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灯盏花高效栽培的喷灌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07765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31 23: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灯盏花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用于灯盏花高效栽培的喷灌系统;包括蓄水箱、分水总管、分水支管,蓄水箱顶部设置有进水管,蓄水箱上连接有分水总管,分水总管与蓄水箱连接处设置有阀门,分水总管上均匀设置有分水支管,分水支管上交错设置有第一喷水管和第二喷水管,第一喷水管和第二喷水管底部均设置有水泵,水泵由外部电源供电,第一喷水管和第二喷水管顶部分别设置有第一喷头和第二喷头,并且第一喷水管的高度高于第二喷水管的高度;能够使得喷洒范围内喷洒水更均匀,使得灯盏花存活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灯盏花高效栽培的喷灌系统
本技术涉及灯盏花种植
,具体涉及用于灯盏花高效栽培的喷灌系统。
技术介绍
中草药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医疗药品现代中成药制药原料,自古以来在人类救死扶伤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现代生活及医疗中,中医医疗仍然具有西医药不可替代的一面,特别是针对疑难杂症、传染性病毒疫病有独特、明显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其医疗效应是西医药无法可比的。中草药产业是我国医药经济中独具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际医药,特别是植物药、天然药等的有机组成部分。近年来,中草药产业呈现出强劲的发展趋势。国际上崇尚自然,回归自然成为潮流。工业的发展和全球生态环境的改变,使用天然药物代替化学药品已成为今后国际医药发展的趋势,中药的特色和优势,受到人们的青睐。我国加入WTO后,国际社会对中药的认识不断提高,因此,中草药产业的产值都在递增,据统计中药产业产值平均每年增长20%,利润和利税平均每年增长20%。随着中医学产业的快速发展,灯盏花市场需求量逐年增长。由于野生灯盏花采集过度,资源面临枯竭,只有进行人工栽培才能满足市场需求。灯盏花属菊科植物,对水分要求极高,露地无喷灌设施栽培的灯盏花存在成活率、产量低、用工量大、种植效益不高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用于灯盏花高效栽培的喷灌系统,能够使得喷洒范围内喷洒水更均匀,使得灯盏花存活率高。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用于灯盏花高效栽培的喷灌系统,包括蓄水箱、分水总管、分水支管,蓄水箱顶部设置有进水管,蓄水箱上连接有分水总管,分水总管与蓄水箱连接处设置有阀门,分水总管上均匀设置有分水支管,分水支管上交错设置有第一喷水管和第二喷水管,第一喷水管和第二喷水管底部均设置有水泵,水泵由外部电源供电,第一喷水管和第二喷水管顶部分别设置有第一喷头和第二喷头,并且第一喷水管的高度高于第二喷水管的高度。进一步,第一喷头包括第一固定套、连接套和第二固定套,第一固定套和第二固定套通过连接套连接,第一固定套可拆卸的安装在第一喷水管顶部,第一固定套上部周向开设有透水孔,第二固定套顶部开设有透水孔。进一步,透水孔内壁均设置有过滤网。进一步,第二喷头包括喷嘴,喷嘴顶部设置有挡块,挡块垂直设置在喷嘴顶部。进一步,挡块下表面设置为向外凸出或者向内凹陷。进一步,蓄水箱侧壁上设置刻度线和观察窗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之一:1.本技术将第一喷水管的高度设置高于第二喷水管的高度,在喷洒过程中,因为设置有交错设置的不同高度的喷水管,在喷洒过程中,能够避免现在喷洒系统在喷洒范围内均匀度较低的情况,使得灯盏花存活率高。2.第一喷头的第一固定套和第二固定套,并且通过第一固定套和第二固定套均能喷射水,能够使得喷洒过程中,水更均匀。3.第二喷头的喷嘴顶部设置有挡块,能够形成挡水面,在喷嘴的水往上喷的过程中,改变喷洒方向和喷洒角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俯视图。1-蓄水箱、2-分水总管、3-分水支管、4-进水管、5-阀门、6-第一喷水管、7-第二喷水管、8-水泵、9-观察窗口、10-第一喷头、11-第二喷头、12-第一固定套、13-连接套、14-第二固定套、15-喷嘴、16-挡块、17-刻度线。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所示,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1用于灯盏花高效栽培的喷灌系统,包括蓄水箱1、分水总管2、分水支管3,蓄水箱1顶部设置有进水管4,蓄水箱1上连接有分水总管2,分水总管2与蓄水箱1连接处设置有阀门5,分水总管2上均匀设置有分水支管3,分水支管3上交错设置有第一喷水管6和第二喷水管7,第一喷水管6和第二喷水管7底部均设置有水泵8,第一喷水管6和第二喷水管7顶部分别设置有第一喷头10和第二喷头11,并且第一喷水管6的高度高于第二喷水管7的高度,在喷洒过程中,能够避免现在喷洒系统在喷洒范围内均匀度较低的情况,使得灯盏花存活率高。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第一喷头10包括第一固定套12、连接套13和第二固定套14,第一固定套12和第二固定套14通过连接套13连接,第一固定套12可拆卸的安装在第一喷水管6顶部,第一固定套12上部周向开设有透水孔,第二固定套14顶部开设有透水孔,通过第一固定套12和第二固定套14均能喷射水,能够使得喷洒过程中,水更均匀。实施例3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透水孔内壁均设置有过滤网,放置透水孔堵塞。实施例4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第二喷头11包括喷嘴15,喷嘴15顶部设置有挡块16,挡块16垂直设置在喷嘴15顶部,能够形成挡水面,在喷嘴的水往上喷的过程中,改变喷洒方向和喷洒角度。实施例5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挡块16下表面设置为向外凸出或者向内凹陷,能够改变喷洒角度,使得在喷水管底部的灯盏花也能被喷洒到。实施例6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蓄水箱1侧壁上设置刻度线17和观察窗口9,便于观察水量。尽管这里参照本技术的多个解释性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描述,但是,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实施方式,这些修改和实施方式将落在本申请公开的原则范围和精神之内。更具体地说,在本申请公开、附图和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可以对主题组合布局的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多种变型和改进。除了对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的变形和改进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其他的用途也将是明显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用于灯盏花高效栽培的喷灌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蓄水箱(1)、分水总管(2)、分水支管(3),蓄水箱(1)顶部设置有进水管(4),蓄水箱(1)上连接有分水总管(2),分水总管(2)与蓄水箱(1)连接处设置有阀门(5),分水总管(2)上均匀设置有分水支管(3),分水支管(3)上交错设置有第一喷水管(6)和第二喷水管(7),第一喷水管(6)和第二喷水管(7)底部均设置有水泵(8),第一喷水管(6)和第二喷水管(7)顶部分别设置有第一喷头(10)和第二喷头(11),并且第一喷水管(6)的高度高于第二喷水管(7)的高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灯盏花高效栽培的喷灌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蓄水箱(1)、分水总管(2)、分水支管(3),蓄水箱(1)顶部设置有进水管(4),蓄水箱(1)上连接有分水总管(2),分水总管(2)与蓄水箱(1)连接处设置有阀门(5),分水总管(2)上均匀设置有分水支管(3),分水支管(3)上交错设置有第一喷水管(6)和第二喷水管(7),第一喷水管(6)和第二喷水管(7)底部均设置有水泵(8),第一喷水管(6)和第二喷水管(7)顶部分别设置有第一喷头(10)和第二喷头(11),并且第一喷水管(6)的高度高于第二喷水管(7)的高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灯盏花高效栽培的喷灌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喷头(10)包括第一固定套(12)、连接套(13)和第二固定套(14),第一固定套(12)和第二固定套(14)通过连接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萍高玲董志芳桂玉莲栾开旺刘琼花
申请(专利权)人:曲靖市麒麟区经济作物管理服务中心花卉站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