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效利用雨水的花坛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76874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31 23: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有效利用雨水的花坛,其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一面连接有中空蓄水箱,所述蓄水箱顶部开口,且与其内部连通,所述本体连接蓄水箱一面上开设有通孔,所述蓄水箱连接本体的一面上开设有导流孔,所述导流孔与通孔连通,实现本体与蓄水箱的连通,所述导流孔与通孔内嵌设有吸水管,所述吸水管分别适配于通孔与导流孔,所述吸水管从远离本体往靠近本体的方向向上倾斜,所述吸水管内填充有吸水件,雨水可通过吸水件从蓄水箱导向本体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充分利用雨水,将雨水用于浇灌植物,具有环保性能较高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有效利用雨水的花坛
本技术涉及花坛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有效利用雨水的花坛。
技术介绍
花坛是在具有几何形轮廓的植床内,栽植各种不同色彩的花卉或者观赏植物以组成图案纹样来表现花卉或观赏植物美的一种园林设施。在池边、路边、公园、图书馆以及广场等公共场合均可以布置花坛以形成装饰图案,从而美化环境。常见的花坛是在植床内装载土壤,然后在土壤上种植植物。平时花坛上的植物需要浇水,而下雨时落在花坛周围的雨水则从花坛外排走,没有将雨水用于浇灌植物,这样的花坛不能充分利用雨水,环保性能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有效利用雨水的花坛,其能够充分利用雨水,将雨水用于浇灌植物,具有环保性能较高的效果。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有效利用雨水的花坛,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一面连接有中空蓄水箱,所述蓄水箱顶部开口,且与其内部连通,所述本体连接蓄水箱一面上开设有通孔,所述蓄水箱连接本体的一面上开设有导流孔,所述导流孔与通孔连通,实现本体与蓄水箱的连通,所述导流孔与通孔内嵌设有吸水管,所述吸水管分别适配于通孔与导流孔,所述吸水管从远离本体往靠近本体的方向向上倾斜,所述吸水管内填充有吸水件,雨水可通过吸水件从蓄水箱导向本体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蓄水箱与吸水件,下雨时,蓄水箱能够用于收集、装载雨水,吸水件将蓄水箱与本体连通,并且当吸水件的两端水分不一致时,吸水件能够将水从湿润的一端吸向干燥的一端,使得在不下雨的天气里,当蓄水箱内装载有雨水,并且本体内的土壤水分不足时,吸水件能够将蓄水箱内的雨水吸附至本体内,维持本体内土壤的水分含量,供植物吸收,从而达到将雨水充分利用于浇灌植物的目的,而不会浪费,大大提高雨水的利用率与花坛的环保性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吸水管靠近蓄水箱一端连接于蓄水箱底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吸水管靠近蓄水箱一端连接于蓄水箱底部,能够减小吸水件靠近蓄水箱一端与蓄水箱底部的距离,从而减小将雨水导向本体内所需的雨水量,进而降低转移雨水的要求,更加便于将雨水利用起来。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蓄水箱内底壁从远离本体往靠近本体的方向向下倾斜。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蓄水箱内底壁设置为从远离本体往靠近本体的方向向下倾斜,对雨水的流动起导向的作用,从而便于雨水通过导流孔流向本体,达到便于浇灌植物的目的。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蓄水箱设有至少一个,且均匀分布于本体侧壁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一定程度上,蓄水箱的数量越多,通过蓄水箱收集的雨水越多,导向本体内供植物吸收的雨水越多,雨水的利用率越高,通过设置至少一个蓄水箱,具有进一步提高雨水利用率的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吸水件为吸水海绵或吸水布。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吸水海绵或者吸水布具有良好的吸水性能,通过将吸水件设置为吸水海绵或者吸水布,能够满足吸水件吸水的条件,达到将雨水从蓄水箱吸附至本体内的目的。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吸水件两端设有土工布。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体内装载有用于种植植物的土壤,吸水件一端与本体连通,另一端与蓄水箱连通,通过设置土工布,土工布能够阻挡土壤,从而防止本体内的土壤堵塞吸水管,影响吸水管功能的正常发挥,并且,土工布还能够将吸水件固定于吸水管内。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蓄水箱顶部铰接有转动盖。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转动盖,当下雨时,打开转动盖,能够在蓄水箱内收集雨水;当不下雨时,盖上转动盖,能够防止蓄水箱内的雨水蒸发。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动盖上设有观察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蓄水箱除了能够在下雨时收集雨水来浇灌植物,平时人们也能够在蓄水箱内装入自来水,利用吸水件的吸水作用达到给植物自动浇水的目的。通过设置观察窗,当转动盖盖上后,人们能够透过观察窗观察蓄水箱内的水量,而无需将转动盖打开,具有便于人们使用蓄水箱的效果。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通过设置蓄水箱与吸水件,下雨时,蓄水箱能够用于收集、装载雨水,吸水件将蓄水箱与本体连通,并且当吸水件的两端水分不一致时,吸水件能够将水从湿润的一端吸向干燥的一端,使得在不下雨的天气里,当蓄水箱内装载有雨水,并且本体内的土壤水分不足时,吸水件能够将蓄水箱内的雨水吸附至本体内,维持本体内土壤的水分含量,供植物吸收,从而达到将雨水充分利用于浇灌植物的目的,而不会浪费,大大提高雨水的利用率与花坛的环保性能;2.通过控制吸水管靠近蓄水箱一端的高度以及设置倾斜的蓄水箱内底壁,有利于吸水件对雨水的吸收,从而有利于提高雨水的利用率;3.通过设置土工布,能够固定吸水件,并且防止土壤堵塞吸水管,从而保证吸水件的正常工作;4.通过设置转动盖,能够减缓雨水的蒸发,进一步提高雨水的利用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另一角度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本体;11、通孔;2、底座;3、蓄水箱;31、导流孔;32、滑槽;33、溢流孔;41、吸水管;42、吸水件;5、浮动件;51、滑块;52、穿孔;6、控制件;61、限流部;611、过渡段;612、滑动段;62、自由部;7、土工布;8、转动盖;81、观察窗;9、合页。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有效利用雨水的花坛,包括本体1,本体1内能够装载土壤用于种植植物,本体1外壁设有底座2,底座2围绕本体1侧壁设置,底座2上均匀设有四个用于收集和装载雨水的蓄水箱3。下雨时,雨水落在蓄水箱3内,然后通过蓄水箱3导至本体1内,用于浇灌植物。参照图3,蓄水箱3外壁为矩形,蓄水箱3顶部开口且中空,开口与蓄水箱3内部连通,本体1外壁为正方形,四个蓄水箱3的侧壁分别连接于本体1的四个侧壁上。本体1连接蓄水箱3的一面长度上均匀开设有四个通孔11,通孔11贯穿本体1的侧壁。蓄水箱3连接本体1的一面底部均匀开设有四个导流孔31,导流孔31贯穿蓄水箱3的侧壁,通孔11与导流孔31连通。下雨时,蓄水箱3内收集雨水后,雨水能够从蓄水箱3通过导流孔31与通孔11流向本体1内。通孔11与导流孔31内设有嵌设有吸水管41,通孔11与导流孔31连通后与吸水管41适配,吸水管41从远离本体1往靠近本体1的方向向上倾斜,吸水管41一端设于导流孔31远离通孔11一端内,且连接于蓄水箱3底部,另一端伸出通孔11远离导流孔31一端、伸入本体1内,从而实现蓄水箱3与本体1的连通。吸水管41内填充有吸水件42,吸水件42由海绵制成,当吸水件42的两端水分不一致时,吸水件42能够将水从较湿润的一端吸向较干燥的一端,使得在不下雨的天气里,当蓄水箱3内装载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有效利用雨水的花坛,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1),所述本体(1)一面连接有中空蓄水箱(3),所述蓄水箱(3)顶部开口,且与其内部连通,所述本体(1)连接蓄水箱(3)一面上开设有通孔(11),所述蓄水箱(3)连接本体(1)的一面上开设有导流孔(31),所述导流孔(31)与通孔(11)连通,实现本体(1)与蓄水箱(3)的连通,所述导流孔(31)与通孔(11)内嵌设有吸水管(41),所述吸水管(41)分别适配于通孔(11)与导流孔(31),所述吸水管(41)从远离本体(1)往靠近本体(1)的方向向上倾斜,所述吸水管(41)内填充有吸水件(42),雨水可通过吸水件(42)从蓄水箱(3)导向本体(1)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效利用雨水的花坛,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1),所述本体(1)一面连接有中空蓄水箱(3),所述蓄水箱(3)顶部开口,且与其内部连通,所述本体(1)连接蓄水箱(3)一面上开设有通孔(11),所述蓄水箱(3)连接本体(1)的一面上开设有导流孔(31),所述导流孔(31)与通孔(11)连通,实现本体(1)与蓄水箱(3)的连通,所述导流孔(31)与通孔(11)内嵌设有吸水管(41),所述吸水管(41)分别适配于通孔(11)与导流孔(31),所述吸水管(41)从远离本体(1)往靠近本体(1)的方向向上倾斜,所述吸水管(41)内填充有吸水件(42),雨水可通过吸水件(42)从蓄水箱(3)导向本体(1)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效利用雨水的花坛,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管(41)靠近蓄水箱(3)一端连接于蓄水箱(3)底部。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忠杰王仲威孙中和安琪卜中勤于博文安博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现代城市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