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胸外科引流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07737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31 23: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胸外科引流工具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胸外科引流用装置,包括箱体,箱体设有储存室、缺槽、挡板、窗口一、封闭门一、弹簧柱、引流瓶、底板、顶板和储液筒、进液管、环形卡凸一、存盖腔、盖子、密封槽一、环形卡槽一、窗口二、封闭门二、插孔、托板、卡板一、卡板二、插杆、支撑柱、活动腔、环形板、支撑杆、挡块、横杆、固定环、连接盖、密封槽二、环形卡槽二、软管一和软管二。本发明专利技术操作简单,可通过托板和连接盖稳定的固定住引流瓶,通过设计储存室、弹簧柱和可压缩的储液筒而便于存储和收纳新的待用引流瓶,方便连续的更换引流瓶,待更换的新的引流瓶的空间占用率低;同时,本发明专利技术经过消毒之后可重复使用,使用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胸外科引流用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胸外科引流工具
,具体涉及一种胸外科引流用装置。
技术介绍
胸腔闭式引流是将引流管一端放入胸腔内,而另一端接入比其位置更低的水封瓶,以便排出气体或收集胸腔内的液体,使得肺组织重新张开而恢复功能。作为一种治疗手段广泛地应用于血胸、气胸、脓胸的引流及开胸术后,对于疾病的治疗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引流过程中,一个引流瓶的储液量达到上限后,需要更换新的引流瓶继续引流,医护人员更换引流瓶时,或随身携带更换,或直接将新的引流瓶放置在患者的附近以便于下次更换,这样既容易导致引流瓶丢失,需要医护人员重新去取或是花时间寻找,随处放置的引流瓶又会占用病床周围的空间。所以,目前的引流瓶在固定、收纳和更换方面均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以上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胸外科引流用装置,本装置使用简单,可有效固定住引流瓶,便于收纳和连续更换引流瓶,空间利用率高,便于重复使用。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胸外科引流用装置,包括方形的箱体,所述箱体内设有顶部穿射箱体的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胸外科引流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方形的箱体(1),所述箱体(1)内设有顶部穿射箱体(1)的顶部的储存室(2),所述储存室(2)的一侧内壁的顶端设有缺槽(3),所述储存室(2)未设有缺槽(3)的三个内壁的顶端均设有挡板(4),所述储液室背离缺槽(3)的侧壁设有窗口一,所述窗口一设有与窗口一可拆卸连接的封闭门一(5);所述储存室(2)的底部设有弹簧柱(6),所述弹簧柱(6)的顶部设有多个由上往下连续叠放的引流瓶,所述引流瓶包括底板(7)、顶板(8)和储液筒(9),所述储液筒(9)设于底板(7)和顶板(8)之间,所述储液筒(9)可沿着储液筒(9)的高度方向折叠压缩,所述顶板(8)的中心设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胸外科引流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方形的箱体(1),所述箱体(1)内设有顶部穿射箱体(1)的顶部的储存室(2),所述储存室(2)的一侧内壁的顶端设有缺槽(3),所述储存室(2)未设有缺槽(3)的三个内壁的顶端均设有挡板(4),所述储液室背离缺槽(3)的侧壁设有窗口一,所述窗口一设有与窗口一可拆卸连接的封闭门一(5);所述储存室(2)的底部设有弹簧柱(6),所述弹簧柱(6)的顶部设有多个由上往下连续叠放的引流瓶,所述引流瓶包括底板(7)、顶板(8)和储液筒(9),所述储液筒(9)设于底板(7)和顶板(8)之间,所述储液筒(9)可沿着储液筒(9)的高度方向折叠压缩,所述顶板(8)的中心设有穿射顶板(8)的进液管(10),所述进液管(10)的外侧壁设有环绕进液管(10)设置的环形卡凸一(11),所述底板(7)的水平面面积与储存室(2)的底面的面积相同,所述顶板(8)和储液筒(9)均可穿过三个挡板(4)围成的缺口;
所述箱体(1)背离窗口一的侧壁设有存盖腔(12),所述存盖腔(12)内设有多个盖子(13),所述盖子(13)的底部设有可盖在进液管(10)的顶部的密封槽一(14),所述密封槽一(14)的内壁设有与环形卡凸一(11)密切卡合的环形卡槽一(15);所述存盖腔(12)设有窗口二,所述窗口二设有与窗口二可拆卸连接的封闭门二(16);所述缺槽(3)的下方的箱体(1)的外侧壁设有插孔(17),所述缺槽(3)背离窗口一的一侧设有托板(18),所述托板(18)面向箱体(1)的一面由上往下依次设有卡板一(19)、卡板二(20)和插入插孔(17)内的插杆(21),所述卡板一(19)和卡板二(20)背离托板(18)的端部可将储存室(2)内最顶部的引流瓶的底板(7)背离窗口一的端部夹住;
所述缺槽(3)的两侧的箱体(1)的顶部均设有一根支撑柱(22),所述支撑柱(22)内设有沿支撑柱(22)的高度方向设置且贯穿支撑柱(22)的顶部的活动腔(23),所述活动腔(23)的内壁的顶端设有环形板(24),所述活动腔(23)内设有顶部穿过环形板(24)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睿敏朱小燕李林峰
申请(专利权)人: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