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宏伟专利>正文

一种反复使用的静电除尘口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7623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31 23: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反复使用的静电除尘口罩,包括佩戴模块、静电产生模块和驱动模块,佩戴模块包括过滤外壳、佩戴皮条、副佩戴皮条、蓄电池、海绵、上遮挡板和下遮挡板,过滤外壳的左右两侧分别活动连接有副佩戴皮条和佩戴皮条,副佩戴皮条和佩戴皮条远离过滤外壳的一端均与蓄电池活动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静电产生模块,可以循环的产生经静电,从而解决纺织物产生静电可靠性低的问题,通过设置铝箔板的可拆卸设计,当长时间使用时,可以定期的对铝箔板进行清洗,从而延长了本装置的有效使用寿命,通过将蓄电池后置,可以使本装置的前后重量平衡,从而提高佩戴的舒适程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反复使用的静电除尘口罩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防护
,具体为一种反复使用的静电除尘口罩。
技术介绍
口罩是一种卫生用品,一般指戴在口鼻部位用于过滤进入口鼻的空气,以达到阻挡有害的气体、气味、飞沫进出佩戴者口鼻的用具,以纱布或纸等制成,口罩对进入肺部的空气有一定的过滤作用,在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时,在粉尘等污染的环境中作业时,戴口罩具有非常好的作用,目前市场大多数口罩都是一次性的,或者是需要更换过滤棉的,这种口罩在使用后,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不利于城市的绿色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反复使用的静电除尘口罩,解决了目前市场大多数口罩都是一次性的,或者是需要更换过滤棉的,这种口罩在使用后,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不利于城市的绿色发展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反复使用的静电除尘口罩,包括佩戴模块、静电产生模块和驱动模块,所述的佩戴模块包括过滤外壳、佩戴皮条、副佩戴皮条、蓄电池、海绵、上遮挡板和下遮挡板,所述过滤外壳的左右两侧分别活动连接有副佩戴皮条和佩戴皮条,所述副佩戴皮条和佩戴皮条远离过滤外壳的一端均与蓄电池活动连接,所述过滤外壳的上下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上遮挡板和下遮挡板,所述过滤外壳背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海绵。所述的静电产生模块包括胶皮带、塑料轮、塑料轮支架、传导杆支架、静电刷、传导杆、接触板、接触杆支架、接触杆、接触弹簧、接触支撑杆、内侧塑料轮、塑料轮连接板、外侧塑料轮、铝箔板、铝箔板辅助支架、过滤棉支架、过滤棉和铝箔板支架,所述过滤外壳内壁中部的左侧通过塑料轮支架转动连接有塑料轮,所述过滤外壳内壁中部的右侧通过塑料轮连接板转动连接有内侧塑料轮和外侧塑料轮,所述内侧塑料轮和外侧塑料轮与塑料轮通过胶皮带转动连接,所述胶皮带的外表面搭接有静电刷,静电刷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传导杆,传导杆与过滤外壳通过传导杆支架固定连接,所述传导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接触板,接触板与过滤外壳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接触板的上表面的中部开设有通孔,通孔内插接有接触杆,接触杆外表面的中部套接有限位环,所述接触杆外表面的上侧滑动连接有接触杆支架,接触杆支架与接触板通过接触支撑杆固定连接,所述接触杆支架与限位环的相对面之间设置有接触弹簧,所述接触杆的底端搭接有铝箔板,铝箔板的左右两侧面分别滑动连接有铝箔板支架和铝箔板辅助支架,所述铝箔板支架和铝箔板辅助支架均与过滤外壳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铝箔板远离胶皮带的一侧设置有过滤棉,过滤棉与过滤外壳通过过滤棉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的驱动模块包括胶皮外套、胶皮管道、执行齿轮、驱动电机、驱动电机支架、主动齿轮和胶皮管支架,所述胶皮外套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胶皮带,所述胶皮外套的内壁插接有胶皮管道,胶皮管道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执行齿轮,所述胶皮管道与过滤外壳通过胶皮管支架转动连接,所述执行齿轮的外表面齿轮连接有主动齿轮,主动齿轮的下方设置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主动齿轮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电机与过滤外壳通过驱动电机支架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过滤外壳背面的中部开设有椭圆通孔,并且通孔的位置与海绵相对应。优选的,所述静电刷为十九个,所述十九个静电刷矩形阵列在胶皮带的外表面,并且十九个静电刷通过传导杆固定连接在一起。优选的,所述接触弹簧环绕在接触杆的外表面。优选的,所述铝箔板的侧面开设有透气孔。优选的,所述过滤棉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于上遮挡板和下遮挡板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胶皮外套的外表面套接有胶皮环。优选的,所述过滤外壳正面的左侧开设有进气孔。优选的,胶皮外套的外表面套接有胶皮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反复使用的静电除尘口罩,具备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静电产生模块,可以循环的产生经静电,从而解决纺织物产生静电可靠性低的问题,通过设置铝箔板的可拆卸设计,当长时间使用时,可以定期的对铝箔板进行清洗,从而延长了本装置的有效使用寿命,通过将蓄电池后置,可以使本装置的前后重量平衡,从而提高佩戴的舒适程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之一。图3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之一。图4为本专利技术接触板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静电产生模块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之一。图7为本专利技术驱动电机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海绵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胶皮管道处结构示意图。图中:1-佩戴模块;101-过滤外壳;102-佩戴皮条;103-副佩戴皮条;104-蓄电池;105-海绵;106-上遮挡板;107-下遮挡板;2-静电产生模块;201-胶皮带;202-塑料轮;203-塑料轮支架;204-传导杆支架;205-静电刷;206-传导杆;207-接触板;208-接触杆支架;209-接触杆;210-接触弹簧;211-接触支撑杆;212-内侧塑料轮;213-塑料轮连接板;214-外侧塑料轮;215-铝箔板;216-铝箔板辅助支架;217-过滤棉支架;218-过滤棉;219-铝箔板支架;3-驱动模块;301-胶皮外套;302-胶皮管道;303-执行齿轮;304-驱动电机;305-驱动电机支架;306-主动齿轮;307-胶皮管支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图9所示的一种反复使用的静电除尘口罩,包括佩戴模块1、静电产生模块2和驱动模块3,如图1和图2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其中佩戴模块1包括过滤外壳101、佩戴皮条102、副佩戴皮条103、蓄电池104、海绵105、上遮挡板106和下遮挡板107,过滤外壳101的左右两侧分别活动连接有副佩戴皮条103和佩戴皮条102,副佩戴皮条103和佩戴皮条102远离过滤外壳101的一端均与蓄电池104活动连接,过滤外壳101的上下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上遮挡板106和下遮挡板107,过滤外壳101背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海绵105。如图3、图4和图5为本专利技术静电产生模块结构示意图,其中静电产生模块2包括胶皮带201、塑料轮202、塑料轮支架203、传导杆支架204、静电刷205、传导杆206、接触板207、接触杆支架208、接触杆209、接触弹簧210、接触支撑杆211、内侧塑料轮212、塑料轮连接板213、外侧塑料轮214、铝箔板215、铝箔板辅助支架216、过滤棉支架217、过滤棉218和铝箔板支架219,过滤外壳101内壁中部的左侧通过塑料轮支架203转动连接有塑料轮202,过滤外壳101内壁中部的右侧通过塑料轮连接板213转动连接有内侧塑料轮212和外侧塑料轮214,内侧塑料轮212和外侧塑料轮214与塑料轮202通过胶皮带201转动连接,胶皮带201的外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反复使用的静电除尘口罩,包括佩戴模块1、静电产生模块(2)和驱动模块(3),所述的佩戴模块(1)包括过滤外壳101)、佩戴皮条(102)、副佩戴皮条(103)、蓄电池(104)、海绵(105)、上遮挡板(106)和下遮挡板(107),所述过滤外壳(101)的左右两侧分别活动连接有副佩戴皮条103和佩戴皮条(102),所述副佩戴皮条(103)和佩戴皮条(102)远离过滤外壳101的一端均与蓄电池(104)活动连接,所述过滤外壳(101)的上下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上遮挡板(106)和下遮挡板(107),所述过滤外壳(101)背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海绵(105);/n所述的静电产生模块(2)包括胶皮带(201)、塑料轮(202)、塑料轮支架(203)、传导杆支架(204)、静电刷(205)、传导杆(206)、接触板(207)、接触杆支架(208)、接触杆(209)、接触弹簧(210)、接触支撑杆(211)、内侧塑料轮(212)、塑料轮连接板(213)、外侧塑料轮(214)、铝箔板(215)、铝箔板辅助支架(216)、过滤棉支架(217)、过滤棉(218)和铝箔板支架(219),所述过滤外壳(101)内壁中部的左侧通过塑料轮支架(203)转动连接有塑料轮(202),所述过滤外壳(101)内壁中部的右侧通过塑料轮连接板(213)转动连接有内侧塑料轮(212)和外侧塑料轮(214),所述内侧塑料轮(212)和外侧塑料轮(214)与塑料轮(202)通过胶皮带(201)转动连接,所述胶皮带(201)的外表面搭接有静电刷(205),静电刷(20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传导杆(206),传导杆(206)与过滤外壳(101)通过传导杆支架(204)固定连接,所述传导杆(206)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接触板(207),接触板(207)与过滤外壳(101)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接触板(207)的上表面的中部开设有通孔,通孔内插接有接触杆(209),接触杆(209)外表面的中部套接有限位环,所述接触杆(209)外表面的上侧滑动连接有接触杆支架(208),接触杆支架(208)与接触板(207)通过接触支撑杆(211)固定连接,所述接触杆支架(208)与限位环的相对面之间设置有接触弹簧(210),所述接触杆(209)的底端搭接有铝箔板(215),铝箔板(215)的左右两侧面分别滑动连接有铝箔板支架(219)和铝箔板辅助支架(216),所述铝箔板支架(219)和铝箔板辅助支架(216)均与过滤外壳(101)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铝箔板(215)远离胶皮带(201)的一侧设置有过滤棉(218),过滤棉(218)与过滤外壳(101)通过过滤棉支架(217)固定连接;/n所述的驱动模块(3)包括胶皮外套(301)、胶皮管道(302)、执行齿轮(303)、驱动电机(304)、驱动电机支架(305)、主动齿轮(306)和胶皮管支架(307),所述胶皮外套(301)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胶皮带(201),所述胶皮外套(301)的内壁插接有胶皮管道(302),胶皮管道(30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执行齿轮(303),所述胶皮管道(302)与过滤外壳(101)通过胶皮管支架(307)转动连接,所述执行齿轮(303)的外表面齿轮连接有主动齿轮(306),主动齿轮(306)的下方设置有驱动电机(304),驱动电机(304)的输出轴与主动齿轮(306)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电机(304)与过滤外壳(101)通过驱动电机支架(305)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反复使用的静电除尘口罩,包括佩戴模块1、静电产生模块(2)和驱动模块(3),所述的佩戴模块(1)包括过滤外壳101)、佩戴皮条(102)、副佩戴皮条(103)、蓄电池(104)、海绵(105)、上遮挡板(106)和下遮挡板(107),所述过滤外壳(101)的左右两侧分别活动连接有副佩戴皮条103和佩戴皮条(102),所述副佩戴皮条(103)和佩戴皮条(102)远离过滤外壳101的一端均与蓄电池(104)活动连接,所述过滤外壳(101)的上下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上遮挡板(106)和下遮挡板(107),所述过滤外壳(101)背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海绵(105);
所述的静电产生模块(2)包括胶皮带(201)、塑料轮(202)、塑料轮支架(203)、传导杆支架(204)、静电刷(205)、传导杆(206)、接触板(207)、接触杆支架(208)、接触杆(209)、接触弹簧(210)、接触支撑杆(211)、内侧塑料轮(212)、塑料轮连接板(213)、外侧塑料轮(214)、铝箔板(215)、铝箔板辅助支架(216)、过滤棉支架(217)、过滤棉(218)和铝箔板支架(219),所述过滤外壳(101)内壁中部的左侧通过塑料轮支架(203)转动连接有塑料轮(202),所述过滤外壳(101)内壁中部的右侧通过塑料轮连接板(213)转动连接有内侧塑料轮(212)和外侧塑料轮(214),所述内侧塑料轮(212)和外侧塑料轮(214)与塑料轮(202)通过胶皮带(201)转动连接,所述胶皮带(201)的外表面搭接有静电刷(205),静电刷(20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传导杆(206),传导杆(206)与过滤外壳(101)通过传导杆支架(204)固定连接,所述传导杆(206)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接触板(207),接触板(207)与过滤外壳(101)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接触板(207)的上表面的中部开设有通孔,通孔内插接有接触杆(209),接触杆(209)外表面的中部套接有限位环,所述接触杆(209)外表面的上侧滑动连接有接触杆支架(208),接触杆支架(208)与接触板(207)通过接触支撑杆(211)固定连接,所述接触杆支架(208)与限位环的相对面之间设置有接触弹簧(210),所述接触杆(209)的底端搭接有铝箔板(215),铝箔板(215)的左右两侧面分别滑动连接有铝箔板支架(219)和铝箔板辅助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宏伟
申请(专利权)人:刘宏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