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790 阅读:1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婴幼儿床,系用栏板(12)将所述床的床板四周围靠,其特征在于将所述栏板(12),使其高度可调节地支承在支撑所述床板的基架(20)上。(*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可兼作幼儿椅用的婴幼儿床,尤其涉及能适应婴幼儿成长需要、确保安全的可兼作幼儿椅用的婴幼儿床。后述图5表示一种可兼作幼儿椅用的典型传统婴幼儿床。该婴幼儿床1具备床板2以及围靠此床板2的矩形栏板3a、3b、3c、3d。该床板2支承在栏板3a、3b、3c、3d高度的大致中间位置。图5所示状态表示作为婴幼儿床的使用形态。为了方便对婴幼儿照料,希望将床板2维持在较高位置,并希望从床板2向上方伸出的栏板的高度较低。另一方面,在将婴幼儿床1作为幼儿椅使用时,考虑到确保在幼儿椅内玩耍幼儿的安全,希望从床板向上方伸出的栏板高度加高。因此,在将图5所示婴幼儿床作为幼儿椅使用时,需将床板2从栏板3a、3b、3c、3d的中间部位卸下。将卸下的床板2例如可直接放置在用栏板3a、3b、3c、3d围成的地面上,或将其保持在栏板的最下部分上。这样做可使从床板2向下方伸出的栏板高度加高,以防止幼儿爬出栏板外。在图5所示可兼作幼儿椅用的婴幼儿床中,为适应各种使用形态,就必须进行卸下床板的操作。由于在床板2上,通常需放置床垫等,从而也必须将床垫与床板一起卸下,这样的操作对母亲们来说是很麻烦的。婴幼儿的身体要随着成长而长大,同时其活动也会更活跃。为了使婴幼儿床能长期使用,希望婴幼儿床的形态能按婴儿的成长变化,其时,也希望婴幼儿床能适应婴幼儿的成长确保安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能适应婴幼儿成长、确保安全的可兼作幼儿椅用的婴幼儿床。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能在作为婴幼儿床与幼儿椅使用形态间简单进行转换的婴幼儿床。本专利技术的又一目的还在于提供能不卸下床板,在作为婴幼儿床与幼儿椅使用形态间进行转换的婴幼儿床。本专利技术另一进一步的目的在于提供在作为婴幼儿床使用时母亲们能容易对婴幼儿照看、在作为幼儿椅使用时能确保幼儿在幼儿椅内安全玩耍的婴幼儿床。本专利技术又一进一步的目的在于提供能长期使用的婴幼儿床。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婴幼儿床,将栏板使其高度可调节地支承在支撑床板的基架上。用此结构,能使栏板的高度可变化。在作为婴幼儿床使用时,母亲等容易对婴幼儿进行照料,将栏板维持在低位置。由于在此状态,从床板向上方伸出的栏板的高度变低,使母亲等容易对婴儿进行照料。另一方面,在作为幼儿椅使用时,将栏板维持在高位置。由于在此状态,从床板向上方伸出的栏板的高度变高,从而可避免在栏板内游戏的幼儿爬出栏板外的危险性。在如上所述的婴幼儿床中,通过改变栏板的高度,能进行作为婴幼儿床使用形态和作为幼儿椅使用形态间的转换。因此,省去了将床板卸下这样的麻烦操作。为了将栏板支承成为高度可调节,作为一实施例,将其使能沿上下方向移动地支承在基架上。在适宜的实施例中,使基架由直接支承床板的支承框和高度可调节地支承所述支承框的脚构件组成。将栏板使其高度可调节地支承在支承框上。在具备高度可调节的支承框的婴幼儿床中,在作为婴幼儿床使用时,能将支承框维持在最高位置。这样,由于将床板维持在较高位置,能使母亲等避免过份弯腰等不相宜情况。另一方面,在作为幼儿椅使用时,从安全方面考虑,希望使床板靠近地面。因此,将支承框维持在低位置。作为适宜的实施例,脚构件包含将其各上端连接成可转动的第1脚架与第2脚架,支承框支承在第1脚架与第2脚架的中间部分上。随着第1脚架与第2脚架间的夹角变大,而使支承框的高度降低。最好在将第1脚架与第2脚架展成180°时两脚架对齐成一直线。在此状态,支承框的高度最低。在本专利技术的其它实施例中,栏板由位于头部一侧的头部栏板、位于足部一侧的足部栏板以及分别位于两侧的两侧面栏板组成,将此四栏板中至少一侧面栏板支承成其高度相对于基架可调节。最好能将侧面栏板的高度取为容易对婴儿进行照料的高度最低位置、适于作为婴幼儿床的中间高度位置以及适于作为幼儿椅的高度最高位置。由于在出生不久阶段的婴儿在床上不翻身,因此,即使使侧面栏板的高度处于最低位置,安全上也无问题。若将侧面栏板维持在最低位置,能使母亲等容易进行换尿布等对婴儿的照料。在婴儿成长到能翻身阶段,为了不使婴儿从床上翻落下,将侧面栏板维持在中间高度位置。此中间高度位置系既能确保对婴幼儿的安全性、同时又不对婴幼儿产生压抑感,此外又不妨碍母亲等能看到婴幼儿的视线的高度。在将婴幼儿床作为幼儿椅使用时,将侧面栏板维持在最高位置。将侧面栏板维持在高度最高位置,就能避免在幼儿椅内不停活动的幼儿爬出幼儿椅外的危险性。为了确保相应于婴幼儿不同成长时期的安全需要,最好使基架具备直接支承床板的支承框以及将该支承框离地支起的脚构件。在将婴幼儿床作为婴幼儿床使用时,用脚构件将支承框保持在离开地面的位置。另一方面,在将婴幼儿床作为幼儿椅使用时,将脚构件折叠或卸下,使支承框直接与地面接触。在较好的实施例中,为了使婴幼儿床能长期使用,通过将足部栏板放倒呈水平,从而使床的长度放长,以及将两侧面栏板卸下,就能作为伸长床使用。对附图的简单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侧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侧视剖面图,图3为第1脚架与第2脚架展开成180°状态的剖面图,图4为栏板升至上方位置状态的剖面图,图5为表示兼作幼儿椅的传统婴幼儿床的立体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其它实例的侧视图,图7为侧面栏板升至最低高度位置状态的侧视图,图8为侧面栏板升至中间高度状态的侧视图,图9为表示作为幼儿椅使用状态的侧视图,图10为表示作为伸长婴幼儿床使用状态的侧视图。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进行说明。图1、图2所示婴幼儿床10具备将床板13的四周围靠的栏板12以及支承栏板12的基架20。基架20包含从下直接支承床板13的支承框21、固定在此支承框21上的连接板22以及第1脚架26与第2脚架27。如图2所示,在支承框21上形成沿上下方向延伸的长孔23。用插入长孔23内的螺栓24及拧在此螺栓上的螺母将栏板12支承在支承框21上、从而使其高度可调节。图2所示状态,是用支承框21将栏板12保持在最低位置。通过销轴28将第1脚架26与第2脚架27的上端连接成可转动。在连接板22上固定有安装板29a、29b。在安装板29b上形成沿大致V字状延伸的长孔30,通过销轴31将第1脚架26与一侧的安装板29a连接成可相对转动。将插入安装板29b的长孔30内的轴32固定在第2脚架27上。由图2所示的结构可知,用第1脚架26与第2脚架27将支承框21支承成为高度可调节。随着第1脚架26与第2脚架27间的角度变大,使支承框21的高度变低。图2所示状态,由于第1脚架26与第2脚架27间的角度被固定,将支承框21的高度维持在如图所示状态。图2所示状态是将婴幼儿床作为床使用的状态。由于用支承框21将栏板12支承在低位置,成为使从床板13向上方伸出的栏板12的高度相对的低。由于用第1脚架26与第2脚架27将支承框21维持在相对的高位置,从而将床板13维持在高位置。因此,使母亲容易对睡在床板13上的婴幼儿进行照料。在将婴幼儿床10作为幼儿椅使用场合,如图3所示,使第1脚架26与第2脚架27间的角度撑大从而使支承框21的高度变低。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将第1脚架26与第2脚架27展成180°对齐成一直线。此操作仅需使已插入安装板29b内的轴32沿长孔30移动就可以。在图3所示状态中,由于第1脚架26与第2脚架27沿床面延伸,因此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大西伊知朗葛西健造
申请(专利权)人:阿普丽佳葛西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