压设备上,对铜管的锥状铜管连接部外部进行旋压,旋压后,铜管的锥状铜管连接部包覆住环状凸起,旋压后,锥状铜管连接部对锥形铝管连接部的连接性更强,提高铜管、铝管连接的可靠性,得到半成品管件,旋压后将芯棒抽出管件;S3.将半成品管件放置到焊接设备上,对半成品管件进行焊接,焊接温度480℃,螺旋缠绕的焊丝,螺旋缠绕使得焊丝的溶流更好,溶流的面积大,提高铜管、铝管的连接的可靠性,提高成品质量;S4.焊接后冷却、包装得到铜铝管成品。本铜铝管的相接处先经过旋压连接,旋压后再进行焊接,环状凸起形成连接限位结构,加强连接性,有效的提高了连接处的连接的可靠性、连接的密封性,极大的提高了铜铝管的成品质量,使得铜铝管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实施例2:一种铜铝管的焊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参照图1,下料铜管、铝管,在铜管的一端通过机械加工的方式加工出扩口的锥状铜管连接部,加工后,对锥状铜管连接部的内壁依次进行酸洗、水洗、干燥、打磨处理,在铝管的一端端部通过机械加工的方式加工出锥形铝管连接部,同时,在锥形铝管连接部与铝管管体相接处加工出环状凸起,环状凸起的横截面为弧形,环状凸起的凸起高度为0.2mm,随后,对锥形铝管连接部的外壁依次进行酸洗、水洗、干燥、打磨处理,随后,在锥形铝管连接部的外壁上缠绕焊丝,随后将铝管的锥形铝管连接部插入铜管的锥状铜管连接部,得到预装管件;S2.将芯棒插入预装管件,芯棒工作部处于铝管的锥形铝管连接部与铜管的锥状铜管连接部的配合处,再将预装管件放置到旋压设备上,对铜管的锥状铜管连接部外部进行旋压,旋压后,铜管的锥状铜管连接部包覆住环状凸起,旋压后,锥状铜管连接部对锥形铝管连接部的连接性更强,提高铜管、铝管连接的可靠性,得到半成品管件,旋压后将芯棒抽出管件;S3.将半成品管件放置到焊接设备上,对半成品管件进行焊接,焊接温度520℃,螺旋缠绕的焊丝,螺旋缠绕使得焊丝的溶流更好,溶流的面积大,提高铜管、铝管的连接的可靠性,提高成品质量;S4.焊接后冷却、包装得到铜铝管成品。本铜铝管的相接处先经过旋压连接,旋压后再进行焊接,环状凸起形成连接限位结构,加强连接性,有效的提高了连接处的连接的可靠性、连接的密封性,极大的提高了铜铝管的成品质量,使得铜铝管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专利技术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实质上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均落入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铜铝管的焊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下料铜管、铝管,在铜管的一端通过机械加工的方式加工出扩口的锥状铜管连接部,在铝管的一端端部通过机械加工的方式加工出锥形铝管连接部,并在铝管的锥形铝管连接部缠绕焊丝,随后将铝管的锥形铝管连接部插入铜管的锥状铜管连接部,得到预装管件;/nS2.将芯棒插入预装管件,芯棒工作部处于铝管的锥形铝管连接部与铜管的锥状铜管连接部的配合处,再将预装管件放置到旋压设备上,对铜管的锥状铜管连接部外部进行旋压,得到半成品管件;/nS3.将半成品管件放置到焊接设备上,对半成品管件进行焊接,焊接温度420-660℃;/nS4.焊接后冷却、包装得到铜铝管成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铜铝管的焊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下料铜管、铝管,在铜管的一端通过机械加工的方式加工出扩口的锥状铜管连接部,在铝管的一端端部通过机械加工的方式加工出锥形铝管连接部,并在铝管的锥形铝管连接部缠绕焊丝,随后将铝管的锥形铝管连接部插入铜管的锥状铜管连接部,得到预装管件;
S2.将芯棒插入预装管件,芯棒工作部处于铝管的锥形铝管连接部与铜管的锥状铜管连接部的配合处,再将预装管件放置到旋压设备上,对铜管的锥状铜管连接部外部进行旋压,得到半成品管件;
S3.将半成品管件放置到焊接设备上,对半成品管件进行焊接,焊接温度420-660℃;
S4.焊接后冷却、包装得到铜铝管成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铜铝管的焊接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铜管的锥状铜管连接部在机械加工成型后对其内壁依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伟国汪益平陈兰花刘明星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常蒸蒸发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