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离心机适配的多孔板集液装置及其应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078303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31 23: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离心机适配的多孔板集液装置及其应用,所述的多孔板集液装置包括口型框、集液组件和聚液槽和孔板固定装置;所述的口型框呈“口”字型结构,所述的口型框的横截面是四边环;在所述口型框和聚液槽之间设置有集液组件,所述的集液组件在所述的口型框的内部形成漏斗结构。在实际应用中,所述的集液组件所在的空间位置不低于所述的聚液槽所在的空间位置,所述的孔板固定装置的纵截面的形状为倒立的梯形;所述的集液组件的表面粗糙度Ra范围为0.008~20μm。离心时,需先将待移除其中液体的多孔板倒扣于所述的多孔板集液装置之中,然后开始离心操作,使得液体反向移动到多孔板集液装置内部的聚液槽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离心机适配的多孔板集液装置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离心液收集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离心机适配的多孔板集液装置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实验室和检测机构中,工作人员常用多孔板进行生物、医药、化学等领域的液相/表面反应,包括6孔板、12孔板、24孔板、48孔板、96孔板、384孔板、1536孔板。孔板可以是平底、U型底、V型底。孔内液体可以单独作为反应体系。相关操作包括加入液体试剂、以洗液清洗每个反应孔、弃置孔内液体、收集孔内液体等。为了使用方便,市场上有多种品牌和设计的离心机,配以多孔板吊篮,可以对多孔板进行离心操作,目的通常是利用离心力,使得全部液体移动到孔的底部。当前,对于多孔板离心后液体的收集或弃置的方法,主要包括:用单通道移液器逐一吸取液体并收集或弃置,或者用多通道移液器逐排吸取液体并收集或弃置,或者用真空泵抽吸系统配以吸嘴来吸取液体并收集或弃置,或者用手动将多孔板中液体甩出。然而这几种的移液方式都存在不同的缺陷,对于单通道移液器进行逐一地进行液体移取步骤时,其通量低,耗时长,同时消耗移液器适配的吸头等耗材。对于多通道移液器,需仍消耗大量吸头等耗材在液体弃置中,更适合96孔这类孔数的多孔板,不适合384孔及更高孔数的多孔板;在吸液过程中,容易残留液体;也容易刮蹭反应孔的底和壁,造成对实验结果的显著影响。在使用多孔板进行的反应中,如板底细胞培养及检测、亲和捕获反应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孔中的液体反应体系与孔底和孔壁上的吸附物质结合,需要进行连续多步骤的操作,包括加液、洗孔、反应液体收集等等,多通道移液器的吸头在移取液体时易刮蹭到孔壁和孔底上被捕获的分子或生物学结构,导致反应体系发生变化,引起所读取的定量结果不准确,最终导致检测实验室出具报告的可信度降低。对于真空抽吸系统,其管道容易残留液体,多次使用有较高的污染风险。因此,以上所述的现有技术无法兼顾通量、操作时间、耗材消耗,使用移液器和真空抽吸的方法均无法确保不损伤反应孔壁,而手动甩干无法保证反应孔不交叉污染,这些缺陷进而无法保障结果的准确性,更无法在应用于孔板的液体收集和分离的灵活切换。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离心机适配的多孔板集液装置及其应用,可将实验中需移除其中液体的多孔板倒扣于所述的多孔板集液装置之中,进行离心操作,使得液体通过集液组件反向移动到多孔板集液装置内部的聚液槽中。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离心机适配的多孔板集液装置,所述的多孔板集液装置包括:口型框,所述的口型框呈“口”字型结构,所述的口型框的横截面是四边环;集液组件,所述的集液组件位于所述口型框和聚液槽之间,所述的集液组件在所述的口型框的内部形成漏斗结构,所述的集液组件的表面粗糙度Ra不大于20μm;和聚液槽,所述的聚液槽用于收集离心过程中的液体;所述的口型框、集液组件和聚液槽为一体成型结构。上述技术方案可解决的技术问题为:可将实验中需移除其中液体的多孔板倒扣于上述的多孔板集液装置之中,进行离心操作,使得液体通过集液组件反向移动到多孔板集液装置内部的聚液槽中。优选地,所述的集液组件的表面粗糙度Ra范围为0.008~20μm。上述技术方案可解决的技术问题为:可促使离心多孔板中的液体回收率达到100%。优选地,采用牛源惰性蛋白,包括但不限于白蛋白或脱脂奶粉溶液等,对所述的集液组件的表面进行封闭处理。上述技术方案可解决的技术问题为:在使用多孔板分泌液进行离心时,避免其中生物大分子的吸附,影响检测的准确性,扩大所述的离心机适配的多孔板集液装置的应用范围。优选地,所述的集液组件包括集液板和集液通道,所述集液板和所述口型框内部侧边的夹角范围为100~165°,所述的集液通道位于相邻集液板之间。上述技术方案可解决的技术问题为:可促使离心多孔板中的液体收集的回收率达到97.2%以上。优选地,所述的集液组件的制备材质为塑料,在生化实验中性质稳定,可有效地避免离心多孔板中的液体与所述的集液组件发生不良反应。优选地,所述的多孔板集液装置还包括孔板固定装置,所述的孔板固定装置为环状结构;在应用过程中,所述的孔板固定装置的纵截面的形状为倒立的梯形。上述技术方案可解决的技术问题为:可将多孔板坚固地固定在所述的多孔板集液装置之中,避免离心过程的不稳定性。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根据前述的多孔板集液装置在冷冻离心中的应用。优选地,在所述的冷冻离心中的应用,所述的冷冻离心的温度不低于4℃。本专利技术创造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离心机适配的多孔板集液装置及其应用,可将实验中需移除其中液体的多孔板倒扣于所述的多孔板集液装置之中,进行离心操作,通过集液组件使得液体反向移动到多孔板集液装置的聚液槽,从而实现以下功能:a)液体弃置:不触碰孔内反应表面的情况下,弃置多孔板中的液体,保证多孔板中尽可能少地存在液体残留;b)液体收集:不触碰孔内反应表面的情况下,收集多孔板中的液体,保证全面地回收所需要的多孔板中的反应液体。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一种集液器的俯视外观图;图2为一种集液器的俯视外观图;图3为一种集液器的立体图;图4为一种集液器的背面外观图;图5为一种集液器的使用外观图。具体实施方式下列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实验方法,通常按照国家标准测定。若没有相应的国家标准,则按照通用的国际标准、常规条件、或按照制造厂商所建议的条件进行。可对本专利技术提到的特征或实施例提到的特征进行组合。本说明书所揭示的所有特征可与任何组合物形式并用,说明书中所揭示的各个特征,可以任何可提供相同、均等或相似目的的替代性特征取代。因此除有特别说明,所揭示的特征仅为均等或相似特征的一般性例子。在本专利技术中,如果没有特别的说明,本文所提到的所有实施方式以及优选实施方式可以相互组合形成新的技术方案。为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但本专利技术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实施例1.一种离心机适配的多孔板集液装置本实施例主要描述了一种离心机适配的多孔板集液装置,所适配的离心机包括但不限于Eppendorf5810R离心机、ThermoScientific™Sorvall™ST8等深孔板适配的离心机(深孔板适配的离心机是指离心机本身带有深孔板适配的转子,本实施例所述的多孔板集液装置的厚度与深孔板接近)。请参阅图1,该离心机适配的多孔板集液装置包括口型框1、集液板2和聚液槽4;优选地,口型框1、集液板2和聚液槽4为一体成型结构。口型框1呈“口”字型结构,其横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离心机适配的多孔板集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孔板集液装置包括:/n口型框,所述的口型框呈“口”字型结构,所述的口型框的横截面是四边环;/n集液组件,所述的集液组件位于所述口型框和聚液槽之间,所述的集液组件在所述的口型框的内部形成漏斗结构,所述的集液组件的表面粗糙度Ra不大于20μm;和/n聚液槽,所述的聚液槽用于收集离心过程中的液体;/n所述的口型框、集液组件和聚液槽为一体成型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离心机适配的多孔板集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孔板集液装置包括:
口型框,所述的口型框呈“口”字型结构,所述的口型框的横截面是四边环;
集液组件,所述的集液组件位于所述口型框和聚液槽之间,所述的集液组件在所述的口型框的内部形成漏斗结构,所述的集液组件的表面粗糙度Ra不大于20μm;和
聚液槽,所述的聚液槽用于收集离心过程中的液体;
所述的口型框、集液组件和聚液槽为一体成型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孔板集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集液组件的表面粗糙度Ra范围为0.008~20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孔板集液装置,其特征在于,采用牛源惰性蛋白对所述的集液组件的表面进行封闭处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迪蔡延玲吴彦群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泌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