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昭参种植用辅助培育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76840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31 23: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昭参种植用辅助培育架,包括第二支杆,所述第二支杆平行设置有两根,且2根第二支杆之间等距设置有多个箱体,并且2根第二支杆分别与箱体两侧的中间位置为转动连接,所述箱体的一侧分别通过第一支座铰接有第一支杆,第一支杆关于箱体的一侧对称设置有两根,且第一支杆与第二支杆的位置相平行,所述第一支杆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二支座,第二支座的中间穿设有螺杆,所述第二支杆的一侧设置有套筒,套筒的位置和螺杆的位置相对应。该昭参种植用辅助培育架采用第一支杆、第二支杆和箱体等结构设计,使得昭参在移植时能够通过移动该培育架的方式,批量进行,不仅提高了操作效率,且无需挖取,可防止根系因挖取而损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昭参种植用辅助培育架
本技术涉及昭参种植
,具体为一种昭参种植用辅助培育架。
技术介绍
昭参又称田三七,田三七为五加科人参属植物,是中国特有的名贵中药材,也是我国最早的药食同源植物之一,三七自古以来就被公认为具有显著的活血化瘀、消肿定痛功效,具有“金不换”、“南国神草”之美誉。因枝分三枝,为七片,故称为“三七”,又名田七、金不换等,古时亦称昭参、血参、人参三七、田三七、山漆、三七参等。因常在春冬两季采挖,又分为“春七”和“冬七”。三七对生长的环境条件有特殊要求,适宜于冬暖夏凉的气候,不耐严寒与酷热,喜半阴和潮湿的生态环境。传统的昭参都是直接种植于地上,该方式在对昭参移植时需要一颗颗的从地上取出,不仅操作麻烦,且容易对根系造成损伤,有所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昭参种植用辅助培育架,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昭参移植较为麻烦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昭参种植用辅助培育架,包括第二支杆,所述第二支杆平行设置有两根,且2根第二支杆之间等距设置有多个箱体,并且2根第二支杆分别与箱体两侧的中间位置为转动连接,所述箱体的一侧分别通过第一支座铰接有第一支杆,第一支杆关于箱体的一侧对称设置有两根,且第一支杆与第二支杆的位置相平行,所述第一支杆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二支座,第二支座的中间穿设有螺杆,所述第二支杆的一侧设置有套筒,套筒的位置和螺杆的位置相对应,套筒中间通孔的结构和螺杆的结构相匹配。优选的,所述箱体为无盖结构,且箱体内安放有托盘,托盘的底部开设有小孔。优选的,所述箱体的顶部边沿设置有标识线。优选的,所述第二支座通过螺栓与第一支杆转动连接,螺栓贯穿第一支杆中间的通孔,且螺栓的一端插入第二支座一侧的螺纹孔内,并且螺栓与第二支座为螺纹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二支座和螺杆关于第一支杆上设置有两组,且套筒的数量和螺杆的数量相对应。优选的,所述螺杆的上端设置有转把,转把与螺杆之间的连接方式为焊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昭参种植用辅助培育架采用第一支杆、第二支杆和箱体等结构设计,使得昭参在移植时能够通过移动该培育架的方式,批量进行,不仅提高了操作效率,且无需挖取,可防止根系因挖取而损伤。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昭参种植用辅助培育架侧视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昭参种植用辅助培育架正视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昭参种植用辅助培育架第一支杆和第二支座连接结构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昭参种植用辅助培育架折叠状态侧视图。图中:1、箱体,2、第一支座,3、第一支杆,4、转把,5、第二支座,6、螺杆,7、套筒,8、第二支杆,9、托盘,10、小孔,11、标识线,12、螺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昭参种植用辅助培育架,包括第二支杆8,第二支杆8平行设置有两根,且2根第二支杆8之间等距设置有多个箱体1,并且2根第二支杆8分别与箱体1两侧的中间位置为转动连接,箱体1的数量如图1中所示设置有三个,多个箱体1上下设置,能够极大提高空间利用率,箱体1的一侧分别通过第一支座2铰接有第一支杆3,第一支座2的一端与箱体1为焊接,而与第一支杆3为铰接,第一支杆3关于箱体1的一侧对称设置有两根,该结构使得箱体1受力更加均匀,且第一支杆3与第二支杆8的位置相平行,第一支杆3与第二支杆8相配合,能够对箱体1稳定支撑,第一支杆3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二支座5,第二支座5通过螺栓12与第一支杆3转动连接,螺栓12贯穿第一支杆3中间的通孔,且螺栓12的一端插入第二支座5一侧的螺纹孔内,并且螺栓12与第二支座5为螺纹连接,当螺栓12拧松时,第二支座5能够旋转,而当螺栓12拧紧时,则第二支座5能够保持稳定,方便调节,第二支座5和螺杆6关于第一支杆3上设置有两组,且套筒7的数量和螺杆6的数量相对应,通过两组支撑的结构,使得该培育架更加稳定,螺杆6的上端设置有转把4,转把4与螺杆6之间的连接方式为焊接,转把4能够为螺杆6增加受力点,更便于使用者对螺杆6的旋转控制,第二支座5的中间穿设有螺杆6,螺杆6与第二支座5为螺纹连接,螺杆6可通过旋转上下位移,从而可对该培育架进行支撑,使得培育架在展开状态时保持稳定,第二支杆8的一侧设置有套筒7,套筒7与第二支杆8为焊接,套筒7的位置和螺杆6的位置相对应,螺杆6转动至水平状态时与套筒7中间通孔的高度相等,套筒7中间通孔的结构和螺杆6的结构相匹配,套筒7与螺杆6能够进行螺纹连接,当套筒7与螺杆6连接后,使得第一支杆3和第二支杆8能够得到连接,通过螺杆6的连接作用力,使得该培育架在折叠状态能够保持固定,箱体1为无盖结构,且箱体1内安放有托盘9,托盘9的底部开设有小孔10,托盘9内可填充土壤,然后便可种植昭参,小孔10可排出多余的水分,防止积水,箱体1的顶部边沿设置有标识线11,标识线11关于箱体1边沿环绕设置,其中一边标识线11的间距为5cm,另一边标识线11的间距为6cm,通过该设置,能够提供参考,便于使用者种植时保持植株的合适间距。工作原理:在使用该昭参种植用辅助培育架时,先检查该装置是否存在零件破损或连接不牢的情况,检查无误后再进行使用,在托盘9内填充土壤,然后便可种植昭参,箱体1顶部边沿的标识线11,能够为种植者提供参考,便于种植者种植时保持植株的合适间距,当需对昭参移植时,箱体1与第二支杆8为转动连接,且箱体1通过第一支座2与第一支杆3为转动连接,使得箱体1与第二支杆8和第一支杆3之间都是可转动的,将第二支杆8和第一支杆3转动至竖直状态,可使多个箱体1之间形成重叠状态,该状态如图4中所示,减小了占用空间,使得昭参在移植时能够通过移动该培育架的方式,批量进行,从而不仅提高了操作效率,且无需挖取,可防止根系因挖取而损伤,这就是该昭参种植用辅助培育架的工作原理。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昭参种植用辅助培育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二支杆(8),所述第二支杆(8)平行设置有两根,且2根第二支杆(8)之间等距设置有多个箱体(1),并且2根第二支杆(8)分别与箱体(1)两侧的中间位置为转动连接,所述箱体(1)的一侧分别通过第一支座(2)铰接有第一支杆(3),第一支杆(3)关于箱体(1)的一侧对称设置有两根,且第一支杆(3)与第二支杆(8)的位置相平行,所述第一支杆(3)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二支座(5),第二支座(5)的中间穿设有螺杆(6),所述第二支杆(8)的一侧设置有套筒(7),套筒(7)的位置和螺杆(6)的位置相对应,套筒(7)中间通孔的结构和螺杆(6)的结构相匹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昭参种植用辅助培育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二支杆(8),所述第二支杆(8)平行设置有两根,且2根第二支杆(8)之间等距设置有多个箱体(1),并且2根第二支杆(8)分别与箱体(1)两侧的中间位置为转动连接,所述箱体(1)的一侧分别通过第一支座(2)铰接有第一支杆(3),第一支杆(3)关于箱体(1)的一侧对称设置有两根,且第一支杆(3)与第二支杆(8)的位置相平行,所述第一支杆(3)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二支座(5),第二支座(5)的中间穿设有螺杆(6),所述第二支杆(8)的一侧设置有套筒(7),套筒(7)的位置和螺杆(6)的位置相对应,套筒(7)中间通孔的结构和螺杆(6)的结构相匹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昭参种植用辅助培育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为无盖结构,且箱体(1)内安放有托盘(9),托盘(9)的底部开设有小孔(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卿安华刘因华刘元剑宋贤武张薇高朝文权申春王茜龙云星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顺通中草药种植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