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敬如专利>正文

一种具有自动输送原料功能萃取原液化工分离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7770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31 23: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自动输送原料功能萃取原液化工分离釜,包括筒身、分流部、接料筒一、接料筒二、接料筒三、驱动电机、油缸一、油缸二、电动伸缩杆和起承载作用的支撑架,所述分流部为圆筒状且呈竖直分布贯穿筒身的底部。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通过在筒身的底部贯穿设置分流部,分流部包括外套管、中阀套、上阀套、漏斗状的内切换套、弹簧和锥形影像管,外套管上设置混合出料口和重相出料口,外套管位于中阀套的外部,中阀套位于上阀套的外部,内切换套位于上阀套的上部,由此外套管、中阀套、上阀套和漏斗状的内切换套相邻间相对滑动配合可以将轻相、轻相和重相的混合液以及重相单独排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自动输送原料功能萃取原液化工分离釜
本专利技术涉及化工
,尤其涉及一种具有自动输送原料功能萃取原液化工分离釜。
技术介绍
化工原料在萃取后需要将含有萃取物的溶剂相和原料相进行分离,来获取所需要的物料,对两相的分离通常要用到分离釜,目前常见的萃取液选用沸点低溶剂,对于常规的萃取液,需要将全部的混合液放入分离釜中进行分离。现有的分离釜分离的过程为在底部设置排放口,先排出重相,然后重相排出后,切换阀门排出轻相,上述分离釜在分离的过程中会存在以下问题:1、由于轻相和重相之间会存在轻相和重相的混合层,难以单独分离;2、轻相和重相的混合层难以确定,容易跟随重相排出,造成浪费;3、对于颗粒状和流动性差的重相排出及其不便。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自动输送原料功能萃取原液化工分离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具有自动输送原料功能萃取原液化工分离釜。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自动输送原料功能萃取原液化工分离釜,包括筒身、分流部、接料筒一、接料筒二、接料筒三、驱动电机、油缸一、油缸二、电动伸缩杆和起承载作用的支撑架,所述分流部为圆筒状且呈竖直分布贯穿筒身的底部,所述分流部包括外套管、中阀套、上阀套、漏斗状的内切换套、弹簧和锥形影像管,所述外套管和筒身为轴向滑动配合,该外套管的外表壁且位于筒身内开设有轴向分布的混合出料口和重相出料口,所述中阀套套设在外套管内,该中阀套通过弹簧与外套管在轴向方向弹性配合,所述中阀套的外表壁与混合出料口和重相出料口配合使用,所述上阀套的底部套设在外套管内且底部和中阀套顶部接触,所述上阀套由定位套和位于定位套内部的圆锥型壳,该圆锥型壳的上下两端均为小端,所述圆锥型壳的上圆锥面上开设有漏料口,且位于下圆锥的底部固定设置有伸出外套管的轻相出料管,所述内切换套容置于圆锥型壳内,所述内切换套的锥度大于圆锥型壳的锥度,该内切换套上位于下部的混料出料管呈间隙伸出轻相出料管,所述锥形影像管包括锥形状的透明玻璃管和位于透明玻璃管大端的摄像头,所述透明玻璃管的大端固定设置在外套管的外表壁且在水平方向位于混合出料口的一侧。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外套管的内孔和中阀套的外形均匀为T形状,该外套管上大的通道和混合出料口连通且小的通道和重相出料口连通。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接料筒一和接料筒二均为环形,所述接料筒一位于筒身的下部且其顶部固定设置有套设在轻相出料管外部的内密封套一和套设在外套管外部的外密封套一,所述接料筒二位于接料筒一的下部且其顶部固定设置有套设在混料出料管外部的内密封套二和套设在轻相出料管外部的外密封套二,所述接料筒三位于接料筒二的下部且其固定设置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和混料出料管底部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驱动电机安装在筒身的顶部,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轴贯穿筒身顶部并通过电动伸缩杆和圆锥型壳的顶部连接,所述油缸一安装在筒身的底部,所述外套管的外表壁固定连接有和油缸一输出轴固定连接的定位板,所述油缸二安装在支撑架内且其输出轴和接料筒三的底部固定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圆锥型壳的顶部转动连接有和电动伸缩杆连接的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外表壁固定设置有水平分布的悬挂板,所述悬挂板的下端面通过连接杆连接有搅拌板。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悬挂板为周向均匀分布,所述搅拌板为圆弧状,多个所述搅拌板的一侧且靠近相邻端切向连接有一个套设在外套管外部的配合封套,所述配合封套的高度小于搅拌板的高度,所述连接杆为弹性伸缩杆。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在筒身的底部贯穿设置分流部,分流部包括外套管、中阀套、上阀套、漏斗状的内切换套、弹簧和锥形影像管,外套管上设置混合出料口和重相出料口,外套管位于中阀套的外部,中阀套位于上阀套的外部,内切换套位于上阀套的上部,由此外套管、中阀套、上阀套和漏斗状的内切换套相邻间相对滑动配合可以实现对轻相、轻相和重相的混合液以及重相单独排出。2、本专利技术中,在外套管的外部设置锥形影像管,锥形影像管设置在外套管的外部且位于混合出料口的一侧,其中锥形影像管包括锥形状的透明玻璃管和位于透明玻璃管大端的摄像头,透明玻璃管在筒身径向方向上,摄像头透过透明玻璃管来提取待分离液的影像,由于混合液静置后轻相和重相的颜色不同,通过设置锥形状的透明玻璃管便于寻找轻相和重相混合液的位置。3、本专利技术中,圆锥型壳的顶部转动连接有连接轴,连接轴的下部通过连接杆连接有搅拌板,搅拌板为圆弧状,多个搅拌板的一侧且靠近相邻端切向连接有一个套设在外套管外部的配合封套,配合封套的高度小于搅拌板的高度,连接杆为弹性伸缩杆,弹性伸缩杆的结构为常见的套管、连接簧和导杆结构,多个搅拌板在连接杆的推动下始终和筒身内的底部接触,此时搅拌板底部可以安装胶板并起到刮板的作用,相邻的搅拌板之间且位于配合封套的下部形成的缺口和重相出料口配合使用,当重相为颗粒状物体或者为流动性差的流体时,搅拌板旋转可以将收拢重相流体并推入重相出料口内,实现对颗粒状物体或者为流动性差的流体的排料功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具有自动输送原料功能萃取原液化工分离釜的各主要组件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具有自动输送原料功能萃取原液化工分离釜的油缸一、油缸二、电动伸缩杆、驱动电机与筒身、支撑架以及分流部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具有自动输送原料功能萃取原液化工分离釜的分流部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具有自动输送原料功能萃取原液化工分离釜的分流部详细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具有自动输送原料功能萃取原液化工分离釜的上阀套和内切换套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具有自动输送原料功能萃取原液化工分离釜的外套管和锥形影像管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具有自动输送原料功能萃取原液化工分离釜的搅拌板与圆锥型壳、外套管、电动伸缩杆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具有自动输送原料功能萃取原液化工分离釜的接料筒一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具有自动输送原料功能萃取原液化工分离釜的接料筒二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具有自动输送原料功能萃取原液化工分离釜的接料筒三结构示意图。图例说明:1、筒身;2、分流部;21、外套管;211、混合出料口;212、重相出料口;213、定位板;22、中阀套;23、上阀套;231、定位套;232、圆锥型壳;2321、漏料口;2322、轻相出料管;2323、连接轴;23231、悬挂板;24、内切换套;241、混料出料管;25、弹簧;26、锥形影像管;261、透明玻璃管;262、摄像头;3、接料筒一;31、内密封套一;32、外密封套一;4、接料筒二;41、内密封套二;42、外密封套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自动输送原料功能萃取原液化工分离釜,其特征在于,包括筒身(1)、分流部(2)、接料筒一(3)、接料筒二(4)、接料筒三(5)、驱动电机(6)、油缸一(7)、油缸二(8)、电动伸缩杆(9)和起承载作用的支撑架(10),所述分流部(2)为圆筒状且呈竖直分布贯穿筒身(1)的底部,所述分流部(2)包括外套管(21)、中阀套(22)、上阀套(23)、漏斗状的内切换套(24)、弹簧(25)和锥形影像管(26),所述外套管(21)和筒身(1)为轴向滑动配合,该外套管(21)的外表壁且位于筒身(1)内开设有轴向分布的混合出料口(211)和重相出料口(212),所述中阀套(22)套设在外套管(21)内,该中阀套(22)通过弹簧(25)与外套管(21)在轴向方向弹性配合,所述中阀套(22)的外表壁与混合出料口(211)和重相出料口(212)配合使用,所述上阀套(23)的底部套设在外套管(21)内且底部和中阀套(22)顶部接触,所述上阀套(23)由定位套(231)和位于定位套(231)内部的圆锥型壳(232),该圆锥型壳(232)的上下两端均为小端,所述圆锥型壳(232)的上圆锥面上开设有漏料口(2321),且位于下圆锥的底部固定设置有伸出外套管(21)的轻相出料管(2322),所述内切换套(24)容置于圆锥型壳(232)内,所述内切换套(24)的锥度大于圆锥型壳(232)的锥度,该内切换套(24)上位于下部的混料出料管(241)呈间隙伸出轻相出料管(2322),所述锥形影像管(26)包括锥形状的透明玻璃管(261)和位于透明玻璃管(261)大端的摄像头(262),所述透明玻璃管(261)的大端固定设置在外套管(21)的外表壁且在水平方向位于混合出料口(211)的一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自动输送原料功能萃取原液化工分离釜,其特征在于,包括筒身(1)、分流部(2)、接料筒一(3)、接料筒二(4)、接料筒三(5)、驱动电机(6)、油缸一(7)、油缸二(8)、电动伸缩杆(9)和起承载作用的支撑架(10),所述分流部(2)为圆筒状且呈竖直分布贯穿筒身(1)的底部,所述分流部(2)包括外套管(21)、中阀套(22)、上阀套(23)、漏斗状的内切换套(24)、弹簧(25)和锥形影像管(26),所述外套管(21)和筒身(1)为轴向滑动配合,该外套管(21)的外表壁且位于筒身(1)内开设有轴向分布的混合出料口(211)和重相出料口(212),所述中阀套(22)套设在外套管(21)内,该中阀套(22)通过弹簧(25)与外套管(21)在轴向方向弹性配合,所述中阀套(22)的外表壁与混合出料口(211)和重相出料口(212)配合使用,所述上阀套(23)的底部套设在外套管(21)内且底部和中阀套(22)顶部接触,所述上阀套(23)由定位套(231)和位于定位套(231)内部的圆锥型壳(232),该圆锥型壳(232)的上下两端均为小端,所述圆锥型壳(232)的上圆锥面上开设有漏料口(2321),且位于下圆锥的底部固定设置有伸出外套管(21)的轻相出料管(2322),所述内切换套(24)容置于圆锥型壳(232)内,所述内切换套(24)的锥度大于圆锥型壳(232)的锥度,该内切换套(24)上位于下部的混料出料管(241)呈间隙伸出轻相出料管(2322),所述锥形影像管(26)包括锥形状的透明玻璃管(261)和位于透明玻璃管(261)大端的摄像头(262),所述透明玻璃管(261)的大端固定设置在外套管(21)的外表壁且在水平方向位于混合出料口(211)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自动输送原料功能萃取原液化工分离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管(21)的内孔和中阀套(22)的外形均匀为T形状,该外套管(21)上大的通道和混合出料口(211)连通且小的通道和重相出料口(212)连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敬如
申请(专利权)人:王敬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